一种可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

文档序号:31502016发布日期:2022-09-14 09:0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乒乓球发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2.市场上大多数乒乓球发射装置不能移动,且摩擦轮部分不能转动,而是机械地停在某个固定地方,不能实现自动移动,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采用一种带编码器装置的发射器,这是一种将旋转和位移转换成一串数字脉冲信号的旋转式传感器,这些脉冲能用来控制角位移,如果编码器与齿轮条或螺旋丝杠结合在一起,也可用于测量直线位移,编码器产生电信号后由数控制置cn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等来处理。
3.摩擦轮传动是利用摩擦力来实现动力传递的机械传动,主要应用在仪器中传递运动,因其结构紧凑,过载时打滑,能够保护零件,易于连续平缓地无级变速,因此被用于很多机械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包括编码轮、编码器、主动车轮轮毂、主动车轮轮胎、主动车轮驱动电机、主动车轮电机保持架、从动车轮盘、从动球、从动车轮保持架、车身侧板、车身底板、舵机、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摩擦轮保持架、摩擦轮、摩擦轮橡胶套、摩擦轮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车轮驱动电机与主动车轮轮毂固联:主动车轮驱动电机与主动车轮采用第一联轴器装置连接,以此实现电机扭矩的传递;主动车轮电机保持架与车身底板用螺栓固定;编码轮和编码器固接,所述编码轮通过与编码器联接轴,将位移信息转变为数字脉冲信号,继而确定所述装置的实时位移,实现自动移动功能,编码器和车身底板固接;所述从动车轮保持架与车身底板通过螺栓固联;所述舵机与车身底板通过螺栓固联,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摩擦轮保持架联接,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将舵机的扭矩传递到摩擦轮保持架。
5.进一步的,所述编码器是将所述主动车轮轮毂位移转换成一串数字脉冲信号的旋转式传感器,这些脉冲能用来控制角位移和直线位移,所述脉冲电信号产生后由数控制置cn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系统来处理,所述编码器采用了eltra编码,所述编码器角位移的转换采用了光电扫描原理。
6.进一步的,由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所述从动球采取了无驱动方式。
7.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为了减轻所述舵机负载,特意在舵机上部,摩擦轮保持架下部安装了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承载所述摩擦轮、摩擦轮保持架和摩擦轮驱动电机,而所述舵机实现控制摩擦轮转向即可,此装置大大地减轻了所述舵机承载,增加了所述舵机寿命。
8.进一步的,所述舵机通过螺栓标准件固定在所述车身底板,所述第一联轴器与所述舵机通过焊接的方式联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联轴器与所述摩擦轮保持架通过螺栓标准件
联接。
9.进一步的,所述摩擦轮保持架与所述轴承内圈通过螺栓标准件固联,所述轴承外圈与车身底板通过螺栓标准件联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摩擦轮保持架与所述摩擦轮驱动电机通过螺栓联接固联,而所述摩擦轮驱动电机与所述摩擦轮保持架通过螺栓标准件联接,所述编码器与所述车身底板焊接联接,车身周围的四块侧板和底板通过车身保持架固定。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一种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结构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一种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隐藏车身底板和摩擦轮保持架后的结构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一种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从动球和从动车轮盘结构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一种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摩擦轮保持架、摩擦轮橡胶套、摩擦轮驱动电机结构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一种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主动轮结构图。
16.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一种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编码器结构图。
17.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一种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舵机、轴承内圈、轴承外圈、第一联轴器结构图。
18.图8是本实用新型可一种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车身保持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移动及转向的摩擦轮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本装置从外向里包括摩擦轮橡胶套1、摩擦轮 2、摩擦轮保持架3、车身底板4、车身侧板5、轴承内圈6、轴承外圈7、编码器8、编码轮9、主动车轮驱动电机10、主动车轮电机保持架11、主动车轮轮胎12、主动车轮轮毂13、舵机14、第一联轴器 15、从动车轮保持架16、从动车轮盘17、从动球18、摩擦轮驱动电机19,第二联轴器20,车身保持架21,所述摩擦轮保持架3与所述摩擦轮驱动电机19通过螺纹联接,所述摩擦轮橡胶套1与摩擦轮2 过盈联接,所述摩擦轮2与所述摩擦轮驱动电机1过盈联接;所述摩擦轮保持架3与所述轴承内圈6通过螺纹联接,实现承载所述摩擦轮橡胶套1、摩擦轮2.摩擦轮驱动电机19重力的目的,从而减轻舵机 14的负载;所述轴承外圈与车身底板通过螺纹联接;所述主动车轮电机保持架11与所述车身底板4通过螺纹联接;所述舵机14与所述车身底板4通过螺纹联接,所述舵机14与所述摩擦轮保持架3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15联接,实现将所述舵机14所产生的扭矩传递到所述摩擦轮保持架3,实现摩擦轮保持架3的转向功能;所述主动轮驱动电机10与所述主动车轮轮毂13采用第二联轴器20联接,以
此实现所述驱动电机10扭矩的传递;所述编码轮9楔紧在所述编码器8 内部,所述编码器8焊接在所述车身底板4上;所述从动轮保持架 16焊接在所述车身底板4上,所述从动车轮盘17焊接在所述从动车轮保持架16上,所述从动球18与所述从动车轮盘17配合。
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包括摩擦轮橡胶套(1)、摩擦轮(2)、摩擦轮保持架(3)、车身底板(4)、车身侧板(5)、轴承内圈(6)、轴承外圈(7)、编码器(8)、编码轮(9)、主动车轮驱动电机(10)、主动车轮电机保持架(11)、主动车轮轮胎(12)、主动车轮轮毂(13)、舵机(14)、第一联轴器(15)、从动车轮保持架(16)、从动车轮盘(17)、从动球(18)、摩擦轮驱动电机(19),第二联轴器(20),车身保持架(21),所述摩擦轮保持架(3)与所述摩擦轮驱动电机(19)通过螺纹联接,所述摩擦轮橡胶套(1)与摩擦轮(2)过盈联接,所述摩擦轮(2)与所述摩擦轮驱动电机(19)过盈联接;所述摩擦轮保持架(3)与所述轴承内圈(6)通过螺纹联接,所述轴承外圈与车身底板通过螺纹联接,所述主动车轮电机保持架(11)与所述车身底板(4)通过螺纹联接,所述舵机(14)与所述车身底板(4)通过螺纹联接,所述舵机(14)与所述摩擦轮保持架(3)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15)联接,所述主动车轮驱动电机(10)与所述主动车轮轮毂(13)采用第二联轴器(20)联接,所述编码轮(9)楔紧在所述编码器(8)内部,所述编码器(8)焊接在所述车身底板(4)上;所述从动车轮保持架(16)焊接在所述车身底板(4)上,所述从动车轮盘(17)焊接在所述从动车轮保持架(16)上,所述从动球(18)与所述从动车轮盘(17)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8)是将所述装置位移转换成一串数字脉冲信号的旋转式传感器,这些脉冲能用来控制角位移和直线位移,编码器实现了所述装置的自动启停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轮保持架(3)部分的重力由轴承外圈(7)承载,而舵机(14)只需要实现摩擦轮保持架(3)的转向功能即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车轮轮毂(13)与主动车轮驱动电机(10)通过第二联轴器(20)联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移动及摩擦轮可转动式电机驱动乒乓球发射装置,包括编码轮、编码器、编码器固定架、主动车轮轮毂、主动车轮轮胎、主动车轮驱动电机、主动车轮电机支架、从动车轮、从动车轮盘、从动球、从动车轮支架、车身侧板、车身底板、车身侧板、底板支架、舵机、舵机联轴器、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摩擦轮保持架、摩擦轮、摩擦轮橡胶套、摩擦轮驱动电机。摩擦轮通过螺纹与车身底板联接,编码器焊接在车身底板,主动轮通过螺纹联接在车身底板,从动轮焊接在车身底板,车身用铝架固定。本实用新型利用用舵机控制摩擦轮保持架转动,实现摩擦轮转向功能,利用编码器和编码轮将本装置的位移转化为电信号,实现自动移动指定距离,自动起停功能。动起停功能。动起停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安晓东 许建林 靳康飞 董万福 马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3.12
技术公布日:2022/9/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