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6767发布日期:2022-08-27 02:3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足踝在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系由足部强力内翻引起。外侧韧带部分撕裂较多见,其临床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走路跛行;有时可见皮下瘀血;外侧韧带部位有压痛;使足内翻时,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3.在对足踝部术后护理时,常规的护理方式是对足踝部进行按摩和活动足踝,但在活动足踝时有的患者足踝难以用力,自主活动的效果较差,需要陪护人员转动足踝进行活动,从而需要一种患者可自主活动足踝的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板的相对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支撑座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条形槽和通槽,支撑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框,滑动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放置箱,放置箱的内壁设置有配重块,放置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牵拉绳,牵拉绳的另一端穿过通槽,并与第二脚踏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条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支撑座的正面开设有轨道槽,滑动块的正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把手端穿过轨道槽并延伸至支撑座的正面。
6.优选的,所述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滚轮,滚轮的表面设置有按摩凸起。
7.优选的,所述第一脚踏板、第二脚踏板和固定板的表面均设置有束缚带。
8.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吸盘,吸盘的数量为四个。
9.优选的,所述条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条形槽对称设置在支撑座的上表面。
10.优选的,所述配重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配重块均设置在放置箱的内壁。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将患者双脚分别放在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上,利用束缚带将患者双脚和双腿固定,若右脚受伤,利用未受伤的脚部转动第二脚踏板,从而可带动受伤的脚部围绕连接轴转动,进而可对足踝进行训练,同时在放置箱内放置一定比重的配重块,单独转动受伤的脚部,利用第一脚踏板牵拉配重块,从而可对受伤的足踝进行力量的训练。
14.2.该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通过设置滚轮,拧松锁紧螺栓,从而可使固定板向
两侧移动,将受伤的脚部放在第一脚踏板上,并转动第一脚踏板,从而可在对脚部进行训练的同时利用滚轮对脚底进行按摩,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剖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支撑座、2支撑板、3连接轴、4第一脚踏板、5第二脚踏板、6滑动框、7放置箱、8配重块、9牵拉绳、10滑动块、11固定板、12锁紧螺栓、13滚轮、14束缚带、15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吸盘15,吸盘15的数量为四个,支撑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板2的相对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3,连接轴3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脚踏板4和第二脚踏板5,第一脚踏板4和第二脚踏板5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滚轮13,滚轮13的表面设置有按摩凸起,通过设置滚轮13,拧松锁紧螺栓12,从而可使固定板11向两侧移动,将受伤的脚部放在第一脚踏板4上,并转动第一脚踏板4,从而可在对脚部进行训练的同时利用滚轮13对脚底进行按摩,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21.支撑座1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条形槽和通槽,条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条形槽对称设置在支撑座1的上表面,支撑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框6,滑动框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放置箱7,放置箱7的内壁设置有配重块8,配重块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配重块8均设置在放置箱7的内壁,放置箱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牵拉绳9,牵拉绳9的另一端穿过通槽,并与第二脚踏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22.条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0,滑动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第一脚踏板4、第二脚踏板5和固定板11的表面均设置有束缚带14,支撑座1的正面开设有轨道槽,滑动块10的正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12,锁紧螺栓12的把手端穿过轨道槽并延伸至支撑座1的正面。
23.通过设置第一脚踏板4和第二脚踏板5,将患者双脚分别放在第一脚踏板4和第二脚踏板5上,利用束缚带14将患者双脚和双腿固定,若右脚受伤,利用未受伤的脚部转动第二脚踏板5,从而可带动受伤的脚部围绕连接轴3转动,进而可对足踝进行训练,同时在放置箱7内放置一定比重的配重块8,单独转动受伤的脚部,利用第一脚踏板4牵拉配重块8,从而可对受伤的足踝进行力量的训练。
24.工作原理:当使用该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时,首先将患者的双脚放入第一脚踏板4和第二脚踏板5上,并利用束缚带14将患者的腿部和脚部分别固定在固定板11、第一脚踏板4和第二脚踏板5上,转动未受伤的脚部,从而可带动受伤的足踝进行训练,进而可对
受伤的脚部进行康复护理,若需要训练脚部力量时,在放置箱7内放入适当的配重块8,将受伤的脚部放在第一脚踏板4上,转动第一脚踏板4可带动第二脚踏板5转动,利用牵拉绳9可牵拉配重块8,从而可对脚部的力量进行训练,同时,拧松锁紧螺栓12,从而可使两个固定板11向两侧移动,将受伤的脚部放在第一脚踏板4上,并转动第一脚踏板4,从而可在对脚部进行训练的同时利用滚轮13对脚底进行按摩,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板(2)的相对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3),连接轴(3)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脚踏板(4)和第二脚踏板(5),支撑座(1)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条形槽和通槽,支撑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框(6),滑动框(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放置箱(7),放置箱(7)的内壁设置有配重块(8),放置箱(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牵拉绳(9),牵拉绳(9)的另一端穿过通槽,并与第二脚踏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条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0),滑动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支撑座(1)的正面开设有轨道槽,滑动块(10)的正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12),锁紧螺栓(12)的把手端穿过轨道槽并延伸至支撑座(1)的正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踏板(4)和第二脚踏板(5)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滚轮(13),滚轮(13)的表面设置有按摩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踏板(4)、第二脚踏板(5)和固定板(11)的表面均设置有束缚带(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吸盘(15),吸盘(15)的数量为四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条形槽对称设置在支撑座(1)的上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配重块(8)均设置在放置箱(7)的内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板的相对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支撑座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条形槽和通槽,支撑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框。该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将患者双脚分别放在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上,利用束缚带将患者双脚和双腿固定,若右脚受伤,利用未受伤的脚部转动第二脚踏板,从而可带动受伤的脚部围绕连接轴转动,进而可对足踝进行训练,同时在放置箱内放置一定比重的配重块,单独转动受伤的脚部,利用第一脚踏板牵拉配重块,从而可对受伤的足踝进行力量的训练。训练。训练。


技术研发人员:朱丹瑜 尤春芳 朱伟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同济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19
技术公布日:2022/8/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