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2527发布日期:2023-06-21 14:2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扶手蹦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蹦床,具体涉及一种扶手蹦床。


背景技术:

1、蹦床中增加护栏及护网,是最常用的一种防护措施,此类蹦床的护杆管为竖直结构的直管,直管安装在边框上,用于安装护网用,儿童可以在整个跳布区域内活动,在弹跳过程中,由于儿童的手不能固定,身体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造成伤害。此外,蹦床为了具备弹性蹦力,蹦床的跳布与外罩通过弹簧及挂钩相连接,中间存在一圈缝隙,当儿童落下踩在靠近跳布连接处或斜向滑向连接处时,容易造成儿童手脚伸入缝隙,直接碰到弹簧或者挂钩而造成伤害,这个缝隙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现在护网底部不是封闭结构,儿童跳跃时脚一旦踏空伸入跳布和护网之间缝隙,容易摔落受伤,导致跳跃时安全问题频频发生。除此以外,蹦床的脚管都是点对点贴地,儿童蹦跳时容易使蹦床受力不均衡,从而引起蹦床不稳定,甚至发生侧翻,存在安全隐患。

2、因此,亟需一种安全稳定的蹦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扶手蹦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2、一种扶手蹦床,包括上圈管、下圈管、若干护杆和脚管,所述护杆中部设有上圈管,护杆下部设有下圈管,所述下圈管内设有跳布,下圈管围设外罩,所述护杆内设有等高的护网并且护网穿接于护杆与上圈管之间;所述外罩包括上层和下层,外罩上层与护网之间设置车链一,外罩下层与跳布之间设置车链二,车链一和车链二对齐缝合于外罩内圈。

3、进一步地,所述护杆顶端设有工字型的顶帽,顶帽侧边设有穿槽,护网顶部设有对应固定于穿槽中的弹力绳。

4、进一步地,所述脚管外侧包覆接近地面的挡网。

5、进一步地,所述脚管底端向外弯曲贴地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护杆外部套设泡沫筒。

7、进一步地,所述上圈管距离下圈管55-65厘米。

8、进一步地,所述护网的侧面设有拉链门。

9、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以下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儿童蹦床相比,护网中部设有圆形或多边形封闭的环形上圈管作为扶手,在跳布的任何区域内儿童均有上圈管作为扶手,保证儿童能在360度的方向上在跳布的任何区域均能弹跳,增加蹦床弹跳时的保护措施。

11、2、本实用新型在蹦床护杆内圈安装有护网,能够防止儿童在弹跳过程中跌落受伤,外罩上层与护网底部通过拉链固定,外罩下层与跳布通过拉链固定,保证蹦床跳布柔软弹性,也能够将护网和跳布底部封闭固定,避免儿童手脚肢伸入缝隙,避免蹦床跳布面的危险缝隙,提高蹦床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12、3、本实用新型的蹦床脚管底端向外弯曲贴地设置,增加脚管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儿童蹦跳时,脚管保证蹦床平衡稳定,避免由于玩耍而引起蹦床晃动侧翻,提高安全性,脚管的竖直部分垂直地面,当儿童蹦跳时可以减少蹦床在竖直方向对脚管的瞬间压力伤害,从而增加蹦床护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扶手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圈管、下圈管、若干护杆和脚管,所述护杆中部设有上圈管,护杆下部设有下圈管,所述下圈管内设有跳布,下圈管围设外罩,所述护杆内设有等高的护网并且护网穿接于护杆与上圈管之间;所述外罩包括上层和下层,外罩上层与护网之间设置车链一,外罩下层与跳布之间设置车链二,车链一和车链二对齐缝合于外罩内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手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杆顶端设有工字型的顶帽,顶帽侧边设有穿槽,护网顶部设有对应固定于穿槽中的弹力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扶手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管外侧包覆接近地面的挡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扶手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管底端向外弯曲贴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扶手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杆外部套设泡沫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扶手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圈管距离下圈管55-65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手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网的侧面设有拉链门。


技术总结
一种扶手蹦床,包括上圈管、下圈管、若干护杆和脚管,所述护杆顶端固定连接护网,护杆中部固定连接圆形或多变形封闭的环形上圈管,护网和上圈管之间包覆护网,护杆下部固定连接下圈管,下圈管内设置跳布,下圈管围设外罩;所述外罩上层与护网之间设置车链一,外罩下层与跳布之间设置车链二,车链一和车链二对齐缝合于外罩内圈,保证蹦床跳布提供柔软弹性,也能够将护网和跳布底部封闭固定,避免儿童手脚肢伸入缝隙,避免蹦床跳布面的危险缝隙,能够防止儿童在弹跳过程中跌落受伤,增加蹦床弹跳时的保护措施。

技术研发人员:陈根梅,曾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华广林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