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1314发布日期:2023-10-22 00:5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术后护理用辅助器械,具体为一种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病人在进行腿部手术后,为了保证手术后恢复的效果,需要对病人进行大量的恢复训练,通过对腿部受力进行训练来使腿部快速恢复健康。目前病人进行训练时,通常是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进行走路,走路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的全程陪同和搀扶,如此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

2、根据中国专利授权号cn 216258964 u公开了一种术后护理用腿部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滑块和支撑杆,所述底板上的一侧设有座位,且底板上另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配合在滑槽中,且滑块中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插销、弹簧和拉板,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连接在滑块上,且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曲柄,且转动曲柄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筒,通过调节定位装置,能方便的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调节支撑杆、转动架的位置,操作简便;使用者坐在座位上,用脚搭在滚筒的下方,并同时作曲腿和伸直动作,从而可以有效的对使用者的腿部肌肉和膝盖进行锻炼和恢复作用。

3、针对上述相关方案,上述训练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座位的高度固定,使得身高较高或较矮的患者在使用时,使用的舒适度降低,从而影响了患者的使用效果和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座位、调节机构、支撑杆和滚筒,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杆、齿轮、齿板、支撑框和转柄,所述支撑框位于底板顶端的一侧,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在支撑框内部的两侧,所述齿轮套设在转杆的外侧,所述齿板固定连接在座位底端的两侧,所述转柄与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齿板与两组齿轮啮合连接,且座位与底板通过限位杆、限位框滑动连接,使得可以通过转动转柄、转杆以及啮合连接的两组齿轮而使齿板做竖直方向的移动,从而可以实现对座位高度的调节,进而使该训练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使得患者的使用效果和康复效果提高。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板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齿板与支撑框滑动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杆、齿轮转动时,齿板可以做竖直方向的移动,从而可以对座位的高度进行调节。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组限位框,所述座位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贯穿限位框的限位杆,所述座位与底板通过限位框、限位杆构成滑动结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座位仅在竖直方向移动。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支撑杆与底板通过滑槽、滑板构成滑动结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于根据患者的需求对支撑杆的位置进行调节。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滑板的侧剖视皆为倒t型结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调节后的滑板在受力时不会出现倾斜现象,从而使调节后的支撑杆的稳定性提高。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板顶端的支撑块上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底板的顶端开设有卡槽,且支撑块与底板在弹簧的作用下通过卡杆、卡槽卡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调节后的滑板进行定位,使得可以避免滑板在受力时出现自溜现象。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通过对腿部受力进行训练来使腿部快速恢复健康,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且由于齿板与两组齿轮啮合连接,座位与底板通过限位杆、限位框滑动连接,使得可以通过转动转柄、转杆以及啮合连接的两组齿轮而使齿板做竖直方向的移动,从而可以实现对座位高度的调节,进而使该辅助训练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术后患者使用,使得患者的使用效果和术后护理效果提高;

16、2、该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通过设置的滑板、滑槽、卡合机构,且由于滑板、滑槽的侧剖视皆为倒t型结构,使得调节后的滑板在受力时不会出现倾斜现象,从而使调节后的支撑杆的稳定性提高,由于支撑块与底板在弹簧的作用下通过卡杆、卡槽卡接,使得可以进一步的增加调节后的支撑杆的稳定性,从而避免支撑杆在术后患者训练的过程中出现晃动,进而增加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座位(2)、调节机构(3)、支撑杆(8)和滚筒(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转杆(301)、齿轮(302)、齿板(303)、支撑框(304)和转柄(305),所述支撑框(304)位于底板(1)顶端的一侧,所述转杆(301)转动连接在支撑框(304)内部的两侧,所述齿轮(302)套设在转杆(301)的外侧,所述齿板(303)固定连接在座位(2)底端的两侧,所述转柄(305)与转杆(301)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303)与齿轮(302)啮合连接,所述齿板(303)与支撑框(304)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组限位框(4),所述座位(2)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贯穿限位框(4)的限位杆(5),所述座位(2)与底板(1)通过限位框(4)、限位杆(5)构成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开设有滑槽(6),所述支撑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板(7),所述支撑杆(8)与底板(1)通过滑槽(6)、滑板(7)构成滑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滑板(7)的侧剖视皆为倒t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7)顶端的支撑块上设置有卡合机构(9),所述卡合机构(9)的内部设置有卡杆(901),所述卡杆(901)的外侧套设有弹簧(902),所述底板(1)的顶端开设有卡槽(903),且支撑块与底板(1)在弹簧(902)的作用下通过卡杆(901)、卡槽(903)卡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术后护理用辅助训练装置,涉及术后护理用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座位、调节机构、支撑杆和滚筒,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杆、齿轮、齿板、支撑框和转柄,所述支撑框位于底板顶端的一侧,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在支撑框内部的两侧,所述齿轮套设在转杆的外侧。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由于齿板与两组齿轮啮合连接,且座位与底板通过限位杆、限位框滑动连接,使得可以通过转动转柄、转杆以及啮合连接的两组齿轮而使齿板做竖直方向的移动,从而可以实现对座位高度的调节,进而使该训练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使得患者的使用效果和康复效果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枣庄市立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