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32721发布日期:2023-05-12 11:0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呼吸内科康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量,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部分。潮气量是指一次呼吸周期中肺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在潮气量之外再吸入的最大气量为补吸气量,在潮气量之外再呼出的最大气量为补呼气量,最大呼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为余气量,目前对于呼吸内科术后的患者而言,通常采用肺活量训练装置训练患者的肺活量。

2、现有申请号为202221699711.9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护理肺活量训练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及固定在支撑架上端的第一透明管,第一透明管一端设有吹嘴,吹嘴一侧设有与第一透明管相适配的插槽,第一透明管一端插设在插槽内,吹嘴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第一透明管上端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与固定块相对应;第一透明管另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透明管,第二透明管内设有提升机构。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患者口部与吹嘴贴合进行吹气,气体通过第一透明管进入到第二透明管内,第一提升块上升,在患者不断吹气过程中,第一提升块不断上升,最终会与第二提升块接触,增加了上升难度,需要患者增大力度才能够使第一提升块和第二提升块上升,当患者肺活量够强时,还能够推动第三提升块上升,虽然该装置能够起到肺活量训练的作用,还能够实时观看自身训练结果,但是该装置结构过于复杂,且提升块是通过重力进行复位,使患者只能坐着或者站着使用,限制了患者在进行肺活量训练时的体位,另外呼吸内科患者在进行肺活量训练时,需要对肺活量训练的次数进行计数,保证合理的训练,但是该装置并不能对患者的肺活量训练次数进行计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包括第一管体,在第一管体的一端连接吹嘴,在第一管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管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管体内连接环形板,在环形板的上方设置提升板,在提升板与第二管体之间连接复位件,在第二管体内滑动连接活塞板,在活塞板的下侧连接触点开关,触点开关电连接电子计数器,电子计数器连接在所述第二管体上。

4、优选地,在所述活塞板上设有通孔,在通孔的上侧连接伸缩管,伸缩管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

5、优选地,在所述第二管体上连接竖管,竖管连通所述伸缩管,在竖管内转动连接固定轴,在固定轴上圆周均布扇叶,固定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竖管的侧壁,在固定轴的外侧一端连接风车叶片。

6、优选地,在所述第二管体上连接调节件,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活塞板上下移动。

7、优选地,所述调节件为螺栓,在所述第二管体的顶部设有螺纹通孔,在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螺栓,在螺栓的下侧连接圆形板,圆形板转动连接在盒体内,盒体连接活塞板上。

8、优选地,在所述提升板的上侧连接按压块,按压块用于按压所述触点开关。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吹嘴向第一管体内吹气,第二管体内的提升板上升,且在提升板的下侧设置了复位件,不仅结构简单,且还能够坐着吹,躺着吹,使呼吸内科的患者能够以各种体位进行肺活量训练;

10、当呼吸内科患者在进行肺活量训练时,通过吹嘴向第一管体内吹气,使第二管体内的提升板上升,使提升板上的按压块按压活塞板上的触点开关,触点开关电连接电子计数器,通过电子计数器对患者的肺活量训练进行计数,保证进行合理的训练;

11、另外当提升板上升时,第二管体内的空气会依次通过伸缩管和竖管,从而带动风车扇叶进行转动,能够提高本装置的趣味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第一管体(1),在第一管体(1)的一端连接吹嘴(3),在第一管体(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管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管体(2)内连接环形板(10),在环形板(10)的上方设置提升板(4),在提升板(4)与第二管体之间连接复位件(5),在第二管体(2)内滑动连接活塞板(6),在活塞板(6)的下侧连接触点开关(7),触点开关(7)电连接电子计数器(8),电子计数器(8)连接在所述第二管体(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板(6)上设有通孔,在通孔的上侧连接伸缩管(6.1),伸缩管(6.1)连通所述第二管体(2)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管体(2)上连接竖管(2.1),竖管(2.1)连通所述伸缩管(6.1),在竖管(2.1)内转动连接固定轴(2.2),在固定轴(2.2)上圆周均布扇叶(2.3),固定轴(2.2)的一端穿过所述竖管(2.1)的侧壁,在固定轴(2.2)的外侧一端连接风车叶片(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管体(2)上连接调节件(9),调节件(9)用于调节所述活塞板(6)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9)为螺栓,在所述第二管体(2)的顶部设有螺纹通孔,在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螺栓,在螺栓的下侧连接圆形板(9.1),圆形板(9.1)转动连接在盒体(9.2)内,盒体(9.2)连接活塞板(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升板(4)的上侧连接按压块(4.1),按压块(4.1)用于按压所述触点开关(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第一管体,在第一管体的一端连接吹嘴,在第一管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管体,在所述第二管体内连接环形板,在环形板的上方设置提升板,在提升板的下侧连接复位件,复位件连接在所述第二管体内的底部,在第二管体内滑动连接活塞板,在活塞板的下侧连接触点开关,触点开关电连接电子计数器,电子计数器连接在所述第二管体上。本技术的优点: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吹嘴向第一管体内吹气,第二管体内的提升板上升,且在提升板的下侧设置了复位件,不仅结构简单,且还能够坐着吹,躺着吹,适合各种体位,另外还能够通过电子计数器对患者的肺活量训练次数进行计数,保证患者进行合理的训练。

技术研发人员:蒋佳敏,李文峰,毕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蒙城县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