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仿生孔雀

文档序号:35004895发布日期:2023-08-04 02:5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仿生孔雀

本技术涉及仿生学,具体为一种新型的仿生孔雀。


背景技术:

1、仿生学是指人类模仿生物功能,来实用新型创造的科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人们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工作的原理,并根据这些原理实用新型出新科技,创造出新技术。

2、孔雀:仅2属3种。孔雀属包括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孔雀栖息于森林的开阔地带、杂食性、一雄配数雌。蓝孔雀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绿孔雀分布于东南亚,中国仅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数量稀少,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化品种称白孔雀,全身雪白。刚果孔雀1936年才被发现,体长70厘米,雄性体黑色,头顶具白色簇羽,雌性绿色和棕色,分布于非洲热带地区。由于地域,气候,保护等级等原因,孔雀不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很多人甚至一辈子没有见过孔雀,更遑论近距离观看“孔雀开屏”这般景象。基于以上问题,一种关于仿生孔雀的设计便应运而生,一方面可以满足观赏需求,如摆放至动物园门外进行观赏,也可以作为科普教具应用于实际教学。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仿生孔雀,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仿生孔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上方固定有头部,所述壳体底部对称转动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底端转动连接有支脚,所述壳体前后表面均开设有外槽一,两个所述外槽一内部均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壳体前后表面位于两个所述外槽一左侧均开设有外槽二,两个所述外槽二内部均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外槽一内部对称固定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之间固定有转架,所述转架上下表面均开设有活动槽,两个所述活动槽内部均与所述转架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活动槽内部共同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表面与所述转架内部共同转动连接有翅膀,所述活动杆外表面位于所述翅膀下方转动连接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右端转动连接有转杆二,所述转杆二上表面右侧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壳体内部下表面左侧固定有两个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轴外表面与左侧的所述转轴外表面共同设有传动带。

5、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下表面后方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表面固定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输出轴前端固定有转柄,所述壳体左侧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右端固定有滑框,所述滑框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扣,所述转扣后端与所述转柄前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框右侧固定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右端螺纹连接有滑盘,所述壳体右侧下方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表面固定有固定盘,所述滑盘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转槽一,所述固定盘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转槽二,所述转槽一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槽二内部转动连接有转件,所述转件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左侧与所述转块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转件右端固定有尾羽。

6、优选的,所述翅膀包括有多个杆件,多个所述杆件之间相互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转架上表面右侧固定有安装架。

8、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架相对侧均开设有多个螺孔。

9、优选的,所述支腿内侧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活塞杆底端与所述支脚内侧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滑盘半径小于所述固定盘。

11、(三)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仿生孔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通过至安装架上的螺孔将外部马达安装,马达输出端再与固定轴连接,既可通过马达运作使转杆二转动,带动转杆一位移,拉动或推动活动杆沿活动槽移动,使翅膀进行收缩与伸张;再配合电机一运作,通过传动带使左侧转轴转动,带动转架转动,转架连接的翅膀随之转动,在电机一正反转动替换下,翅膀不断扇动,模拟孔雀扇动效果,使得翅膀运动相较传统仿真孔雀更加真实。

14、(2)、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电机二运作,带动转柄转动,转扣在转柄带动挤推滑框内壁,使其右移,通过推拉杆推动滑盘右移,滑盘带动转块与连杆向右移动,在连杆右移时在转件内滑动,并在滑盘与固定盘的高度差与连杆的限位下,转块转动撬动连杆转动,连杆使转件转动,最终使得尾羽向左翻转打开,从而呈现孔雀开屏姿态,使得仿生孔雀更加美观与真实。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仿生孔雀,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侧上方固定有头部(2),所述壳体(1)底部对称转动连接有支腿(3),所述支腿(3)底端转动连接有支脚(4),所述壳体(1)前后表面均开设有外槽一(6),两个所述外槽一(6)内部均与所述壳体(1)内部相连通,所述壳体(1)前后表面位于两个所述外槽一(6)左侧均开设有外槽二(7),两个所述外槽二(7)内部均与所述壳体(1)内部相连通,所述外槽一(6)内部对称固定有支撑块(8),两个所述支撑块(8)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轴(9),两个所述转轴(9)之间固定有转架(10),所述转架(10)上下表面均开设有活动槽(11),两个所述活动槽(11)内部均与所述转架(10)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活动槽(11)内部共同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外表面与所述转架(10)内部共同转动连接有翅膀(13),所述活动杆(12)外表面位于所述翅膀(13)下方转动连接有转杆一(14),所述转杆一(14)右端转动连接有转杆二(15),所述转杆二(15)上表面右侧固定有固定轴(16),所述壳体(1)内部下表面左侧固定有两个电机一(17),所述电机一(17)输出轴外表面与左侧的所述转轴(9)外表面共同设有传动带(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仿生孔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下表面后方固定有固定架(19),所述固定架(19)上表面固定有电机二(20),所述电机二(20)输出轴前端固定有转柄(21),所述壳体(1)左侧固定有套筒(22),所述套筒(22)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36),所述滑杆(36)右端固定有滑框(23),所述滑框(23)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扣(24),所述转扣(24)后端与所述转柄(21)前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框(23)右侧固定有推拉杆(25),所述推拉杆(25)右端螺纹连接有滑盘(27),所述壳体(1)右侧下方固定有托板(26),所述托板(26)上表面固定有固定盘(28),所述滑盘(27)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转槽一(29),所述固定盘(28)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转槽二(30),所述转槽一(29)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块(31),所述转槽二(30)内部转动连接有转件(32),所述转件(32)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杆(33),所述连杆(33)左侧与所述转块(31)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转件(32)右端固定有尾羽(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仿生孔雀,其特征在于:所述翅膀(13)包括有多个杆件(131),多个所述杆件(131)之间相互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仿生孔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架(10)上表面右侧固定有安装架(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仿生孔雀,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架(35)相对侧均开设有多个螺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仿生孔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3)内侧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5),所述电动伸缩杆(5)活塞杆底端与所述支脚(4)内侧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仿生孔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盘(27)半径小于所述固定盘(2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仿生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仿生孔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上方固定有头部,所述壳体底部对称转动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底端转动连接有支脚,所述壳体前后表面均开设有外槽一,两个所述外槽一内部均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本技术使用过程中,通过至安装架上的螺孔将外部马达安装,马达输出端再与固定轴连接,既可通过马达运作使转杆二转动,带动转杆一位移,拉动或推动活动杆沿活动槽移动,使翅膀进行收缩与伸张;再配合电机一运作,通过传动带使左侧转轴转动,带动转架转动,转架连接的翅膀随之转动,在电机一正反转动替换下,翅膀不断扇动,模拟孔雀扇动效果,使得孔雀翅膀运动更加真实。

技术研发人员:徐子豪,谷永政,马东贺,王智霖,程茂,李旭荣,陈红,董万静,徐红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中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20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