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3426发布日期:2023-06-01 18:30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


背景技术:

1、舌肌功能异常较为常见,易导致牙齿前突、开合、反颌等情况出现。关于舌肌功能异常,在婴儿时期,发育相对较早的舌体充满整个口腔,紧贴硬腭及上下唇,婴儿依靠舌、唇及下颌的协调来进行吞咽,婴儿吃奶时舌体位于上下颌牙槽嵴之间,并在吞咽时与唇肌保持接触,这是典型的婴儿式吞咽,也是婴儿期特有的生理现象。在幼儿时期及以后,随着正常饮食,吞咽方式会发生变化,吞咽时舌体后退并上抬,舌尖处于硬腭腭皱襞后方处。

2、舌肌功能异常将造成婴儿式吞咽方式的继续保留,吞咽时舌体仍位于上下颌牙列之间,使上下颌牙齿不能正常咬合,或者上下唇不能正常闭合,导致牙弓内外侧失去了正常的动力平衡,因而形成牙齿前突、前牙开合或下颌前突等。

3、而现有的舌肌训练装置虽然也可实现舌肌功能训练的目的,但是功能较为单一,且不能自主监测舌肌训练的程度,训练效果有限且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都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能够对患者的舌头进行前伸运动训练,以锻炼患者的舌肌力及舌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改善人体口部运动障碍、构音障碍和语音障碍,还可通过自身颜色的改变观察舌肌训练的程度,达到佩戴指示的目的。

2、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用于与活动矫治器连接实现舌肌训练,包括舌挡、贯通杆和活动件,

4、所述活动件可在所述贯通杆上活动,所述贯通杆的两端连接于所述舌挡上。

5、进一步地,所述舌挡与所述活动矫治器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活动件包括一贯穿孔,所述贯通杆穿设于所述贯穿孔之中;

7、所述活动件可沿着所述贯通杆来回往复移动,所述活动件还可绕着所述贯通杆转动。

8、进一步地,所述舌挡为弧形结构,所述贯通杆与所述舌挡上部形成一密封框。

9、优选地,所述贯通杆、所述活动件均为皮芯结构,外层由医疗级热塑性塑料制成,内层由压敏变色材料制成。

10、进一步地,所述贯通杆的两端连接于所述舌挡内,所述舌挡与所述贯通杆固定连接;

11、所述舌挡开设有供所述贯通杆两端容置的盲孔,所述贯通杆的两端容置于所述盲孔内。

12、进一步地,所述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的数量至少为1个;

13、每个所述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包括1个所述舌挡、1个所述贯通杆和1个所述活动件。

14、进一步地,所述贯通杆的两端连接于所述舌挡外,所述舌挡与所述贯通杆固定连接;

15、所述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包括至少1个所述舌挡,所述贯通杆的两端连接于所述舌挡的两端;

16、所述贯通杆的高度高于所述舌挡的高度。

17、进一步地,所述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的数量至少为1个;

18、每个所述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包括1个贯通杆、1个活动件和至少1个舌挡。

19、优选地,所述活动件为球状。

20、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在舌肌训练过程中,通过舌尖挤压变色,可达到佩戴指示的目的;

22、(2)结构简单,趣味性十足;

23、(3)既可用于舌习惯破除,又可兼顾舌肌训练;

24、(3)与活动矫治器配合使用,可在牙齿矫治的同时,完成舌肌训练。



技术特征:

1.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用于与活动矫治器连接实现舌肌训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舌肌训练佩戴指示器,用于与活动矫治器连接实现舌肌训练,包括舌挡、贯通杆和活动件,活动件可在贯通杆上活动,贯通杆的两端连接于舌挡上。舌挡为舌习惯破除器,可阻止舌头舔舐牙齿;贯通杆和活动件为舌肌训练器,可诱导进行舌肌训练,活动件在舌头的触动下,可沿着贯通杆来回往复移动,同时,活动件还可以不停地转动,可增强患者训练时的趣味性,另外,活动件和贯通杆还具有压敏变色的功能,可在舌尖挤压下变色,达到佩戴指示的目的。本申请结构简单,趣味性十足,既可用于舌习惯破除,又可兼顾舌肌训练,还与活动矫治器配合使用,可实现牙齿矫治的同时完成舌肌训练。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国,杨立江,陈浩,张佳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