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8423发布日期:2023-06-29 18:5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攀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一般涉及运动器械,具体涉及攀岩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攀岩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通过攀岩装置进行攀岩训练。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健身攀岩机(申请号:cn201720755847.x),包括两个立柱和攀岩主体,攀岩主体包括两个立板以及攀岩带,攀岩带安装于两个立板之间,两个立板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立柱以使得攀岩主体能够进行旋转。立柱铰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推杆与立板驱动连接以驱动攀岩主体进行正反向旋转,进而调节攀岩主体的正反向倾斜角度。攀岩主体的正反向旋转分别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和逆时针方向旋转。

2、在上述的攀岩装置中,为了使得攀岩主体的正反向倾斜角度范围大,需要电动推杆具有大行程,然而电动推杆的机壳体积和行程呈正比关系,使得电动推杆在具有大行程的同时还存在体积大的缺点,不利于攀岩装置的体积小型化。所以,上述攀岩装置存在攀岩主体的正反向倾斜角度范围大和体积小型化之间不能兼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攀岩装置。

2、本申请提供一种攀岩装置,包括:

3、机架;

4、攀岩机构,攀岩机构转动设置于机架;

5、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传动部、第一传动配合部和止旋部,第一齿轮传动部和第一传动配合部分置于机架和攀岩机构,第一齿轮传动部包括与第一传动配合部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第一传动配合部呈圆弧状且第一传动配合部的轴线与攀岩机构的转动轴线重合,止旋部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齿轮传动部所在的攀岩机构或机架,以在与第一齿轮传动部止旋配合的止旋位置和避让第一齿轮传动部的避让位置之间移动。

6、进一步地,第一齿轮传动部设有若干第一止旋结构,若干第一止旋结构环绕第一齿轮的轴线间隔设置,止旋部设有第二止旋结构,第一止旋结构为止旋腔和止旋凸起中的一个,第二止旋结构为止旋腔和止旋凸起中的另一个,且止旋腔和止旋凸起之间止旋配合。

7、进一步地,止旋腔具有供止旋凸起进出的第一开口部,第一开口部位于止旋腔远离第一齿轮的轴线的一侧。

8、进一步地,第一齿轮传动部包括第一转轴和止旋配合部,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第一齿轮传动部所在的机架或攀岩机构,第一齿轮和止旋配合部均设置于转轴,且第一齿轮和止旋配合部沿转轴的轴向排列,若干第一止旋结构位于止旋配合部。

9、进一步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手柄部,手柄部设置于第一转轴。

10、进一步地,止旋部所在的攀岩机构或机架设有滑槽,止旋部滑动设置于滑槽中。

11、进一步地,滑槽的侧壁设有第二开口部,第二开口部沿止旋部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止旋部设有拨动件,拨动件穿出第二开口部。

12、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角度调节机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和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分别位于攀岩机构沿其转动轴向上的两侧,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齿轮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配合部,第二齿轮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配合部分置于机架和攀岩机构,第二齿轮传动部包括与第二传动配合部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第二传动配合部呈圆弧状且第二传动配合部的轴线与攀岩机构的转动轴线重合。

13、进一步地,第一齿轮传动部和第二齿轮传动部均设置于攀岩机构,第一齿轮传动部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攀岩机构,第一齿轮安装于第一转轴,第二齿轮传动部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转动设置于攀岩机构,第二齿轮安装于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传动连接。

14、进一步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一体连接。

15、本申请提供的攀岩装置,通过在机架和攀岩机构之间设有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的第一齿轮传动部和第一传动配合部分置于机架和攀岩机构,第一传动配合部呈圆弧状且第一传动配合部的轴线与攀岩机构的转动轴线重合,第一齿轮传动部的第一齿轮与第一传动配合部啮合传动,第一齿轮传动部所在的攀岩机构或机架上设有止旋部,止旋部可移动地设置以在与第一齿轮传动部止旋配合的止旋位置和避让第一齿轮传动部的避让位置之间移动,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不仅使得攀岩机构的正反向倾斜角度范围大且还具有较小的体积,有助于攀岩装置小型化设计,解决了攀岩装置存在攀岩主体的正反向倾斜角度范围大和体积小型化之间不能兼顾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攀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部设有若干第一止旋结构,所述若干第一止旋结构环绕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间隔设置,所述止旋部设有第二止旋结构,所述第一止旋结构为止旋腔和止旋凸起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止旋结构为所述止旋腔和所述止旋凸起中的另一个,且所述止旋腔和所述止旋凸起之间止旋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攀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旋腔具有供所述止旋凸起进出的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位于所述止旋腔远离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攀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部包括第一转轴和止旋配合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部所在的所述机架或所述攀岩机构,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止旋配合部均设置于所述转轴,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止旋配合部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排列,所述若干第一止旋结构位于所述止旋配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攀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手柄部,所述手柄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旋部所在的所述攀岩机构或所述机架设有滑槽,所述止旋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攀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侧壁设有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开口部沿所述止旋部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止旋部设有拨动件,所述拨动件穿出所述第二开口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攀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攀岩机构沿其转动轴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齿轮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配合部,所述第二齿轮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配合部分置于所述机架和所述攀岩机构,所述第二齿轮传动部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动配合部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配合部呈圆弧状且所述第二传动配合部的轴线与所述攀岩机构的转动轴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攀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部和所述第二齿轮传动部均设置于所述攀岩机构,所述第一齿轮传动部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攀岩机构,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齿轮传动部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攀岩机构,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攀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一体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攀岩装置,包括:机架;攀岩机构,攀岩机构转动设置于机架;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传动部、第一传动配合部和止旋部,第一齿轮传动部和第一传动配合部分置于机架和攀岩机构,第一齿轮传动部包括与第一传动配合部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第一传动配合部呈圆弧状且第一传动配合部的轴线与攀岩机构的转动轴线重合,止旋部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齿轮传动部所在的攀岩机构或机架,以在与第一齿轮传动部止旋配合的止旋位置和避让第一齿轮传动部的避让位置之间移动。本申请提供的攀岩装置,解决了攀岩装置存在攀岩主体的正反向倾斜角度范围大和体积小型化之间不能兼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林建,蒋培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铁人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