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

文档序号:34342413发布日期:2023-06-02 04:3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

本技术涉及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


背景技术:

1、腘绳肌是大腿后侧的肌群,包括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有时大收肌后方的部分肌肉也被认为是腘绳肌一部分,腘绳肌的主要功能是膝关节屈曲和髋关节伸展,并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尤其是防止胫骨过度向前运动和膝关节过度伸展的重要动态稳定结构。如果腘绳肌离心肌力薄弱,股四头肌与腘绳肌的肌力失衡,在高速运动中可能会导致腘绳肌拉伤以及前交叉韧带的损伤,腘绳肌损伤在田径和足球运动员中发生的概率非常高,而且复发率极高,由于腘绳肌损伤常见于离心阶段,腘绳肌离心训练已越来越被训练者所重视。

2、现有腘绳肌离心训练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基于跪姿的北欧挺(北欧腘绳肌训练),一类是基于站姿的直腿硬拉和rdl(罗马尼亚硬拉)。现有腘绳肌离心训练装备/训练辅助装备较少,且主要是针对北欧挺训练。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5253189a公开了一种腘绳肌离心训练和监测系统,包括底座、踝关节固定模块、膝关节支撑模块、训练监控模块、训练辅助模块、触摸屏和移动轮,该系统用于北欧挺训练,能够根据训练过程中所监测到的运动数据实时控制电动推杆提供适宜地训练阻力或缓冲力,训练对象能根据训练强度的大小选择阻力模式或缓冲模式,提高训练对象的训练效率、体验感和安全性,且在踝关节固定处、腰部支撑和固定处的位置均具有调节功能,使得训练对象能够根据自身身体形态进行调整,获得适宜的训练条件。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0251124u公开了一种北欧腘绳肌练习测力装置,包括底板、跪板和固定在底板一端的两个脚部固定机构,脚部固定机构中设置有拉力传感器,跪板与底板滑动配合,且跪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跪板内固定设置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压力传感器;优点是练习者使用该装置进行腘绳肌训练时,可实时测量练习者左、右腿的用力大小,并及时调整使左、右腿的力量尽量达到平衡,以降低腘绳肌的受损风险。

3、直腿硬拉和rdl(罗马尼亚硬拉)的训练器械为杠铃,尚未发现用于直腿硬拉和rdl的训练辅助装备。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全方位的健身培训训练方法,其中涉及腘绳肌离心训练的方式为在训练完肱三头肌训练后进行腿部训练,通过使用杠铃进行直腿硬拉训练和屈腿硬拉训练30分钟,期间可以进行穿插训练。

4、直腿硬拉和rdl(罗马尼亚硬拉)是离心阶段控制很好的腘绳肌离心训练动作,但完成离心运动之后必须完成一次向心运动回到原始位置,通常来说,人体的离心力量要远远大于向心力量,所以需要更大的重量才能够达到腘绳肌离心阶段的刺激。由于训练者在进行较大重量的杠铃/哑铃训练时,每次离心阶段结束完成的向心阶段会消耗掉腘绳肌大量的能量并且增加手臂的疲劳,不能使直腿硬拉或rdl的离心阶段训练效益最大化,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适应于直腿硬拉或rdl的训练辅助装备,在训练者完成直腿硬拉或rdl时给训练者施加一个向上的力,由此在向心阶段减少腘绳肌的发力,减少腘绳肌的负荷及能耗,辅助训练者用更大的重量完成腘绳肌离心训练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于直腿硬拉或rdl等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以便在向心阶段减少腘绳肌的负荷及能耗,辅助训练者用更大的重量完成腘绳肌离心训练动作。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悬架,所述悬架的前端设有飞轮机构,所述飞轮机构的拉绳的内端连接绕线轮,外端连接适应于人体上身的穿戴件。

3、所述飞轮机构的绕线轮和飞轮可以是一体的,通过飞轮轴旋转连接于悬架的前端。

4、一体的绕线轮和飞轮通过飞轮轴在悬架的前端旋转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下列任一种形式:

5、1)一体的绕线轮和飞轮通过飞轮轴承旋转安装在飞轮轴上,飞轮轴的一端或者两端固定安装在悬架的前端;

6、2)一体的绕线轮和飞轮固定安装在飞轮轴上,飞轮轴的一端或两端通过飞轮轴轴承旋转安装在悬架的前端。

7、所述飞轮机构的绕线轮和飞轮也可以是分体的,均固定安装在飞轮轴上,飞轮轴的一端或两端通过飞轮轴轴承旋转安装在悬架的前端。

8、所述悬架的前端优选设有或者不设有防护罩,所述飞轮机构中的飞轮、绕线轮和飞轮轴均位于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上设有允许拉绳穿过的拉绳孔,所述拉绳孔为前后延伸的条形孔,开设在防护罩的底部和前部,以适应于拉绳的不同倾斜角度。

9、防护罩上可以设有透明观察窗和/或检修门。

10、所述飞轮机构可以设有旋转计数器。

11、所述拉绳上优选设有长度调节装置。

12、所述悬架优选采用横杆形式,包括水平延伸的一个或两个横杆。

13、当只包括一个横杆时,该横杆的前端可以设有或者不设有开口朝前的水平u型结构,以分别适应于飞轮轴的一端安装和两端安装。

14、当包括两个横杆时,两横杆相互平行,其前端设有或者不设有扩口结构,以适应飞轮轴的两端安装。

15、所述支架可以采用立柱形式。

16、所述立柱可以为高度可调的立柱或者为高度不可调的立柱。

17、所述支架的下端可以固定连接有底座。

18、所述穿戴件可以为背心或背带。

19、所述背带优选采用安全带形式。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位于训练者后上方的飞轮机构,通过适当设置/调整拉绳的长度和/或训练者与飞轮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使得在直腿硬拉、rdl或其他类似腘绳肌离心训练中,在离心阶段拉绳被训练者身体向外拉,带动飞轮旋转,向心阶段飞轮依靠惯性继续旋转,拉绳往回缩,由此通过飞轮机构向训练者施加了向上(斜向向上)的力,由此在向心阶段减少了腘绳肌的负荷及能耗,减少了腘绳肌的发力,辅助训练者用更大的重量完成腘绳肌离心训练动作;由于将拉绳外端固定连接在背心等适用于上身的穿戴件,将穿戴在训练者身上,便于使用,且能够有效地分散拉绳作用力,避免了因局部受力导致身体不适感或损伤;由于卷轮位于训练者后上方,且拉绳具有只传递拉力的特点,拉绳对训练者的作用力朝向后上方,使得作用力方向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能够与训练者身体的运动方向在较大程度上保持在同一直线上,有助于提高辅助训练效果。



技术特征:

1.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悬架,所述悬架的前端设有飞轮机构,所述飞轮机构的拉绳的内端连接绕线轮,外端连接适应于人体上身的穿戴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机构的绕线轮和飞轮是一体的,通过飞轮轴旋转连接于悬架的前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机构的绕线轮和飞轮是分体的,均固定安装在飞轮轴上,飞轮轴的一端或两端通过飞轮轴轴承旋转安装在悬架的前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的前端设有或者不设有防护罩,所述飞轮机构中的飞轮、绕线轮和飞轮轴均位于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上设有允许拉绳穿过的拉绳孔,所述拉绳孔为前后延伸的条形孔,开设在防护罩的底部和前部,以适应于拉绳的不同倾斜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机构设有旋转计数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上设有长度调节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采用横杆形式,包括水平延伸的一个或两个横杆,当只包括一个横杆时,该横杆的前端设有或者不设有开口朝前的水平u型结构,当包括两个横杆时,两横杆相互平行,其前端设有或者不设有扩口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采用立柱形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件为背心或背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腘绳肌离心训练辅助装备,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悬架,悬架的前端设有飞轮机构,飞轮机构中的绕线轮的高度通常应高于训练者的身高,拉绳上设有长度调节装置,拉绳的内端连接绕线轮,外端连接适应于人体上身的穿戴件,悬架的前端设有或者不设有防护罩。本技术适应于直腿硬拉或RDL等腘绳肌离心训练,能够通过飞轮机构向训练者施加向上的力,以便在向心阶段减少腘绳肌的负荷及能耗,辅助训练者用更大的重量完成腘绳肌离心训练动作。

技术研发人员:栾成林,龚丽景,潘伟峰,周财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体育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