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

文档序号:34379890发布日期:2023-06-08 01:1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

本发明涉及头鼎练习,具体为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1、头鼎即头手倒立,或称“三角倒立”,以两手和前额触地呈三角支撑,两腿依次上摆(或提臀举腿)成倒立,以头、手维持平衡,并停留一定时间。在武术训练中,特别是对武术初学者而言,经常需要进行头鼎练习。

2、武术初学者进行头鼎练习时,因不熟练、心理恐惧等原因,经常会在倒立过程中摔倒,因此,为了头鼎练习时的安全性,要采用一定的防护手段。

3、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14392537a的专利,其就提供了武术训练用头鼎练习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从动轮,从动轮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块,螺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本发明通过设置立板和第一防护垫,避免了因缺乏防护机构,导致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用力过猛,而导致身体完全翻过去的现象,为训练者的训练提供了防护,提高了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的训练方式由于大都会在空地上进行直接训练,而空地上直接训练,会存在因用力过猛,而导致身体完全翻过去的现象,达不到应有的训练效果的问题。

4、上述头鼎练习装置中,通过第一防护垫和第二防护垫的设置,虽然有效的提高了训练者的安全性,防止摔伤,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其仍然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

5、初学者在进行头鼎练习时,身体很难保持平衡、稳定,这是导致摔倒的最根本的原因,而上述练习装置中,并不具有能够辅助初学者保持身体平衡的功能;同时,初学者在初练头鼎时,因姿势不正确、肌肉发力错误等原因,会使颈椎承受很大的压力,甚至会导致颈椎受伤,而上述练习装置中,也不具有保护颈椎的功能,长时间的练习会对颈椎造成影响;

6、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1)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具备能够辅助初学者保持身体平衡、能够有效保护颈椎的优点。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能够辅助初学者保持身体平衡、能够有效保护颈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包括:

5、通过连接杆相连接的底板和顶板;

6、设置在底板上的头垫,其两侧设有可充气鼓起的气囊;

7、设置在底板与顶板之间的踏板,其可在被脚上蹬时上移;

8、在踏板与气囊之间设置有充气机构,当踏板被脚上蹬时,通过充气机构能够同时向气囊内充入空气使其充气鼓起。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囊在充气后,其顶部两侧凸起形成有侧凸部,其顶部中间凹陷形成有用于搁置肩膀的凹陷部。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横梁、竖杆、活塞、竖筒、第一弹簧、气管和连通管;

11、所述踏板的顶部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顶部通过竖杆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活动设置在竖筒内,所述竖筒固定安装在顶板的顶部,所述活塞的顶部与竖筒的内顶壁之间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

12、所述竖筒的侧壁贯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埋设在连接杆和底板内,并通过连通管与气囊相连通。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杆的侧壁均匀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活动卡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活动设置在板槽内,所述板槽开设在竖筒的壁体内;

14、所述压板背向卡块的一侧与板槽的内侧壁之间还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背向卡块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绕过引导轮后固定连接有配重柱。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重柱上开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插入插槽内的插杆。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踏板滑动设置在横梁的底部;

18、所述踏板底部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挡板。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踏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t型滑轨,所述t型滑轨滑动设置在t型滑槽内,所述t型滑槽开设在横梁的底部。

2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梁的两端部还固定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上下活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延伸至固定盒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竖板;

21、所述立柱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固定设置在移动块的底部与固定盒的内底壁之间;

22、所述竖板上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滚动设置在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槽在踏板的两侧部由中间向边缘逐渐向下倾斜开设。

23、(三)有益效果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5、1、该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初学者在进行头鼎练习时,头部顶在头垫上、双手撑在底板上进行倒立,双腿逐渐伸直可以使双脚踏在踏板上,通过双脚在踏板上的触及,从而能够使双脚有着力点,以便于辅助保持身体的平衡,在倒立过程中不会因腿部晃动而导致身体失衡;

26、踏板被双脚蹬起时,踏板通过竖杆和活塞会压缩第一弹簧,通过第一弹簧的可变形压缩,从而能够使踏板可以自适应不同身高的初学者。

27、2、该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踏板被双脚蹬起时,踏板会通过竖杆带动活塞上移,活塞上移在压缩第一弹簧的同时,也会把竖筒内的空气通过气管和连通管充入到两个气囊中,使两个气囊充气鼓起,充气鼓起的两个气囊分别垫着初学者的两个肩膀,不仅更便于初学者维系身体的平衡,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减小头部及颈椎的压力,防止颈椎受伤。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5)在充气后,其顶部两侧凸起形成有侧凸部(501),其顶部中间凹陷形成有用于搁置肩膀的凹陷部(5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横梁(8)、竖杆(9)、活塞(10)、竖筒(11)、第一弹簧(12)、气管(13)和连通管(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9)的侧壁均匀设置有卡槽(15),所述卡槽(15)内活动卡设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压板(17),所述压板(17)活动设置在板槽(18)内,所述板槽(18)开设在竖筒(11)的壁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7)背向卡块(16)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拉绳(20),所述拉绳(20)绕过引导轮(21)后固定连接有配重柱(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柱(22)上开设有插槽(23),所述连接杆(2)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插入插槽(23)内的插杆(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6)滑动设置在横梁(8)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t型滑轨(25),所述t型滑轨(25)滑动设置在t型滑槽内,所述t型滑槽开设在横梁(8)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8)的两端部还固定安装有固定盒(26),所述固定盒(26)内上下活动设置有移动块(27),所述移动块(2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立柱(28),所述立柱(28)的底端延伸至固定盒(26)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竖板(3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头鼎练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撑托肩部的头鼎练习装置,包括:通过连接杆相连接的底板和顶板;设置在底板上的头垫,其两侧设有可充气鼓起的气囊;设置在底板与顶板之间的踏板,其可在被脚上蹬时上移;在踏板与气囊之间设置有充气机构,当踏板被脚上蹬时,通过充气机构能够同时向气囊内充入空气使其充气鼓起。初学者在进行头鼎练习时,头部顶在头垫上、双手撑在底板上进行倒立,双腿逐渐伸直可以使双脚踏在踏板上,通过双脚在踏板上的触及,从而能够使双脚有着力点,以便于辅助保持身体的平衡,在倒立过程中不会因腿部晃动而导致身体失衡。

技术研发人员:温搏,张华,李壮,余洋,曾宪锋,林伟贤,聂依,张志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山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