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下肢肌痉挛康复装置

文档序号:36042394发布日期:2023-11-17 17:5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体下肢肌痉挛康复装置

本发明涉及肢肌痉挛康复设备,具体的是一种人体下肢肌痉挛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1、肌痉挛是指个别肌肉或肌群的不随意收缩,大致可分为阵挛性肌痉挛与强直性肌痉挛,阵挛性肌痉挛是指一定时间内主动肌快速、反复地收缩,带有一定的节律性,不受意识控制,如三叉神经痛性面肌痉挛,强直性痉挛较为持久,肌痉挛不呈节律性,经一定时间后,肌肉可放松如手足搐搦、狂犬病、面肌痉挛等,从而需要对治疗过的下肢肌痉挛进行康复训练。

2、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人体下肢肌痉挛康复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例如:现有的肌痉挛康复设备通过让患者进行踩踏蹬腿,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康复训练,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若是患者将设备往前凳到一定位置力量不足,设备的弹力会将患者的腿部快速往回大幅度摆动,容易对患者的下肢造成受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下肢肌痉挛康复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人体下肢肌痉挛康复装置,其结构包括训练主体、坐垫、把手,所述主体的顶部左侧设有坐垫,所述把手设有两个,且把手分别设置在主体的前后两端。

3、进一步的,所述训练主体包括支撑框体、拉伸弹簧、缓冲装置、训练装置,所述支撑框体与坐垫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设有三个,且拉伸弹簧排列于支撑框体的内部左侧,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支撑框体的内部正中间位置,且缓冲装置与拉伸弹簧活动配合,所述训练装置卡合于支撑框体的内部端面,且训练装置与缓冲装置活动配合,所述缓冲装置与支撑框体的上端面活动卡合。

4、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支撑轴、旋转块、摩擦块,所述支撑轴固定连接于支撑框体的底部正中间位置,所述旋转块卡合于支撑轴的端面,所述摩擦块螺纹连接于支撑框体的顶部端面,且摩擦块与旋转块的上端面活动配合,所述旋转块为圆柱状,且旋转块与拉伸弹簧还有训练装置活动配合。

5、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块包括旋转体、挂耳、钢丝绳,所述旋转体卡合于支撑轴的端面,所述挂耳设置在旋转体的左侧端面,所述钢丝绳设有两条,并且一条将挂耳与拉伸弹簧固定连接,另一条将挂耳与训练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复位情况下与拉伸弹簧还有训练装置的连接状态为紧绷状态。

6、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块包括螺纹块、转纽、防滑块、摩擦底座、摩擦条,所述螺纹块螺纹连接于支撑框体的顶部端面,所述转纽固定连接于螺纹块的顶部端面,所述防滑块嵌套在转纽的上端面,所述摩擦底座固定连接于螺纹块的底部,所述摩擦条设有六个,且摩擦条环绕于摩擦底座的底部端面进行排列,所述摩擦条为弹簧钢材质,且摩擦条为v字状。

7、进一步的,所述训练装置包括滑动板、滑动轮、支撑框、安装槽、脚托、腿托,所述滑动板卡合于支撑框体的内部端面,且滑动板与缓冲装置活动配合,所述滑动轮设有四个,且滑动轮两两安装在滑动板侧端,所述支撑框焊接连接于滑动板的顶部端面,所述安装槽位于支撑框的内部端面,所述脚托卡合于安装槽的两侧端面,所述腿托卡合于脚托的端面,所述滑动轮与支撑框体的内部端面滑动配合。

8、进一步的,所述脚托包括底框、转轴、硅胶垫、网片、绑带,所述底框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卡合于安装槽的端面,所述硅胶垫设置在底框的后侧端面,所述网片设置在底框的端面,所述绑带设有两个,且绑带设置在底框的两侧端面,所述硅胶垫的端面为圆弧状。

9、有益效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发明利用转动转纽带动螺纹块与支撑框体活动配合,使得螺纹块能够带动摩擦底座往下移动,让摩擦条的端面与旋转体的顶部相互摩擦,能够减缓旋转体旋转的速度,避免旋转体快速旋转带动训练装置迅速回缩对患者的下肢造成受伤的情况。

12、本发明利用鞋子与硅胶垫接触提高摩擦力,避免患者的脚部出现打滑的情况,且通过绑带对脚部进行固定能够提高脚部的稳定性,让患者的下肢可以稳定发力,防止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出现受伤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人体下肢肌痉挛康复装置,其结构包括训练主体(1)、坐垫(2)、把手(3),所述主体(1)的顶部左侧设有坐垫(2),所述把手(3)设有两个,且把手(3)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前后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下肢肌痉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主体(1)包括支撑框体(11)、拉伸弹簧(12)、缓冲装置(13)、训练装置(14),所述支撑框体(11)与坐垫(2)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12)设有三个,且拉伸弹簧(12)排列于支撑框体(11)的内部左侧,所述缓冲装置(13)设置在支撑框体(11)的内部正中间位置,且缓冲装置(13)与拉伸弹簧(12)活动配合,所述训练装置(14)卡合于支撑框体(11)的内部端面,且训练装置(14)与缓冲装置(13)活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体下肢肌痉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13)包括支撑轴(131)、旋转块(132)、摩擦块(133),所述支撑轴(131)固定连接于支撑框体(11)的底部正中间位置,所述旋转块(132)卡合于支撑轴(131)的端面,所述摩擦块(133)螺纹连接于支撑框体(11)的顶部端面,且摩擦块(133)与旋转块(132)的上端面活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体下肢肌痉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132)包括旋转体(a1)、挂耳(a2)、钢丝绳(a3),所述旋转体(a1)卡合于支撑轴(131)的端面,所述挂耳(a2)设置在旋转体(a1)的左侧端面,所述钢丝绳(a3)设有两条,并且一条将挂耳(a2)与拉伸弹簧(12)固定连接,另一条将挂耳(a2)与训练装置(1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体下肢肌痉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133)包括螺纹块(s1)、转纽(s2)、防滑块(s3)、摩擦底座(s4)、摩擦条(s5),所述螺纹块(s1)螺纹连接于支撑框体(11)的顶部端面,所述转纽(s2)固定连接于螺纹块(s1)的顶部端面,所述防滑块(s3)嵌套在转纽(s2)的上端面,所述摩擦底座(s4)固定连接于螺纹块(s1)的底部,所述摩擦条(s5)设有六个,且摩擦条(s5)环绕于摩擦底座(s4)的底部端面进行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体下肢肌痉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装置(14)包括滑动板(d1)、滑动轮(d2)、支撑框(d3)、安装槽(d4)、脚托(d5)、腿托(d6),所述滑动板(d1)卡合于支撑框体(11)的内部端面,且滑动板(d1)与缓冲装置(13)活动配合,所述滑动轮(d2)设有四个,且滑动轮(d2)两两安装在滑动板(d1)侧端,所述支撑框(d3)焊接连接于滑动板(d1)的顶部端面,所述安装槽(d4)位于支撑框(d3)的内部端面,所述脚托(d5)卡合于安装槽(d4)的两侧端面,所述腿托(d6)卡合于脚托(d5)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人体下肢肌痉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托(d5)包括底框(d51)、转轴(d52)、硅胶垫(d53)、网片(d54)、绑带(d55),所述底框(d51)的两侧设有转轴(d52),所述转轴(d52)卡合于安装槽(d4)的端面,所述硅胶垫(d53)设置在底框(d51)的后侧端面,所述网片(d54)设置在底框(d51)的端面,所述绑带(d55)设有两个,且绑带(d55)设置在底框(d51)的两侧端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下肢肌痉挛康复装置,其结构包括训练主体、坐垫、把手,主体的顶部左侧设有坐垫,把手设有两个,且把手分别设置在主体的前后两端,训练主体包括支撑框体、拉伸弹簧、缓冲装置、训练装置,支撑框体与坐垫的端面固定连接,拉伸弹簧设有三个,且拉伸弹簧排列于支撑框体的内部左侧,缓冲装置设置在支撑框体的内部正中间位置,本发明利用转动转纽带动螺纹块与支撑框体活动配合,使得螺纹块能够带动摩擦底座往下移动,让摩擦条的端面与旋转体的顶部相互摩擦,能够减缓旋转体旋转的速度,避免旋转体快速旋转带动训练装置迅速回缩对患者的下肢造成受伤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樊必双,王洁萍,邵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