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43982发布日期:2023-12-02 07:4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康复椅,尤其涉及一种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


背景技术:

1、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脑血管病发作后可能会遗留下的后遗症,该后遗症会导致患者共济失调,四肢无力,无法掌控,则需要使用到康复椅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通过按摩或加热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2、在相关技术中,患者在进行康复时进行一些促进血液循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无法对患者提供有效的锻炼方式,患者在康复阶段自身不便行动,容易造成肌肉萎缩、神经紧张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在使用康复椅时不能进行自主锻炼,造成恢复能力差的问题。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患者在康复阶段自身不便行动,容易造成肌肉萎缩、神经紧张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在使用康复椅时不能进行自主锻炼,造成恢复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包括底座、训练组件和两个限位轨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设有外板,且外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外板的相对一侧同步固定连接有坐板;

3、训练组件,所述训练组件包括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套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键槽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内壁均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直角杆和第二直角杆,所述第一直角杆和第二直角杆的另一端外壁均套设有转套,且转套的数量有两个;

4、所述第一直角杆和第二直角杆均通过转套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的相对一侧均通过插销穿插连接有第一限位座,且第一限位座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座均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表面;

5、所述第二连接轴和所述第三连接轴的一端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顶端分别通过插销穿插连接有第二限位座和第三限位座,所述第二限位座和第三限位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

6、其中,两个所述限位轨道镜像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外板的内壁。

7、优选的,两个所述外板之间设有增阻组件,所述增阻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两个所述外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外壁滑键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一端外壁固设有硅胶垫。

8、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一端贯穿外板延伸至外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外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且位于压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旋钮。

9、优选的,所述增阻组件的下方设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两个半齿轮和连接杆,两个所述半齿轮滑键连接于转杆的外壁,两个所述半齿轮的下方均啮合连接有齿条,且齿条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齿条的外壁均固设有滑块,两个所述齿条均通过滑块和两个所述限位轨道的配合与两个所述外板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外壁滑键连接有第一齿盘,所述第一齿盘的一端外壁套设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一侧外壁,所述活动套的外壁镜像分布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外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轨道的内壁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齿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的一端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壁套设有轴承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键槽连接有与第一齿盘相适配的第二齿盘。

13、优选的,所述坐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外壁通过插销同步穿插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的侧壁固设有软垫。

14、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外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弧形轨道,所述靠背通过插杆与两个所述弧形轨道滑动连接,所述靠背与弧形轨道为同心同轴设计,所述靠背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锁杆,所述靠背通过锁杆与弧形轨道固定安装。

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具有如下

16、有益效果:

17、患者在中期治疗的过程中,将双脚放置于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的上方,当患者交替式踩踏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时可以分别带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下交替运动,此时,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分别带动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在第一限位座的外壁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故此,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的一端通过转套分别带动第一直角杆和第二直角杆拉动第一连接轴和转轴正反向旋转,因此,该设计方式在患者中期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此时已经恢复了一点力量,通过使用康复椅进行自主踩踏锻炼,对患者的腿部肌肉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恢复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训练组件和两个限位轨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设有外板,且外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外板的相对一侧同步固定连接有坐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板之间设有增阻组件,所述增阻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两个所述外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外壁滑键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一端外壁固设有硅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的一端贯穿外板延伸至外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外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且位于压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旋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阻组件的下方设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两个半齿轮和连接杆,两个所述半齿轮滑键连接于转杆的外壁,两个所述半齿轮的下方均啮合连接有齿条,且齿条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齿条的外壁均固设有滑块,两个所述齿条均通过滑块和两个所述限位轨道的配合与两个所述外板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外壁滑键连接有第一齿盘,所述第一齿盘的一端外壁套设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一侧外壁,所述活动套的外壁镜像分布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外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轨道的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的一端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壁套设有轴承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键槽连接有与第一齿盘相适配的第二齿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外壁通过插销同步穿插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的侧壁固设有软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所述外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弧形轨道,所述靠背通过插杆与两个所述弧形轨道滑动连接,所述靠背与弧形轨道为同心同轴设计,所述靠背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锁杆,所述靠背通过锁杆与弧形轨道固定安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临床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康复椅。涉及康复椅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训练组件和两个限位轨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设有外板,且外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外板的相对一侧同步固定连接有坐板。该方案最终实现当患者交替式踩踏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时可以分别带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下交替运动,此时,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分别带动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在第一限位座的外壁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故此,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的一端通过转套分别带动第一直角杆和第二直角杆拉动第一连接轴和转轴正反向旋转,因此,通过使用康复椅进行自主踩踏锻炼,对患者的腿部肌肉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恢复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童宁,展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菏泽市立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