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24184发布日期:2023-12-20 16:4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一门边缘科学,是医学的一个学科。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的技术和知识对运动训练进行监督和指导,防治运动伤病,并研究医疗和预防性体育运动,以达到增强人民体质、保障运动员身体健康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2、病人在经过外科手术后,为了使肢体能够快速恢复,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现有的康复训练机构大都只对肢体单独训练,无法实现上肢和下肢的协调训练,容易造成肢体的二次拉伤,影响康复效果;也有些采用上下肢连动训练的,采用该装置虽然能够达到上下肢同步训练,但是结构复杂,操作不便,需要医护人员在旁边辅助,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训练装置多是需要病人站立或坐立锻炼,对于术后的病人来说,该种姿势容易造成病人的不适感,基于上述问题,需要一种可以对上下肢训练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不仅能方便训练上下肢,能便于调节高度,还能支撑患者的背部。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底板、竖框、升降结构、床体、导向杆、手臂训练结构、腿部训练结构、支板、支撑结构;

3、作为优选地,所述底板上端对称两侧固定连接竖框,所述竖框内部连接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上端固定连接床体,所述床体两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连接导向杆,所述床体一端上方连接手臂训练结构,所述床体另一端固定连接腿部训练结构,所述支板位于床体上端一侧,所述床体内部连接支撑结构。

4、进一步,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下端连接座、上端连接座,所述下端连接座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所述连接座内部对称设有连接杆一,两个所述连接杆一上端设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连接处设有连接套,两个所述连接套内部设有螺杆一,所述螺杆一一端设有转盘一,所述转盘一另一端设有转杆一,所述螺杆一另一端设有挡板,两个所述连接杆二上端转动连接于上端连接座内部,所述上端连接座上端固定连接床体。

5、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一一端转动连接于下端连接座内部,所述连接杆一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杆二和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螺纹连接螺杆一。

6、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贯穿设有螺杆二,所述螺杆二一端设有转盘二,所述转盘二另一端设有转杆二,所述螺杆二表面套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螺纹连接螺杆二,所述移动块上端设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中间处铰接设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下端设有调节板,所述支撑杆二上端设有支撑板。

7、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下端铰接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下端固定连接底座,所述支撑杆一下端铰接移动块上端,所述支撑杆一上端铰接支撑板下端,所述支撑杆二下端滑动铰接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一端铰接于移动块,所述支撑杆二上端滑动铰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板。

8、进一步,所述手臂训练结构包括板框,所述板框两端套接导向杆,所述板框下端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下端设有拉力臂。

9、进一步,所述腿部训练结构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伸缩端设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下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框内部两端设有夹板,所述夹板和放置框之间设有弹簧。

10、进一步,所述床体一端设有控制面板。

1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通过升降结构调节合适高度便于患者上下床体;

13、步骤、通过调节支撑结构可以将患者上半身抬起,方便患者活动;

14、步骤、患者双手拉动拉力臂可以训练恢复手臂;

15、步骤、患者双脚放在放置框内部可以训练恢复腿部。

16、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7、(1)本发明通过转动转盘一带动螺杆一转动,使得两个连接套相互靠近移动或者相互远离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转动,从而调节下端连接座和上端连接座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床体的高度,便于患者上下床体;

18、(2)本发明转动转盘二带动螺杆二转动,使得移动块在螺杆二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在支杆上转动,可以调节支撑板的较角度,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板,便于将患者上半身抬起,方便活动训练恢复;

19、(3)本发明患者双手拉住拉力臂可以进行转动,拉动等活动恢复手臂,患者将双脚放在放置框内,弹簧的弹力使得夹板固定脚部,脚后跟放在放置槽内部,随着电动伸缩杆32伸缩带动腿部活动恢复。



技术特征:

1.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竖框(2)、升降结构(3)、床体(4)、导向杆(6)、手臂训练结构(7)、腿部训练结构(8)、支板(9)、支撑结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3)包括下端连接座(11)、上端连接座(19),所述下端连接座(11)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端,所述连接座(11)内部对称设有连接杆一(12),两个所述连接杆一(12)上端设有连接杆二(13),所述连接杆一(12)和连接杆二(13)连接处设有连接套(14),两个所述连接套(14)内部设有螺杆一(15),所述螺杆一(15)一端设有转盘一(16),所述转盘一(16)另一端设有转杆一(17),所述螺杆一(15)另一端设有挡板(18),两个所述连接杆二(13)上端转动连接于上端连接座(19)内部,所述上端连接座(19)上端固定连接床体(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12)一端转动连接于下端连接座(11)内部,所述连接杆一(1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杆二(13)和连接套(14),所述连接套(14)螺纹连接螺杆一(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包括底座(20),所述底座(20)上端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贯穿设有螺杆二(21),所述螺杆二(21)一端设有转盘二(28),所述转盘二(28)另一端设有转杆二,所述螺杆二(21)表面套设有移动块(22),所述移动块(22)螺纹连接螺杆二(21),所述移动块(22)上端设有支撑杆一(23),所述支撑杆一(23)中间处铰接设有支撑杆二(24),所述支撑杆二(24)下端设有调节板(25),所述支撑杆二(24)上端设有支撑板(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6)下端铰接设有支杆(27),所述支杆(27)下端固定连接底座(20),所述支撑杆一(23)下端铰接移动块(22)上端,所述支撑杆一(23)上端铰接支撑板(26)下端,所述支撑杆二(24)下端滑动铰接调节板(25),所述调节板(25)一端铰接于移动块(22),所述支撑杆二(24)上端滑动铰接支撑板(26),所述支撑板(26)固定连接支板(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训练结构(7)包括板框(29),所述板框(29)两端套接导向杆(6),所述板框(29)下端设有转动杆(30),所述转动杆(30)下端设有拉力臂(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训练结构(8)包括电动伸缩杆(32),所述电动伸缩杆(32)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32)伸缩端设有放置框(33),所述放置框(32)下端设有放置槽(34),所述放置框(33)内部两端设有夹板(35),所述夹板(35)和放置框(33)之间设有弹簧(3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4)一端设有控制面板(3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医学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对称两侧固定连接竖框,所述竖框内部连接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上端固定连接床体,所述床体两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连接导向杆,所述床体一端上方连接手臂训练结构,所述床体另一端固定连接腿部训练结构,所述支板位于床体上端一侧,所述床体内部连接支撑结构。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不仅能方便训练上下肢,能便于调节高度,还能支撑患者的背部。

技术研发人员:王宪峰,杨立,王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