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

文档序号:37468065发布日期:2024-03-28 18:5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

本发明涉及护理设备,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


背景技术:

1、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在对患有肺部相关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后,该类患者通常需要借助训练器对帮助肺功能快速恢复,以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

2、但是,由于肺功能处于恢复期的患者通常需要保持一定的呼吸节奏进行呼吸训练,以避免训练过程中患者呼吸紊乱导致患者窒息,中断患者训练,而现有的肺部呼气训练器多数无法帮助患者控制呼吸频率,进而降低了患者呼吸训练的效果,延长了患者的康复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肺部呼气训练器多数无法帮助患者控制呼吸频率,进而降低了患者呼吸训练的效果,延长了患者康复周期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包括底座压缩气囊和训练组件,所述训练组件包括所述压缩气囊顶端设置的悬臂,所述悬臂上转动卡设有阻力框,所述阻力框滑动卡设在事实上底座上,所述阻力框在水平面上与所述底座密合,所述阻力框一侧通过安装框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端设置有多个轴连接的第一锥齿轮,所述阻力框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转动卡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转轴外侧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密合,所有所述第二锥齿轮均与一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4、优选地,所述阻力框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所述阻力框一侧设置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端设置有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的连杆,所述连杆上同轴设置有多个卷筒。

5、优选地,所述阻力框内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折叠板,所述折叠板具有一定弹性,所述折叠板顶端设置有若干块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开设有通孔,所有所述控制板均通过所述通孔穿设有拉绳,所述拉绳(一端设置有控制钮,所述控制钮一侧与相邻的所述控制板一侧接触,所述拉绳绕设在任一所述卷筒上。

6、优选地,所述悬臂一端设置有转位组件,所述转位组件包括所述悬臂一端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定向叉和拉板,所述定向叉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滑动卡设在所述悬臂一端,所述固定板一侧与所述定向叉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所述阻力框顶端设置有拉环,所述阻力框一端同轴设置的定向杆滑动卡设在所述定向叉内。

7、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杆和限位板,所述压缩气囊顶端设置的导向板滑动卡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底座上设置的导向板滑动卡设在所述悬臂上开设的限位槽内。

8、优选地,所述限位板两侧与所述底座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膜和第二密封膜,所述第一密封膜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密封膜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密封膜和第二密封膜两侧均通过气密导轨固定连接到限位板和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均与所述悬臂底端连接。

9、优选地,所述底座一侧开设的排气孔内卡设有滤网,所述压缩气囊底端连通有呼吸管。

10、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

11、(1)本发明中设置的训练组件可通过控制调节板的倾角改变阻力框上下移动时气流对阻力框移动的等效风阻面积,从而调整患者呼吸过程中相同呼吸频率受到的阻力大小,帮助患者保持固定呼吸频率,使用训练组件时,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即会带动其输出轴端设置的多个轴连接的第一锥齿轮,由于所有第一锥齿轮均与一个第二锥齿轮啮合,而第二锥齿轮又与第一安装槽内的转轴同轴连接,因此第一锥齿轮的转动会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上同轴设置的调节板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安装槽密合,当调节板偏离水平方向后,调节板在竖直方向上的等效风阻面积改变,等效面积越小,患者呼吸过程中感受到的阻力越小,使患者呼吸过程中保持适当的呼吸频率,此时即可停止第一电机,使调节板保持固定角度,将压缩气囊底端连通的呼吸管一端接上呼吸面罩,使患者戴上面罩呼吸,此时压缩气囊即会在竖直方向压缩和舒张,通过导杆和导向板控制悬臂的移动方向,最后压缩气囊沿竖直方向移动时会使悬臂带动阻力框上下移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均与悬臂底端连接,因此第一密封膜和第二密封膜会沿两侧的气密导轨折叠或拉伸,并始终保持阻力框底部空间的密封性能,本装置可限制患者的呼吸频率,患者呼吸均匀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反之,呼吸紊乱时受到阻力较大,进而提高了患者呼吸训练的效果,缩短了患者康复周期。

12、(2)本发明中设置的控制组件可直接降低阻力框移动时的风阻面积,使装置能够适用于肺功能差距较大的不同患者人群,使用控制组件时,驱动第二电机输出轴转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通过连杆设置的卷筒即会快速卷起其上绕设的拉绳,因拉绳穿设在控制板上开设的通孔内,同时拉绳一端设置的控制钮一侧与相邻的控制板一侧接触,因此拉绳在被卷筒卷起的过程中会通过控制钮压缩控制板底端的折叠板,从而改变折叠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进而大幅改变阻力框的风阻面积。

13、(3)本发明中设置的转位组件可使装置停止训练组件的使用,以使装置能适配刚开始使用该设备进行训练患者的呼吸能力,使用转位组件时,先通过拉板向后拉动定向叉,再转动阻力框,直至阻力框一端设置的定向杆转动至与定向叉平行,此时松开定向叉,定向叉通过弹簧连接到的固定板即会在弹簧的舒张下弹开定向叉,使定向叉所在的滑杆沿固定板滑动,直至定向叉卡到定向杆外侧,此时即完成阻力框的定位。



技术特征:

1.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压缩气囊(11)和训练组件,所述训练组件包括所述压缩气囊(11)顶端设置的悬臂(32),所述悬臂(32)上转动卡设有阻力框(34),所述阻力框(34)滑动卡设在事实上底座(1)上,所述阻力框(34)在水平面上与所述底座(1)密合,所述阻力框(34)一侧通过安装框(14)设置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输出轴端设置有多个轴连接的第一锥齿轮(12),所述阻力框(34)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36),所述第一安装槽(36)内转动卡设有转轴(23),所述转轴(23)一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2),所述转轴(23)外侧设置有调节板(24),所述调节板(24)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安装槽(36)密合,所有所述第二锥齿轮(22)均与一个所述第一锥齿轮(12)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框(34)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所述阻力框(34)一侧设置的第二电机(35),所述第二电机(35)输出轴端设置有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的连杆(40),所述连杆(40)上同轴设置有多个卷筒(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框(34)内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安装槽(37),所述第二安装槽(37)内设置有折叠板(21),所述折叠板(21)具有一定弹性,所述折叠板(21)顶端设置有若干块控制板(20),所述控制板(20)上开设有通孔(19),所有所述控制板(20)均通过所述通孔(19)穿设有拉绳(18),所述拉绳(18)一端设置有控制钮(17),所述控制钮(17)一侧与相邻的所述控制板(20)一侧接触,所述拉绳(18)绕设在任一所述卷筒(3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32)一端设置有转位组件,所述转位组件包括所述悬臂(32)一端设置的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上穿设有滑杆(29),所述滑杆(29)两端分别设置有定向叉(27)和拉板(30),所述定向叉(27)一侧设置有卡块(25),所述卡块(25)滑动卡设在所述悬臂(32)一端,所述固定板(31)一侧与所述定向叉(27)一端通过弹簧(28)连接,所述阻力框(34)顶端设置有拉环(33),所述阻力框(34)一端同轴设置的定向杆(38)滑动卡设在所述定向叉(2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导杆(4)和限位板(10),所述压缩气囊(11)顶端设置的导向板(7)滑动卡设在所述导杆(4)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的导向板(7)滑动卡设在所述悬臂(32)上开设的限位槽(2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0)两侧与所述底座(1)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膜(3)和第二密封膜(9),所述第一密封膜(3)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块(2),所述第二密封膜(9)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8),所述第一密封膜(3)和第二密封膜(9)两侧均通过气密导轨固定连接到限位板(10)和底座(1)上,所述第一连接块(2)和所述第二连接块(8)均与所述悬臂(32)底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侧开设的排气孔内卡设有滤网(5),所述压缩气囊(11)底端连通有呼吸管(6)。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包括底座压缩气囊和训练组件,训练组件包括压缩气囊顶端设置的悬臂,悬臂上转动卡设有阻力框,阻力框滑动卡设在事实上底座上,阻力框在水平面上与底座密合,阻力框一侧通过安装框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端设置有多个轴连接的第一锥齿轮,阻力框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转动卡设有转轴,转轴一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转轴外侧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安装槽密合,所有第二锥齿轮均与一个第一锥齿轮啮合。本发明中设置的训练组件可通过控制调节板的倾角帮助患者保持固定呼吸频率,进而提高患者呼吸训练的效果,缩短患者康复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玲,张又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