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员抗眩晕能力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34987914发布日期:2023-08-03 19:5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行员抗眩晕能力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飞行员训练,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员抗眩晕能力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飞行员在空中飞行有时需要做一些高难度动作,例如翻滚、俯冲等,根据对抗眩晕的生理机制和飞行活动产生眩晕的原因,需要对飞行员进行抗眩晕能力训练,但有些新手飞行员在初始阶段,不便于通过自身的身体摆动使训练旋梯转动,从而无法完成抗眩晕能力训练,若是人为从旁辅助转动旋梯,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亟需一种飞行员抗眩晕能力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的飞行员抗眩晕能力训练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支撑架,支撑架由两个支撑侧架、两个转动杆和支撑中架构成,两个支撑侧架上均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转动杆,支撑中架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转动杆旋接;

3、它还包含;

4、转动筒,所述转动筒为两个,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转动杆上,两个转动筒上均固定设置有旋梯机构,左侧转动杆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一号伞齿轮,支撑中架上设有联动机构;

5、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左侧支撑侧架内,驱动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二号伞齿轮,一号伞齿轮与二号伞齿轮相啮合设置,驱动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三号伞齿轮;

6、控制筒,所述控制筒固定设置在左侧支撑侧架的左侧,控制筒内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控制杆,控制杆的右端穿过左侧支撑侧架的左侧通孔后固定设置有四号伞齿轮,三号伞齿轮与四号伞齿轮相啮合设置;

7、摇杆,所述摇杆活动设置在控制筒内,摇杆的右端等圆角分布固定设置有数个限位杆,限位杆与控制杆左端开设的限位槽相配合插设。

8、优选地,所述旋梯机构均包含:

9、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数个,分别等圆角分布固定设置在转动筒外环壁的左右两侧;

10、旋梯架,所述旋梯架为两个,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数个连接杆外端固定连接,两个旋梯架之间通过数个加固杆连接;

11、脚踏杆,所述脚踏杆为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旋梯架相邻侧壁的上下两侧。

12、优选地,所述旋梯架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套设有防滑套。

13、优选地,所述加固杆环侧壁左右边缘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一体成型的加强筋,且加强筋的一侧壁与旋梯架固定连接。

14、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含:

15、推动杆,所述推动杆活动设置在支撑中架内,推动杆的前部固定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活动设置在支撑中架前部开设的条形开口处;

16、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穿设在推动杆上端的轴承上,联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抵触设置在两个转动杆相邻端开设的矩形槽内;

17、弹簧,所述弹簧为四个,分别固定设置在联动杆前后侧壁左右两侧开设的凹槽内,弹簧的外端固定设置有卡块,卡块的外端露出凹槽后抵触设置在矩形槽前后内侧壁上开设的半圆槽内。

18、优选地,所述调节杆上通过螺纹旋接设置有限位螺纹杆,限位螺纹杆上凸圈的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抵触设置在支撑中架的前侧。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飞行员抗眩晕能力训练装置,可以使辅助人员在不与旋梯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协助旋梯转动,从而减少辅助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飞行员抗眩晕能力训练装置,它包含支撑架(1),支撑架(1)由两个支撑侧架(1-1)、两个转动杆(1-2)和支撑中架(1-3)构成,两个支撑侧架(1-1)上均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转动杆(1-2),支撑中架(1-3)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转动杆(1-2)旋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员抗眩晕能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梯机构(3)均包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行员抗眩晕能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梯架(3-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套设有防滑套(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行员抗眩晕能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3-3)环侧壁左右边缘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一体成型的加强筋(16),且加强筋(16)的一侧壁与旋梯架(3-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员抗眩晕能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5)包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飞行员抗眩晕能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2)上通过螺纹旋接设置有限位螺纹杆(17),限位螺纹杆(17)上凸圈的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垫(18),橡胶垫(18)抵触设置在支撑中架(1-3)的前侧。


技术总结
一种飞行员抗眩晕能力训练装置,本技术涉及飞行员训练技术领域,转动筒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转动杆上,左侧转动杆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一号伞齿轮,驱动杆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左侧支撑侧架内,驱动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二号伞齿轮,驱动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三号伞齿轮,控制筒固定设置在左侧支撑侧架的左侧,控制筒内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控制杆,控制杆的右端穿过左侧支撑侧架的左侧通孔后固定设置有四号伞齿轮,摇杆活动设置在控制筒内,摇杆的右端等圆角分布固定设置有数个限位杆,限位杆与控制杆左端开设的限位槽相配合插设,可以使辅助人员在不与旋梯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协助旋梯转动,从而减少辅助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姚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