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和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3717发布日期:2023-08-25 02:03阅读:43来源:国知局
连接结构和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玩具,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和玩具。


背景技术:

1、玩具具有多种类型以满足儿童的需求,例如,一些仿动物的玩具中,设置有前肢和后肢,通过电驱动的形式实现前肢和后肢的摆动,从而模仿出真实动物的姿态,但是,儿童在玩耍这些玩具时,会人为掰动(转动)前肢和后肢,导致前肢和后肢与电驱动之间的连接容易出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连接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3、内卡盘,适于被驱动以发生转动,设有第一固定部;

4、外卡盘,适于和活动件连接,与所述内卡盘相对且和所述内卡盘之间形成夹持腔,被配置为可转动设置,设有第二固定部;以及

5、扭簧,约束于所述夹持腔,设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之间。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卡盘和所述外卡盘中的一者设有朝向另一者的第一凸柱,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凸柱。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另一者设有第二凹孔,所述第二凹孔供所述第一凸柱插入,且所述第二凹孔和所述第一凸柱可转动配合。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柱设有第一柱段和第二柱段,所述第一柱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柱段的径向尺寸,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柱段,所述第二柱段插入所述第二凹孔且可转动配合。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卡盘设有所述第一凸柱,所述第一柱段设有背离所述外卡盘敞开的第一凹孔,所述第一凹孔的至少部分沿径向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适于和转轴连接。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柱设有第一柱段和第二柱段,所述第一柱段的外周设有沿其周向相间排布的支撑肋,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柱段时卡设于所述支撑肋,所述第二柱段插入所述第二凹孔且可转动配合。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朝向所述外卡盘延伸,所述第二固定部朝向所述内卡盘延伸。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于所述外卡盘的转动方向,所述外卡盘和所述内卡盘中的一者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适于和所述第一固定部或所述第二固定部抵接。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卡盘设有背离所述内卡盘延伸的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的至少部分沿径向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适于和活动件连接。

14、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玩具,所述玩具包括驱动装置和上述连接结构,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内卡盘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内卡盘转动。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玩具还包括:

16、躯体;

17、转轴,设于所述躯体且端部与所述内卡盘连接;

18、头部,与所述躯体连接,所述头部设有点阵模块,所述点阵模块与所述躯体内的控制模块连接;以及

19、肢体,构成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外卡盘连接;

20、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躯体,与所述转轴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卡盘的第二凸柱由所述躯体内穿过所述躯体而露出于所述躯体外,以使所述外卡盘的部分卡设于所述躯体内;

22、和/或,所述转轴的端部插入所述内卡盘的第一凹孔;

23、和/或,所述肢体设有紧固孔,所述外卡盘的第二凸柱插入所述紧固孔。

24、本申请技术方案在内卡盘和外卡盘形成夹持腔,夹持腔中设置扭簧,在内卡盘被驱动时,内卡盘转动带动扭簧继而带动外卡盘转动,从而实现连接于外卡盘的活动件的动作,若外卡盘受到外力干扰时,由于扭簧的存在提供了一定的柔韧度,扭簧形变产生阻尼感,防止外力直接传递至内卡盘继而传递至驱动内卡盘转动的结构上,避免损坏,在外卡盘受到的外力消失时,扭簧可带动外卡盘复位,通过应用该连接结构,能提升玩具的手感和耐用度。

25、本申请的其它优点将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盘和所述外卡盘中的一者设有朝向另一者的第一凸柱,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凸柱;所述另一者设有第二凹孔,所述第二凹孔供所述第一凸柱插入,且所述第二凹孔和所述第一凸柱可转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柱设有第一柱段和第二柱段,所述第一柱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柱段的径向尺寸,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柱段,所述第二柱段插入所述第二凹孔且可转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盘设有所述第一凸柱,所述第一柱段设有背离所述外卡盘敞开的第一凹孔,所述第一凹孔的至少部分沿径向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适于和转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柱设有第一柱段和第二柱段,所述第一柱段的外周设有沿其周向相间排布的支撑肋,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柱段时卡设于所述支撑肋,所述第二柱段插入所述第二凹孔且可转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朝向所述外卡盘延伸,所述第二固定部朝向所述内卡盘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外卡盘的转动方向,所述外卡盘和所述内卡盘中的一者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适于和所述第一固定部或所述第二固定部抵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盘设有背离所述内卡盘延伸的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的至少部分沿径向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适于和活动件连接。

9.一种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内卡盘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内卡盘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还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盘的第二凸柱由所述躯体内穿过所述躯体而露出于所述躯体外,以使所述外卡盘的部分卡设于所述躯体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连接结构和玩具。连接结构包括内卡盘、外卡盘和扭簧,内卡盘适于被驱动以发生转动,设有第一固定部,外卡盘适于和活动件连接,与内卡盘相对且和内卡盘之间形成夹持腔,被配置为可转动设置,设有第二固定部,扭簧约束于夹持腔,设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设于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之间。通过在内卡盘和外卡盘之间形成夹持腔,在夹持腔中设置扭簧,在内卡盘被驱动时,内卡盘转动带动扭簧继而带动外卡盘转动,从而实现连接于外卡盘的活动件的动作,若外卡盘受到外力干扰时,由于扭簧的存在提供了一定的柔韧度,扭簧形变产生阻尼感,防止外力直接传递至内卡盘继而传递至驱动内卡盘转动的结构上,避免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曾世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