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7403发布日期:2023-12-07 05:16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体能训练器材,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


背景技术:

1、障碍场指用于训练军人学会克服战场上各种最常见障碍物的动作和方法,而专门设备的训练场地,是分队、部队的一项训练物质技术设施。在障碍场进行正规训练,可培养军人的坚韧性、灵巧性和勇敢精神,提高他们随机应变和判断情况的能力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素质。训练的项目包括支撑和不支撑跳越、跳下、攀越、钻过、沿狭小立足行进、投弹和其他动作,所以障碍场在军警的训练过程中尤为重要。

2、而现有的训练场地较为普通,一般功能较为固定,通常为一条路线的跑道模式,即单人单线训练,不具有多人对抗的互动,训练效果较为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本实用新型可满足多人追逐对决需求,且追逐路线丰富,可有效提升训练者的反应速度、敏捷度以及高压下的迅速决策能力。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包括起点平台、与起点平台相连的长线障碍模块以及与长线障碍模块相衔接的双山障碍模块,

3、所述长线障碍模块包括直线跑道、设置于直线跑道侧部的双障碍桥、设置于直线跑道远离起点平台一端的拐点平台、设置于拐点平台侧部的高平台跑道以及设置于高平台跑道侧部的两极跳台;

4、所述双山障碍模块包括斜面跑道、设置于斜面跑道两侧的第一方台和第二方台以及设置于斜面跑道低位端的第一山脚平台和第二山脚平台。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线跑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长板、第二长板和第三长板,所述第二长板的高度低于第一长板,并且第二长板的高度低于第三长板;

6、所述双障碍桥包括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四长板和第五长板,第四长板和第五长板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四支架还连接有第六支架,所述第六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托盘,所述第六支架与第一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托盘与第一长板衔接在一起的第一斜板,并且第一长板的高度大于第一托盘的高度;

7、所述拐点平台包括第七支架和第八支架,所述第七支架和第八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七长板和第八长板,第七长板和第八长板互相垂直设置;

8、所述双极跳台包括低位起跳台、设置于低位起跳台侧部的高位支架以及设置在高位支架上的高位起跳板。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障碍桥侧部还设有攀爬架,所述攀爬架上沿竖向设置有多个横杆,位于最底部的横杆上连接有延伸至地面的第二斜板。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面跑道包括第一高台支架以及第二高台支架,所述第一高台支架和第二高台支架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高台长板和第二高台长板,第一高台长板和第二高台长板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高台支架通过第一斜杆与第一山脚平台相连,第二高台支架通过第二斜杆与第二山脚平台相连,并且第一斜杆与第二斜杆之间设置有山梯斜板;所述第一高台支架与第一方台之间设置有过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上设置有过渡长板,所述第一高台长板、过渡长板以及第一方台的高度依次减小,所述第一高台支架远离第二高台支架的一侧设有斜向下延伸的第一侧位斜板,所述第二高台支架远离第一高台支架的一侧设有延伸至第二方台之间设置有第二侧板斜板。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四支架和第六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一挡杆,所述第一方台与第一山脚平台之间设有第二挡杆,所述第二方台与第二山脚平台之间设有第三挡杆,所述第一山脚平台与高位支架之间设置有第四挡杆。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架靠近起点平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障碍扶手,所述第三支架靠近拐点平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障碍扶手,所述第一山脚平台侧部设置有第三障碍扶手,所述第一方台外围设置有一侧开口的开环围栏,所述第二方台外围设置有一侧高一侧低的闭环围栏。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位起跳板上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扶杆。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低位起跳台与第一方台之间设置有边路跳台,所述边路跳台包括呈中空的基座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基座上端的跳板,所述跳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多道纵横交错的加强筋,并且所述跳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的中部设有向下凸起的限位部,所述基座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条相契合的定位槽,所述限位部抵紧在基座的内壁上。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置在双山障碍模块侧方的极限运动模块,所述极限运动模块包括攀爬高台以及设置在攀爬高台侧方两组单杆,两组单杆侧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跑道台,两个跑道台之间平行设置有多根支撑跳杆。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训练场地由起点平台、长线障碍模块、双山障碍模块构成,并且长线障碍模块中具有直线跑道、双障碍桥、拐点平台、高平台跑道以及两极跳台,双山障碍模块中具有斜面跑道、第一方台、第二方台、第一山脚平台以及第二山脚平台,每个模块中具有多个项目,追逐时选手可任意选择路线,同时,在中途设置了多个障碍档杆结构,提升了追逐方难度,在该场地上进行一跑一追的训练,可有效提升训练者的反应速度、敏捷度(急变向能力)、高压下的迅速决策能力、对环境的适应力、心里素质、爆发力、快速躲过障碍物的技术以及摔倒时的自我保护技术。

18、2、该训练场地还配备了极限运动模块,能够激发训练者的身体潜能和勇气,使训练者得到较大的综合素质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跑道(5)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支架(15)、第二支架(16)以及第三支架(17),所述第一支架(15)、第二支架(16)以及第三支架(1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长板(18)、第二长板(19)和第三长板(20),所述第二长板(19)的高度低于第一长板(18),并且第二长板(19)的高度低于第三长板(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障碍桥(6)侧部还设有攀爬架(35),所述攀爬架(35)上沿竖向设置有多个横杆(36),位于最底部的横杆(36)上连接有延伸至地面的第二斜板(3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跑道(10)包括第一高台支架(38)以及第二高台支架(39),所述第一高台支架(38)和第二高台支架(39)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高台长板(40)和第二高台长板(41),第一高台长板(40)和第二高台长板(41)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高台支架(38)通过第一斜杆(42)与第一山脚平台(13)相连,第二高台支架(39)通过第二斜杆(43)与第二山脚平台(14)相连,并且第一斜杆(42)与第二斜杆(43)之间设置有山梯斜板(44);所述第一高台支架(38)与第一方台(11)之间设置有过渡支架(45),所述过渡支架(45)上设置有过渡长板(46),所述第一高台长板(40)、过渡长板(46)以及第一方台(11)的高度依次减小,所述第一高台支架(38)远离第二高台支架(39)的一侧设有斜向下延伸的第一侧位斜板(47),所述第二高台支架(39)远离第一高台支架(38)的一侧设有延伸至第二方台之间设置有第二侧板斜板(4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架(21)和第六支架(25)之间连接有第一挡杆(49),所述第一方台(11)与第一山脚平台(13)之间设有第二挡杆(50),所述第二方台(12)与第二山脚平台(14)之间设有第三挡杆(51),所述第一山脚平台(13)与高位支架(33)之间设置有第四挡杆(5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5)靠近起点平台(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障碍扶手(53),所述第三支架(17)靠近拐点平台(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障碍扶手(54),所述第一山脚平台(13)侧部设置有第三障碍扶手(55),所述第一方台(11)外围设置有一侧开口的开环围栏(56),所述第二方台(12)外围设置有一侧高一侧低的闭环围栏(5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起跳板(34)上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扶杆(6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起跳台(32)与第一方台(11)之间设置有边路跳台(58),所述边路跳台(58)包括呈中空的基座(59)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基座(59)上端的跳板(60),所述跳板(60)的底面上设置有多道纵横交错的加强筋(61),并且所述跳板(60)的底面上设置有定位条(62),所述定位条(62)的中部设有向下凸起的限位部(63),所述基座(59)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条(62)相契合的定位槽(64),所述限位部(63)抵紧在基座(59)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双山障碍模块(3)侧方的极限运动模块(4),所述极限运动模块(4)包括攀爬高台(65)以及设置在攀爬高台(65)侧方两组单杆(66),两组单杆(66)侧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跑道台(67),两个跑道台(67)之间平行设置有多根支撑跳杆(6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体技能障碍训练场地,包括起点平台、与起点平台相连的长线障碍模块以及与长线障碍模块相衔接的双山障碍模块,所述长线障碍模块包括直线跑道、设置于直线跑道侧部的双障碍桥、设置于直线跑道远离起点平台一端的拐点平台、设置于拐点平台侧部的高平台跑道以及设置于高平台跑道侧部的两极跳台;所述双山障碍模块包括斜面跑道、设置于斜面跑道两侧的第一方台和第二方台以及设置于斜面跑道低位端的第一山脚平台和第二山脚平台。本技术可满足多人追逐对决需求,且追逐路线丰富,可有效提升训练者的反应速度、敏捷度以及高压下的迅速决策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霞,程必彬,韦永慷,仇翔宇,吴烈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瓯润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