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9366发布日期:2024-03-05 11:5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呼吸训练器。


背景技术:

1、从新冠疫情中逐步康复的患者或者平日中患有肺部疾病的患者,肺部的呼吸肌是需要进行锻炼的,可以通过刻意的训练从而逐步地提高患者的肺活量。

2、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呼吸训练器主要是采用指示球式的呼吸训练器,该呼吸训练器是通过更换咬嘴来满足多个使用者共同使用的需求,这种呼吸训练器虽可达到呼吸训练的目的,但是这种呼吸训练器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身体实际情况来调整训练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呼吸训练器无法实时地调节训练强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

3、训练器本体,其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呼吸训练器的呼吸端口相连通;

4、气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连通处,用于对从所述第二腔室流通至所述第一腔室的气流产生气阻力;

5、气阻调节装置,与气阻装置配合以调节气阻装置产生的气阻力。

6、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连通处为通孔或腔体结构。

7、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训练器本体包括气道下壳体及活动设置在所述气道下壳体上的气道上壳体,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气道上壳体内,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气道下壳体内。

8、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气阻装置具有活动设置在所述连通处的第一部分、远离所述连通处的第二部分和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有第一磁性件,该第一磁性件下方设有与其异性相吸的第二磁性件;所述气阻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连,用于改变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所述气阻装置的气阻力大小。

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当呼气时,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连通处内吹出;

10、当停止呼气时,所述第二部分落入所述连通处内,并实现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之间的气体阻隔。

11、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气阻装置通过基座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内。

12、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气阻调节装置包括:

13、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磁性件;

14、驱动件,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移动,进而改变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距离。

15、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件包括螺杆及设置在底端的旋钮;所述训练器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螺杆顶端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后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16、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训练器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单向阀装置,用于控制外界大气的气流单向流入所述第二腔室内。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训练器本体内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气阻装置设置在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连通处,用于对从第二腔室流通至第一腔室的气流产生气阻力,并通过气阻调节装置与气阻装置配合对气阻力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训练强度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102)与所述第一腔室(101)的连通处(103)为通孔或腔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本体(1)包括气道下壳体(105)及活动设置在所述气道下壳体(105)上的气道上壳体(104),所述第一腔室(101)位于所述气道上壳体(104)内,所述第二腔室(102)位于所述气道下壳体(10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阻装置(2)具有活动设置在所述连通处(103)的第一部分(201)、远离所述连通处(103)的第二部分(202)和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01)内的第三部分(203);所述第二部分(202)设有第一磁性件(204),该第一磁性件(204)下方设有与其异性相吸的第二磁性件(205);所述气阻调节装置(3)与所述第二磁性件(205)相连,用于改变第二磁性件(205)与第一磁性件(204)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所述气阻装置(2)的气阻力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阻装置(2)通过基座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101)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阻调节装置(3)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02)包括螺杆(3021)及设置在底端的旋钮(3022);所述训练器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螺杆(3021)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螺杆(3021)顶端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后与所述安装座(30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102)连通的单向阀装置(4),用于控制外界大气的气流单向流入所述第二腔室(102)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训练器本体,训练器本体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另一端与呼吸训练器的呼吸端口相连通;气阻装置,设置在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的连通处,用于对从第二腔室流通至第一腔室的气流产生气阻力;气阻调节装置,与气阻装置配合以调节气阻装置所产生气阻力的大小。本技术通过在训练器本体内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气阻装置设置在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的连通处,用于对从第二腔室流通至第一腔室的气流产生气阻力,并通过气阻调节装置与气阻装置配合对阻力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训练强度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叶兆发,姜森,蒋莉,李群,张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瀚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3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