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握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85098发布日期:2024-02-02 21:1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握力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握力器。


背景技术:

1、握力器是一种健身的小型器械,用于锻炼手部握力,其具有两个手柄,两个手柄之间设置有阻力结构,用于阻力两个手柄贴合,通过握力克服阻力结构握动手柄贴合,进而起到锻炼作用。

2、市场上常见的握力器其阻力结构裸露在外,握力器的性能对阻力结构的机械性能依赖较高,因此阻力结构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容易被腐蚀、磕碰,并且市场上常见的握力器多数缺乏档位调节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握力器。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握力器,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握柄、以及两个设于握柄之间的铰接杆,其中,两个铰接杆呈x型互相铰接,两个铰接杆一端分别与两个握柄铰接,另一端铰接有阻力机构;

4、所述阻力机构包括与握柄相连的基板,所述基板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铰接杆的端部铰接,其中,所述滑块通过第一弹簧提供阻力,基板表面还设置有承接第一弹簧的t型架,所述t型架与基板滑动设置,用于调节第一弹簧的档位,所述t型架一端侧面设置有用于固定t型架的固定结构。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握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长方体或类长方体结构,其五面封闭,开口处与基板配合,形成滑动腔,由壳体与基板形成封闭腔体,有效保护阻力机构不受外部环境的腐蚀磕碰,并且外观更加简洁美观。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两个所述壳体互相远离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胶垫,通过设置胶垫提高握持时的手感。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铰接杆的端部设置有铰接头,用于贯穿基板伸入握柄内部进行铰接,铰接头属于结构优化,方便调整其铰接方向。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基板的表面设置有直槽,所述直槽供铰接头滑动,通过铰接头与直槽的设置,使得阻力机构可以完全设置在壳体内部,起到保护遮挡的效果。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滑块的侧表面设置有导杆,导杆贯穿t型架的两翼,导杆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其中,第一弹簧一端与限位板连接,另一端与t型架的两翼内侧面连接,通过设置t型架,使得第一弹簧端部位置可以进行调节,而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跟随限位板滑动,其行程固定,t型架的位置调整可以调节第一弹簧阻力的档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基板靠近t型架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t型架的端部设置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下沿部,所述下沿部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滑动在下沿部内部的滑筒,滑筒的底端设置有锥形头,且所述滑槽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基板的通孔,所述滑筒与下沿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用于使锥形头进入通孔以固定t型架,通过进一步限定固定结构的具体结构,实现了t型架移动和固定的具体方案,通过第二弹簧推出滑筒使其卡在通孔中,防止t型架移动,不同的通孔使得t型架固定位置不同,进而调整第一弹簧的阻力档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滑槽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在握柄互相贴合收纳时卡住t型架,防止t型架为第一弹簧提供弹力,通过设置凹槽可以方便收纳,当两个握柄互相贴合时,滑块移动至直槽最边缘处,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为了使第一弹簧不压缩,移动t型架至档位最低处,使凹槽卡住锥形头,形成卡合结构,但凹槽的深度需要根据锥形头的形状,不能将锥形头完全卡住,在t型架受到反向推力时得以使锥形头滑出凹槽。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结构隐藏阻力机构,对阻力机构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阻力结构的使用寿命,并且其外观简洁美观,其内部阻力机构依托壳体设置了至少两个档位,方便调整训练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握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握柄(1)、以及两个设于握柄(1)之间的铰接杆(3),其中,两个铰接杆(3)呈x型互相铰接,两个铰接杆(3)一端分别与两个握柄(1)铰接,另一端铰接有阻力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为长方体或类长方体结构,其五面封闭,开口处与基板(21)配合,形成滑动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握力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壳体(11)互相远离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胶垫(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3)的端部设置有铰接头(301),用于贯穿基板(21)伸入握柄(1)内部进行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1)的表面设置有直槽(2101),所述直槽(2101)供铰接头(301)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2)的侧表面设置有导杆(23),导杆(23)贯穿t型架(26)的两翼,导杆(23)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25),其中,第一弹簧(24)一端与限位板(25)连接,另一端与t型架(26)的两翼内侧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1)靠近t型架(26)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2102),t型架(26)的端部设置有与滑槽(2102)滑动连接的下沿部(27),所述下沿部(27)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滑动在下沿部(27)内部的滑筒(41),滑筒(41)的底端设置有锥形头(43),且所述滑槽(2102)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基板(21)的通孔(2103),所述滑筒(41)与下沿部(27)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42),用于使锥形头(43)进入通孔(2103)以固定t型架(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102)的一端开设有凹槽(2104),所述凹槽(2104)用于在握柄(1)互相贴合收纳时卡住t型架(26),防止t型架(26)为第一弹簧(24)提供弹力。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握力器,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握柄、以及两个设于握柄之间的铰接杆,其中,两个铰接杆呈X型互相铰接,两个铰接杆一端分别与两个握柄铰接,另一端铰接有阻力机构;所述阻力机构包括与握柄相连的基板,所述基板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铰接杆的端部铰接,其中,所述滑块通过第一弹簧提供阻力,基板表面还设置有承接第一弹簧的T型架,所述T型架与基板滑动设置,用于调节第一弹簧的档位。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结构隐藏阻力机构,对阻力机构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阻力结构的使用寿命,并且其外观简洁美观,其内部阻力机构依托壳体设置了至少两个档位,方便调整训练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三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