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器材的配重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2879发布日期:2024-01-16 11:1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育器材的配重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调整,具体为一种体育器材的配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身越来越受到人的青睐,可对人体健康起到积极的影响,对于防止肥胖、重塑身材更为明显,无氧器械是人吸气后屏住呼吸完成的动作,一般的无氧型力量器械均采用普通的一个插销,来回插拔来调节配重块的重量,此装置麻烦费时费力,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日益的忽视了身体素质的发展,近些年来许多人发现了这个关于身体健康问题,从而许多人开始各种锻炼、健身,在锻炼、健身的过程中往往都需要体育器材来辅助锻炼,来提高身体的机制,而怎样快速的调整器材来提高锻炼的效果和效率,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2、现有技术中,体育器材的配重调整往往都设置成可手动拆装的结构,用人力将配重块拆装达到调整器材配重的目的,当配重块较多时人力拆装就会很不便捷。

3、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体育器材的配重调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育器材的配重调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育器材的配重调整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前方部位安置有座椅,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间部位安置有脚踏,所述底座上表面尾部三分之一处安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安置有直角架,所述直角架的上端部位安置有把手,所述支撑柱的后方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直角架的两侧边安置有滑槽,所述直角架的后面部分安置有挡板,所述直角架后部上表面设有若干组销孔,所述直角架后部表面还安置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上安置有轴,所述轴上安置有配重块和螺母,所述两直角架的中间部位安置有固定杆。

3、优选的,对应所述直角架整体呈l型结构特征,所述直角架分别设置在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直角架在其直角拐角处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直角架的上端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把手整体呈u型结构,其中间部位还设置有螺纹状橡胶垫。

4、优选的,所述直角架的后部两侧面部位安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放置有设置在支撑体内部的滚轮,所述支撑体的侧面安置有轴,所述轴表面设置有螺纹。

5、优选的,所述支撑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安置在轴承的内圈当中,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支撑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间部位安置有滚轮,所述左右两边的支撑体内,分别设置有四组滚轮。

6、优选的,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销孔,所述支撑体上的销孔与直角架后部上表面的销孔对齐,所述直角架后部的尾端部位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架后部靠近缓冲垫部位也设置有挡板,所述一对挡板之间相互平行放置,所述挡板能够限制滑槽的范围。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一共设置有两根且平行固定在两直角架之间。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了配重块可移动式配重调整方法,利用支撑体内部所设置的滚轮结构,能够带动配重块沿着滑槽移动,从而达到配重调整的目的,此外还保留有传统的配重调整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体育器材的配重调整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前方部位安置有座椅(2),所述底座(1)上表面中间部位安置有脚踏(3),所述底座(1)上表面尾部三分之一处安置有支撑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9)上安置有直角架(5),所述直角架(5)的上端部位安置有把手(6),所述支撑柱(4)的后方设置有缓冲垫(7),所述直角架(5)的两侧边安置有滑槽(8),所述直角架(5)的后面部分安置有挡板(10),所述直角架(5)后部上表面设有若干组销孔(9),所述直角架后部表面还安置有支撑体(11),所述支撑体(11)上安置有轴(12),所述轴(12)上安置有配重块(13)和螺母(14),两所述直角架的中间部位安置有固定杆(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器材的配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直角架(5)整体呈l型结构特征,所述直角架(5)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左右两侧,所述直角架(5)在其直角拐角处设置有第二转轴(19),所述直角架(5)的上端与把手(6)固定连接,所述把手(6)整体呈u型结构,且中间部位还设置有螺纹状橡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育器材的配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架(5)的后部两侧面部位安置有滑槽(8),所述滑槽(8)上放置有设置在支撑体(11)内部的滚轮(17),所述支撑体(11)的侧面安置有轴(12),所述轴(12)表面设置有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育器材的配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1)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6)的两端安置在轴承(15)的内圈当中,所述轴承(15)的外圈与支撑体(1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6)的中间部位安置有滚轮(17),左右两边的支撑体(11)内,分别设置有四组滚轮(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育器材的配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销孔(9),所述支撑体(11)上的销孔(9)与直角架(5)后部上表面的销孔(9)对齐,所述直角架(5)后部的尾端部位与挡板(10)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架(5)后部靠近缓冲垫部位也设置有挡板(10),一对挡板(10)之间相互平行放置,所述挡板(10)能够限制滑槽(8)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体育器材的配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8)一共设置有两根且平行固定在两直角架(5)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调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体育器材的配重调整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前方部位安置有座椅,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间部位安置有脚踏,所述底座上表面处安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安置有直角架,所述直角架的上端部位安置有把手,所述支撑柱的后方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直角架的两侧边安置有滑槽,所述直角架的后面部分安置有挡板,所述直角架后部上表面设有销轴,所述直角架后部表面还安置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上安置有轴,所述轴上安置有配重块和螺母,所述两直角架的中间部位安置有固定杆;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了配重块可移动式配重调整方法,还保留有传统的配重调整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王昭,尹小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铜川体育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