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器材中上肢力量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39576518发布日期:2024-10-11 12:3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育器材中上肢力量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体育器材中上肢力量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体育运动的普及和运动项目的多样性使体育器材的种类、规格等都得到发展。质量优秀、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体育器材为全民运动创造了良好必要的物质条件。

2、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肢力量训练,普遍采用简单的体育器材如拉力器、弹力带,或是采用需要多次更换重量块的体育器材如哑铃、上肢牵引器。其缺点是在锻炼过程中需要人拆卸当前零部件,然后更换为其它数量的零部件,无法快速切换所需重量和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体育器材中上肢力量训练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切换或无法快速切换所需力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体育器材中上肢力量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和所述底座一端倾斜连接的斜撑板,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弹簧,其一端可拆卸设于所述斜撑板下部,另一端与转动臂连接;每个所述转动臂均包括:半圆形底座,其固定设于所述斜撑板上表面的中部位置,且中央部分开有弧形槽;u型架,其活动设于所述半圆形底座弧形槽内;螺纹杆,其一端与所述u型架顶部螺纹连接;调节环,其固定设于所述螺纹杆另一端;保护外壳,其一端与所述u型架底部的外壁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调节环底部相连,所述保护外壳外壁下方位置开有缝隙;滑动块,其设于所述保护外壳内部,且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动块一端穿过所述缝隙,且开有通孔;横杆,其固定设于两个保护外壳外壁之间。

3、进一步地,所述横杆上设有两个把手。

4、进一步地,所述斜撑板上表面的上方位置设有海绵垫。

5、进一步地,所述u型架通过转动杆与所述半圆形底座相连。

6、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转动臂绕半圆形底座转动。

7、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环能够控制转动所述螺纹杆。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体育器材中上肢力量训练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9、扭动调节环时,螺纹杆跟随转动,滑动块在螺纹杆的驱动下顺着螺纹杆方向运动,带动弹簧快速切换至不同程度的拉伸形变。健身人员握紧把手带动转动臂进行运动时,在不同程度的拉伸形变情况下会感受到大小不同的拉伸力,达到锻炼时快速切换所需力度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体育器材中上肢力量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5)和所述底座(15)一端倾斜连接的斜撑板(9),所述底座(15)上固定设有座椅(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器材中上肢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6)上设有两个把手(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器材中上肢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板(9)上表面的上方位置设有海绵垫(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器材中上肢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13)通过转动杆(12)与所述半圆形底座(7)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器材中上肢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臂绕半圆形底座(7)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器材中上肢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5)能够控制转动所述螺纹杆(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育器材中上肢力量训练装置,涉及体育器材领域,包括:底座和底座一端倾斜连接的斜撑板,底座上固定设有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弹簧一端可拆卸设于斜撑板下部,另一端与转动臂连接;每个转动臂均包括:半圆形底座固定设于斜撑板上,且中央部分开有弧形槽;U型架活动设于半圆形底座弧形槽内;螺纹杆一端与U型架顶部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调节环固定连接;保护外壳一端与U型架底部的外壁固定相连,另一端与调节环底部相连,其外壁下方位置开有缝隙;滑动块设于保护外壳内部,且一端穿过缝隙,横杆固定设于两个保护外壳外壁之间。本技术能够通过弹簧不同程度的形变快速切换锻炼时所需力度。

技术研发人员:骆勇,姜龙,山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10/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