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9860发布日期:2024-04-08 11:3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1、脑卒中患者多有行动不便,病程久,康复训练在床旁及家中时间多。在医院或康复机构等会使用康复训练器来帮助脑卒中患者回复行动能力。例如一种手部康复训练器,通过在如木质板上设置可旋拧拆卸的螺丝,脑卒中患者通过反复旋拧拆装所述螺丝来训练和恢复自身的手部活动能力。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用于脑卒中患者手部复健的上述康复训练器一般使用工业上常用的金属螺丝,并且使用的金属螺丝的尺寸单一。因此,市场上目前普遍存在的上述手部用康复训练器无法满足脑卒中患者在不同的复健阶段对手部训练动作精细程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器。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具有载物面;多个立柱,间隔设置在所述载物面上,且所述立柱远离所述载物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连接部;以及多个旋拧件,所述多个旋拧件与所述多个立柱一一对应,所述旋拧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连接部配合的第二旋转连接部,所述旋拧件与所述立柱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旋转连接部旋转连接;所述旋拧件上具有参考中心,且设置有抓取侧,所述抓取侧与所述参考中心之间具有最大距离;其中,所述多个旋拧件包括多种不同最大距离的所述旋拧件。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拧件的所述最大距离的尺寸区间为2~50毫米。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旋拧件包括:第一旋拧件、第二旋拧件、第三旋拧件和第四旋拧件,所述第一旋拧件的所述最大距离的尺寸区间为2~3毫米,并且所述第一旋拧件、所述第二旋拧件、所述第三旋拧件和所述第四旋拧件的所述最大距离的比例为1:2:4:8。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旋拧件包括:第一旋拧件、第二旋拧件、第三旋拧件、第四旋拧件和第五旋拧件,所述第一旋拧件的最大距离的尺寸区间为2~3毫米,并且所述第一旋拧件、所述第二旋拧件、所述第三旋拧件、所述第四旋拧件和所述第五旋拧件的所述最大距离的比例为1:2:4:8:16。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拧件、所述第二旋拧件、所述第三旋拧件、所述第四旋拧件和所述第五旋拧件一一对应地具有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内具有夹取件容置槽,所述夹取件容置槽的槽口位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载物面的一端;所述康复训练器还包括夹取件,所述夹取件用于容置在所述夹取件容置槽中;所述夹取件的数量包括多个,并且多个所述夹取件的大小包括多种。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有收纳槽;所述康复训练器还包括夹取件收纳抽屉,所述夹取件收纳抽屉在所述收纳槽内活动连接所述突出部,所述夹取件收纳抽屉用于收纳多个所述夹取件。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拧件表面设置有柔性层。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物面上具有第一排列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排列方向垂直设置的第二排列方向,所述最大距离相同的多个所述旋拧件沿所述第一排列方向排列设置,所述最大距离不同的多个所述旋拧件沿所述第二排列方向排列设置。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物面上具有第一排列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排列方向垂直设置的第二排列方向,所述载物面上还具不同于所述第一排列方向和所述第二排列方向的第三排列方向,所述最大距离相同的多个所述旋拧件沿所述第一排列方向排列设置,所述最大距离不同的多个所述旋拧件沿所述第三排列方向排列设置。

12、上述实施方案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3、1、所述康复训练器通过设置所述旋拧件和所述立柱来模拟拧瓶盖的动作,让用户通过旋拧所述旋拧件的方式对自身手部进行锻炼,所述康复训练器还在所述底座上设置多个具有不同的所述最大距离的旋拧件,以满足不同用户在手部活动能力的不同阶段对手部锻炼的需要;因此,所述康复训练器能够通过模拟拧瓶盖场景的方式锻炼用户手部活动能力,并能够满足用户在多种手部活动能力阶段时的锻炼需求,从而逐步提升用户的手部活动能力,进而对例如患有脑卒中的患者起到恢复行动能力的作用,以促进患者康复;

14、2、所述第一旋拧件、所述第二旋拧件、所述第三旋拧件、所述第四旋拧件和所述第五旋拧件一一对应地具有青、赤、黄、白、黑中的一种颜色,因此,所述康复训练器结合了中医理论中的五行五色理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

15、3、通过设置夹取件容置槽和多种大小的夹取件,所述康复训练器也可以通过拿取夹取件来满足用户在多种手部活动能力阶段时的锻炼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康复训练器(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件(144)的所述最大距离(d1)的尺寸区间为2~5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训练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旋拧件(144)包括:第一旋拧件(1441)、第二旋拧件(1443)、第三旋拧件(1445)和第四旋拧件(1447),所述第一旋拧件(1441)的所述最大距离(d1)的尺寸区间为2~3毫米,并且所述第一旋拧件(1441)、所述第二旋拧件(1443)、所述第三旋拧件(1445)和所述第四旋拧件(1447)的所述最大距离(d1)的比例为1:2:4: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训练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旋拧件(144)包括:第一旋拧件(1441)、第二旋拧件(1443)、第三旋拧件(1445)、第四旋拧件(1447)和第五旋拧件(1449),所述第一旋拧件(1441)的最大距离(d1)的尺寸区间为2~3毫米,并且所述第一旋拧件(1441)、所述第二旋拧件(1443)、所述第三旋拧件(1445)、所述第四旋拧件(1447)和所述第五旋拧件(1449)的所述最大距离(d1)的比例为1:2:4:8: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康复训练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拧件(1441)、所述第二旋拧件(1443)、所述第三旋拧件(1445)、所述第四旋拧件(1447)和所述第五旋拧件(1449)一一对应地具有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42)内具有夹取件容置槽(1424),所述夹取件容置槽(1424)的槽口位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载物面(122)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康复训练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上设置有突出部(126),所述突出部(126)设置有收纳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件(144)表面设置有柔性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面(122)上具有第一排列方向(1221)以及与所述第一排列方向(1221)垂直设置的第二排列方向(1223),所述最大距离(d1)相同的多个所述旋拧件(144)沿所述第一排列方向(1221)排列设置,所述最大距离(d1)不同的多个所述旋拧件(144)沿所述第二排列方向(1223)排列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面(122)上具有第一排列方向(1221)以及与所述第一排列方向(1221)垂直设置的第二排列方向(1223),所述载物面(122)上还具不同于所述第一排列方向(1221)和所述第二排列方向(1223)的第三排列方向(1225),所述最大距离(d1)相同的多个所述旋拧件(144)沿所述第一排列方向(1221)排列设置,所述最大距离(d1)不同的多个所述旋拧件(144)沿所述第三排列方向(1225)排列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具有载物面;多个立柱,间隔设置在载物面上,且立柱远离载物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连接部;以及多个旋拧件,多个旋拧件与多个立柱一一对应,旋拧件上设置有与第一旋转连接部配合的第二旋转连接部,旋拧件与立柱通过第一旋转连接部和第二旋转连接部旋转连接;旋拧件上具有参考中心,且设置有抓取侧,抓取侧与参考中心之间具有最大距离;其中,多个旋拧件包括多种不同最大距离的旋拧件。该康复训练器能够通过模拟拧瓶盖场景的方式锻炼用户手部活动能力,并能够满足用户在多种手部活动能力阶段时的锻炼需求,从而逐步提升用户的手部活动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陈娟红,李红卫,黄海英,邓郁昂,陈文,劳诗萍,郑晓静,马梦晖,马国华,周青青,杨艳,王海萍,吴海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