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外斜肌康复器械运动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04909发布日期:2024-04-23 11:27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外斜肌康复器械运动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腹外斜肌康复训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腹外斜肌康复器械运动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在老龄化人群中有大量因中风而留下偏瘫等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此外也有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肢体损伤甚至偏瘫的患者,他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医学实践证明,这类病人想要提高和恢复肢体运动功能,除了手术和药物治疗,还需要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康复训器械应运而生。

3、目前国际上腹外斜肌康复训器械技术真正成熟者并不多,而在已有的智能腹外斜肌康复训器械中,旋转框架因为重力原因,在训练过程旋转到某一角度的时候突然加速下坠,容易造成患者受伤。

4、此腹外斜肌康复训器械运动平衡机构,就可以防止患者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受伤,还能让患者更方便舒适的进行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腹外斜肌康复器械运动平衡装置。

2、一种腹外斜肌康复器械运动平衡装置,包括:主体支架、扶手靠肩、配重块、旋转框架、旋转盘,所述主体支架下端固定在底座支架上,所述主体支架上端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内设有可转动的连接轴,所述旋转框架是由竖架和横架组成的t型架,所述连接轴的前端与所述竖架的中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竖架的下端;所述连接轴后部设置有所述旋转盘和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为受控的往复转盘,所述定位盘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定位孔,在所述旋转盘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所述横架上设有左右对称的扶手靠肩。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支架为l型支架,所述底座支架前段为平行段,其上设有底板和支撑座。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扶手靠肩由套管、扶手、靠肩臂、靠肩组成,所述套管套在所述横架上且可沿所述横架移动,所述横架上开设有若干锁定孔,所述套管上设有与所述锁定孔配合的锁定销;所述扶手固定在所述套管的上侧,所述靠肩臂固定在所述套管的前侧,所述靠肩臂的内侧设有靠肩。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横架两端各设有一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一根长轴,所述长轴位于所述横架下侧且与所述横架平行,所述套管下侧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安装在所述长轴上且可沿所述长轴滑动。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横架的后侧还安装有用于显示数据的平板显示器。

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旋转框架下端设置了配重块,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配重块可以带动旋转框架恢复到初始位置,并且旋转框架还可以利用定位盘设定训练的初始位置,便于患者更方便舒适地进行康复训练。



技术特征:

1.一种腹外斜肌康复器械运动平衡装置,包括:主体支架、扶手靠肩、配重块、旋转框架、旋转盘,所述主体支架下端固定在底座支架上,所述主体支架上端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内设有可转动的连接轴,所述旋转框架是由竖架和横架组成的t型架,所述连接轴的前端与所述竖架的中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竖架的下端;所述连接轴后部设置有所述旋转盘和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为受控的往复转盘,所述定位盘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定位孔,在所述旋转盘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所述横架上设有左右对称的扶手靠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外斜肌康复器械运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架为l型支架,所述底座支架前段为平行段,其上设有底板和支撑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外斜肌康复器械运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靠肩由套管、扶手、靠肩臂、靠肩组成,所述套管套在所述横架上且可沿所述横架移动,所述横架上开设有若干锁定孔,所述套管上设有与所述锁定孔配合的锁定销;所述扶手固定在所述套管的上侧,所述靠肩臂固定在所述套管的前侧,所述靠肩臂的内侧设有靠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外斜肌康复器械运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两端各设有一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一根长轴,所述长轴位于所述横架下侧且与所述横架平行,所述套管下侧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安装在所述长轴上且可沿所述长轴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外斜肌康复器械运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的后侧还安装有用于显示数据的平板显示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腹外斜肌康复器械运动平衡装置,主体支架下端固定在底座支架上,主体支架上端设有轴套,轴套内设有可转动的连接轴,旋转框架是由竖架和横架组成的T型架,连接轴的前端与竖架的中下部固定连接;配重块设置在竖架的下端;连接轴后部设置有旋转盘和定位盘,定位盘为受控的往复转盘,定位盘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定位孔,在旋转盘上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横架上设有左右对称的扶手靠肩。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旋转框架下端设置了配重块,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配重块可以带动旋转框架恢复到初始位置,并且旋转框架还可以利用定位盘设定训练的初始位置,便于患者更方便舒适地进行康复训练。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峰,段宇龙,牛栓柱,李强,张君喜,李军威,唐浩鹤,罗彬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创世纪智能机器人(河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