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迷你型泡泡机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9256发布日期:2024-04-25 10:0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的迷你型泡泡机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儿童玩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的迷你型泡泡机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吹泡泡机,由于其吹泡泡组件的叶轮和成膜组件,需要另设传动齿轮和传动轴,对叶轮和成膜组件进行分别传动,从而导致由于采用的传动齿轮较多,使得泡泡机整体的体积较大,儿童玩耍时会显得笨重,且便携性差。

2、如公开号为cn216629660u,名称为一种泡泡机的牙箱结构,其公开了一种泡泡机用的牙箱结构,其虽然将叶轮连接于传动电机的传动轴上,节省了一定的传动齿轮和空间,但是,成膜组件则需要采用大量的传动齿轮,并在上端设置传动轴,配合在成膜组件周边设置传动齿,实现成膜组件的转动,这类布局大大占用了传动结构的空间,且由于需要在成膜组件周边设置传动齿,为了传动的稳定,无法将其做薄,在占用空间的同时,重量也随着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的迷你型泡泡机传动结构,解决现有泡泡机传动结构占用空间大,导致吹泡泡玩具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便携性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改良的迷你型泡泡机传动结构,其包括外壳,于外壳内部前端,设有吹泡泡组件,于该吹泡泡组件后端连接有传动机构,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传动轴组件,所述传动轴组件前端与所述吹泡泡组件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传动轴组件,进而由传动轴组件带动吹泡泡组件工作。

4、所述驱动电机位于传动轴组件上端,于传动轴组件下端设有与传动轴组件连接的上液组件;所述吹泡泡组件包括叶轮,导风件和成膜组件。

5、所述传动轴组件为轴中轴结构。

6、所述传动轴组件包括前端与叶轮固定连接,并驱动叶轮同步转动的第一传动齿轮,于该第一传动齿轮后端设有支撑件,于所述支撑件、第一传动齿轮、叶轮和导风件的中心,轴向设有成膜组件传动轴,该成膜组件传动轴贯穿支撑件、第一传动齿轮、叶轮和导风件,且其前端固定于成膜组件中心,后端固定有第二传动齿轮,该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上液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带动成膜组件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成膜组件工作。

7、于所述成膜组件传动轴上套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叶轮传动轴,该叶轮传动轴后端设于支撑件内,前端设于导风件中心内,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叶轮固定于所述叶轮传动轴上。

8、所述上液组件包括上液轮,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后端设有第一换向齿,所述上液轮动力输入端通过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换向齿相连接;所述上液轮动力输出端通过第四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相连接,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后端设有第二换向齿,所述第四传动齿轮通过该第二换向齿与第二传动齿轮相连接。

9、于所述上液轮上设有上液管挤压轮。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迷你型泡泡机传动结构,其叶轮和成膜组件采用轴中轴传动结构,从而解决了传统泡泡机传动结构由于设置较多传动齿轮和外设传动轴而导致的空间较大,而导致泡泡机体积较大的问题。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轴中轴传动结构,从而使成膜组件的传动方式由齿轮另外连接传动轴传动,转变成中心轴传动,从而能够实现将成膜组件做薄,进一步的降低空间占用率,减轻泡泡机重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良的迷你型泡泡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于外壳内部前端,设有吹泡泡组件,于该吹泡泡组件后端连接有传动机构,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传动轴组件,所述传动轴组件前端与所述吹泡泡组件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传动轴组件,进而由传动轴组件带动吹泡泡组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迷你型泡泡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位于传动轴组件上端,于传动轴组件下端设有与传动轴组件连接的上液组件;所述吹泡泡组件包括叶轮,导风件和成膜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迷你型泡泡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组件为轴中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迷你型泡泡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组件包括前端与叶轮固定连接,并驱动叶轮同步转动的第一传动齿轮,于该第一传动齿轮后端设有支撑件,于所述支撑件、第一传动齿轮、叶轮和导风件的中心,轴向设有成膜组件传动轴,该成膜组件传动轴贯穿支撑件、第一传动齿轮、叶轮和导风件,且其前端固定于成膜组件中心,成膜组件传动轴后端固定有第二传动齿轮,该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上液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带动成膜组件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成膜组件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的迷你型泡泡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成膜组件传动轴上套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叶轮传动轴,该叶轮传动轴后端设于支撑件内,前端设于导风件中心内,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叶轮固定于所述叶轮传动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的迷你型泡泡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液组件包括上液轮,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后端设有第一换向齿,所述上液轮动力输入端通过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换向齿相连接;所述上液轮动力输出端通过第四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相连接,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后端设有第二换向齿,所述第四传动齿轮通过该第二换向齿与第二传动齿轮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的迷你型泡泡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上液轮上设有上液管挤压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的迷你型泡泡机传动结构,其包括外壳,于外壳内部前端,设有吹泡泡组件,于该吹泡泡组件后端连接有传动机构,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传动轴组件,所述传动轴组件前端与所述吹泡泡组件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传动轴组件,进而由传动轴组件带动吹泡泡组件工作。叶轮和成膜组件采用轴中轴传动结构,从而解决了传统泡泡机传动结构由于设置较多传动齿轮和外设传动轴而导致的空间较大,而导致泡泡机体积较大的问题。由于采用了轴中轴传动结构,从而使成膜组件的传动方式由齿轮另外连接传动轴传动,转变成中心轴传动,从而能够实现将成膜组件做薄,进一步的降低空间占用率,减轻泡泡机重量。

技术研发人员:陈锐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锐明
技术研发日:20231007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