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04546发布日期:2024-05-17 12:13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肩袖肌群变得越来越脆弱,容易发生损伤。此外,对于学习而缺乏有效锻炼的学生和长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来说,他们的肩袖肌群也会因缺乏有效锻炼而变得脆弱。这些情况有可能会导致上述群体在某次运动过程中或生活中提重物时,导致他们肩袖的撕裂或断裂。长此以往会导致他们肩关节周围肌群力量的降低,肩关节灵活性下降。

2、当然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锁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脱位等,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对肩关节的影响也有不同,因此科学而有效的康复训练尤为重要。

3、当前,虽然有很多训练方式可以徒手进行,但借助于康复器械可以增加患者自主训练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康复效果。目前虽然有关于肩关节康复训练的相关装置或康复器材,但大多结构比较复杂,不易操作,给确实需要康复训练的患者或人群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操作简单、便携,可正、反手抓握,亦可进行手部按压,适用于更多人群,可单独使用其中的第一训练器或第二训练器,也可进行组合使用,用健侧带动患侧,方便训练不同的肩关节周围肌群力量以及不同的肩关节功能。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训练器和第二训练器,第一训练器包括支撑环、把手、连接杆和多边形形状的底托;

4、所述支撑环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底托的边缘固定在支撑环的内壁上,底托的中心位置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点,若干个第一凸点在底托上形成防滑区域,底托上位于防滑区域两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用于绑带的两端穿插设置在防滑区域上,支撑环的外壁均匀设置有环形分布的第二凸点;

5、所述的把手设置在防滑区域的正上方,把手的两端固定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远离把手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单元固定连接,第二连杆远离把手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单元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均与底托固定连接;

6、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训练器中第一连杆远离把手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训练器中第二连杆远离把手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7、优选的,所述的底托为正六边形,由硬塑制成,底托的六个顶点焊接在支撑环的内壁上。

8、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接触后固定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底托一个边的两端固定设置;

9、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的上端和第四支撑杆的上端接触后固定设置,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底托另一个边的两端固定设置;

10、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把手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结合处固定连接,第二连杆远离把手的一端与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结合处固定连接。

11、进一步,所述支撑环、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把手和连接杆均由钛合金制成。

12、优选的,所述的万向轮为6~8个,每个万向轮的轮胎由橡胶制成。

13、优选的,所述把手的两端沿把手的长度方向向内设置有一段圆柱形的安装槽,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固定插接在所述安装槽中。

14、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围包裹有泡沫棉。

15、优选的,所述第一训练器中第一连杆远离把手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栓扣,第一栓扣固定在第一支撑单元上,第二训练器中第二连杆远离把手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栓扣,第二栓扣在固定第二支撑单元上;

16、所述第一栓扣的主体结构为一个矩形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连通支撑块两端的t型槽,第一栓扣和第二栓扣结构相同,连接杆的横截面为矩形,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与t型槽插接配合的凸起,连接杆的两端可拆卸地插接在第一栓扣和第二栓扣的t型槽中。

17、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栓扣还包括拉环、压簧、圆形的顶杆和定位环,t型槽的竖直段朝上设置,拉环和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压簧活动套设在顶杆上,定位环固定套设在顶杆上,定位环位于压簧远离拉环的一侧,支撑块的宽度方向一侧开置有一个圆柱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定位环直径相同,所述通孔位于t型槽竖直段的一侧,所述通孔的两侧均预留有一个与外界接触的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与顶杆的直径相同,顶杆和定位环活动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拉环位于支撑块的外侧;

18、当连接杆的两端与第一栓扣和第二栓扣的t型槽固定插接时,压簧处于自然状态,定位环的外侧与所述通孔的侧壁接触,压簧一端与定位环的内侧接触,另一端与所述通孔远离定位环的一端接触,所述的凸起开设有与顶杆位置相对且直径相同的圆柱形凹槽,顶杆的另一端插接在所述凹槽中;

19、当连接杆的两端与第一栓扣和第二栓扣的t型槽脱离时,压簧处于压缩状态,压簧一端顶紧在定位环的内侧,另一端顶紧在所述通孔远离定位环的一端,定位环的外侧与所述通孔的侧壁留有间隙,顶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通孔中。

20、优选的,所述的绑带由尼龙制成,绑带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公面,绑带的另一端设置有魔术贴母面,绑带的两端通过魔术贴公面和魔术贴母面粘接固定后形成闭合空间,所述闭合空间用于将待训练者的手部按压在防滑区域上。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22、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可选择任意一光滑的平面,例如墙面或地面手心向下或向上抓握把手,亦可通过绑带将待训练者的手掌压在第一凸点形成的防滑区域上进行训练,使有神经损伤或手部抓握有障碍的患者也可进行训练,方便更多人群使用。由于第一训练器和第二训练器的支撑环外壁均匀设有环形分布的第二凸点,也能起到防滑的作用,其与底托形成了若干空心区域,方便待训练者抓握。这些空心区域也能捆绑若干个柔性轻质的阻力带,如条状的布或较宽的胶皮带,适当增加训练器或训练装置的重量,配合待训练者增加训练强度。通过连接杆与第一训练器中第一连杆远离把手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以及与第二训练器中第二连杆远离把手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也可将两个单独的肩关节训练器组合为一个肩关节训练装置,通过健侧带动患侧进行训练,而不同长度的连接杆可实现不同的握把宽度,训练肩关节在不同面的前屈的能力。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站立、跪姿或坐姿这些不同的体位调整达到不同角度的训练目的,可训练不同的肩关节周围肌群力量以及不同的肩关节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训练器和第二训练器,第一训练器包括支撑环(1)、把手(8)、连接杆(11)和多边形形状的底托(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托(2)为正六边形,由硬塑制成,底托(2)的六个顶点焊接在支撑环(1)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杆(4)的上端接触后固定设置,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的下端分别与底托(2)一个边的两端固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1)、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三支撑杆(5)、第四支撑杆(6)、把手(8)和连接杆(11)均由钛合金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轮(7)为6~8个,每个万向轮(7)的轮胎由橡胶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8)的两端沿把手(8)的长度方向向内设置有一段圆柱形的安装槽,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0)分别固定插接在所述安装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8)的外围包裹有泡沫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训练器中第一连杆(9)远离把手(8)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栓扣(12),第一栓扣(12)固定在第一支撑单元上,第二训练器中第二连杆(10)远离把手(8)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栓扣(16),第二栓扣(16)在固定第二支撑单元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栓扣(12)还包括拉环(121)、压簧(122)、圆形的顶杆(124)和定位环(125),t型槽(123)的竖直段朝上设置,拉环(121)和顶杆(124)的一端固定连接,压簧(122)活动套设在顶杆(124)上,定位环(125)固定套设在顶杆(124)上,定位环(125)位于压簧(122)远离拉环(121)的一侧,支撑块的宽度方向一侧开置有一个圆柱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定位环(125)直径相同,所述通孔位于t型槽(123)竖直段的一侧,所述通孔的两侧均预留有一个与外界接触的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与顶杆(124)的直径相同,顶杆(124)和定位环(125)活动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拉环(121)位于支撑块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绑带由尼龙制成,绑带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公面,绑带的另一端设置有魔术贴母面,绑带的两端通过魔术贴公面和魔术贴母面粘接固定后形成闭合空间,所述闭合空间用于将待训练者的手部按压在防滑区域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角度的便捷式肩关节训练装置,其中支撑环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万向轮,底托边缘固定在支撑环内壁上,底托中心位置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一凸点,第一凸点在底托上形成防滑区域,底托上位于防滑区域两侧的位置设有第一和第二通槽,用于绑带的两端穿插设置在防滑区域上,支撑环外壁均匀设有环形分布的第二凸点;把手设在防滑区域的正上方,两端固定有第一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远离把手一端与第一支撑单元固定连接,第二连杆远离把手一端与第二支撑单元固定连接,第一和第二支撑单元均与底托固定连接;连接杆一端与第一训练器中第一连杆远离把手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二训练器中第二连杆远离把手一端可拆卸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胡银花,李晓慧,杨晓雨,唐亮,常祺,柴东博,王琦丹,李瑞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1103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