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68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色棋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娱乐用品领域。是一种依靠在框梁盘上转动活块而可变三色的变色棋板。
围棋,长时期来,由于棋子、盘、盒分立,携带不便,尤其是铺棋对弈时,占面较大,很难适应不同环境,乘坐汽车、火车等,更难有它一席之地;再者,围棋对弈时间较长,对弈者往往会为工作、学习、访客、会友、家务等收棋弃局而遗憾万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而设计出一种将子、盘、盒融为一体的便携围棋。它体积小,携带方便,不需特殊环境即可使用,并有长期保留棋路(图形——如果作为它用的话),而不受时间短的影响之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由三角形体活块(棋子)和框架盘(棋盘)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活块(棋子)1由三种不同颜色的正方形面构成一个三角形体,在三角形体中心有一通孔,框架盘(棋盘)2带格片3,格片钻孔,园轴4穿过三角形体活块和框架盘格片的孔眼将二者组合。见附图
。使用时用手指翻转某一活块,在三个色面中翻转出所需色面。基本方法是用手指(甲)尖压下一方棱边继而将上升的一方棱边转到压下一方棱边的原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色棋板,活块数为361个,尺寸(正方形面积)可选取在200~400平方厘米。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色棋板,取材广泛。凡固体材料,如金属、塑料、玻纤等均可采用。制造方式可模注、切割加工、粘结组合。
实施例一模注法生产。其工艺流程如下制模→注制→脱模→着色→组合着色工序是把三角形体的三个正方形面着上或贴上三种不同颜色一面着色与框架一致,其它两面以框架的颜色作底色,分别取两种不同于底色的颜色着园形或方形。
实施例二粘结法生产。其工艺流程如下板材下料→刨边→配色粘合→总装配1.使用三种不同颜色材料,按所需尺寸下料;2.将色块的粘合处刨出30°的斜边;3.将刨斜边后的三种色块分别粘合成活块(此法能自带孔);4.用园轴条将活块与格片组合;5.粘结框边与底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外形美观、小巧、携带方便。
2.制作容易、不需增相什么特别设备即可生产。
3.适应性强、不需特殊环境便可使用。
4.可一板多用作为围棋,断接分明,“死活”显眼,一目了然;作为它用,可组拼图形、文字等。
5.棋路、图形等可长期保持,不会为振动、挪移破坏。
权利要求1.一种变色棋板,其特征在于在正方形框盘内有361个能各自旋转出园或方形黑、白棋子色和方形绿色棋盘色活块(1)的变色棋板装置,该装置是在一个下缘封闭的正方形绿色塑料围框所形成的框盘(2)中,由带有19个均孔的18片灰色塑料隔片(3)将盘内空间均分为19空行,每一空行中放置19个带黑、白、绿三种色面的塑料三角形体活块(1),19根塑料或金属轴(4)贯通三角形体的两个正三角形面对称中心孔和隔片上的均孔得到组合并使三角形体(1)的正方形面平形于框盘(2)封闭底面的同时还与隔片(3)和框盘不封闭的上缘共同形成平整的并以格片和活块之间间隔组成盘面划线的上平面及完整的板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棋板使用的材料以塑料较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棋板的盘面划线使用传统方式时,划线通过活块绿色面中心,格片使用与棋盘色一致的绿色。
专利摘要变色棋板。其特征是361颗带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正方形面的三角形体,均能在各自位置上绕轴旋转,按使用者需要呈现色面。本变色板设计新颖,外形美观,小巧实用。作为围棋,它集围棋之子、盘、盒为一体,更有断接分明、“死活”显眼、一目了然的特点;作为它用,可组拼图形、文字等,不失为旅途之良友。
文档编号A63F3/02GK2038799SQ87205270
公开日1989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87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87年12月10日
发明者何永明 申请人:何永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