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005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学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娱乐棋,特别是一种应用中、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娱乐的数学棋。
棋作为一种娱乐用具在社会各阶层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围棋、象棋已有上千年历史。近年来人们又相继推出化学棋、动物棋、交通棋等。这些棋都是利用棋在对奕中的趣味性、竞争性,将一些专业的或自然知识溶于其中,使棋不仅仅是娱乐用具,而且能通过棋使对奕者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有关知识。
数学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各阶段的学习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学习这门学科时特别是中、小学阶段,除应学习掌握有关内容,还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灵活运用学得的知识,熟练掌握各种运算步骤和技巧。但是若只是用大量的习题练习来使学生领会掌握所学知识,会使学生陷入枯燥、机械的气氛中。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而且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甚至产生反感心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棋,它在棋奕过程中贯穿着运用小学、初中的大部分数学基础知识,而且在棋奕过程中,棋子的布局与获取有着变化多样的攻防战术,在计算得分时还需充分施展运筹组合能力。这比之单调的式题计算或数的组成练习更赋予趣味性,使对奕者在趣味娱乐中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为说明起见,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
图一为棋盘示意图。
图二为棋子示意图。
棋盘可用道林纸单色印制而成。棋盘图形是横9条线、竖8条线构成,每个方格均印出对角线。棋子共72枚,分为相同数目的两组,可用蓝色和绿色区分。每组棋子包括0、1、2、3、4、5、6、7、8、9、-1、-2、-3、-4、-5、-6、-7、-8、-9、+、-、×、÷、()、[]、{}、指数0、指数1、指数2、指数3、指数4、log、log2、||、
各一枚。棋子可用塑料压模制成正方体或长方体,符号标在棋子的一面。
为适合掌握数学知识程度不同的人使用,本棋可分为甲、乙、丙三级。甲级使用全部棋子和棋盘的全范围;乙级选用双方各32枚,即从甲及棋子中去掉根号
和对数符号log、log2,棋盘使用每边摆置8枚棋子的正方形范围;丙及使用棋子为0、1、2、3、4、5、6、7、8、9、+、-、×、÷、()、[]、{},双方各17枚,使用棋盘为每边摆置棋子6枚的正方形范围。
本数学棋由两人对奕(也可分为两组对抗赛和团体赛)。棋奕竞赛时,分为摆置棋子、获取棋子、计算得分三个过程,最后得分多者为胜。细则如下对奕双方各执本方棋子,轮流在棋盘上每次放置一枚棋子,直至把棋子放置完毕。
摆置棋子完毕后,两方轮流获取棋子,一次只能按下列规定中的某一项条件获取棋子本方棋子形成了封闭包围圈,便可获取包围圈及圈内的全部棋子。
本方棋子占据了规定几何图形的各顶点,便可获取该图形各边上的全部棋子。规定图形是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含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图形可由双方协议增减)行使获取棋子权的一方,如不能或不愿获取棋子时,便可将本方的一枚棋子走动一步。
如果一方在棋盘上,只剩下本方两枚棋子以下者,便不能再获取棋子了,剩下的棋子便全归对方获取。
计算得分获取棋子完毕后,双方将各自获取的棋子在两分钟内(可以双方协议增减时间),按5枚一组分成若干组,最后剩下不足5枚也算着一组。分好后放置不动,然后由双方一起计算各方得分,计算时先由得分一方,报出本方一组棋子表达的最大值,再由对方重将棋子表达出最小值,然后将最大值加上最小值、再除以2,便得出这一方的一次得分。照此算出各组棋子得分总和,便是一方这一局所得总分。在计算时要遵守以下规定运算符号必须用上,只有在各组棋子中都无法用上的运算符号才放在一边不用。使用括号时,指出把哪些步骤放在括号内,使用绝对值符号时,也指出哪些数在绝对值符号内。
非负整数之间,若无运算符号连接,则根据十进数位组数。
负整数之间、负整数与非负整数之间若无运算符号连接,则表示两两相乘,按有理数乘法算出得数。
使用指数运算时,只选用一位数做底数,进行乘方运算得出结果。乘方结果与其他数之间如无运算符号连接,便按乘法计算。
运算中每发生算理错误或计算错误,应以正确计算校正得数,并以发生错误者得总分中扣分,每错一次就扣10分。
正式比赛设置裁判。
权利要求1.数学棋,包括棋盘、棋子,其特征在于由横9条线、竖8条线组成方格网,每方格由对角线构成棋盘图案的棋盘;由两组包括1、2、3、4、5、6、7、8、9、0、-1、-2、-3、-4、-5、-7、-8、-9、+、-、×、÷、()、[]、{}、指数0、指数1、指数2、指数3、指数4、log、log2、‖、
各一枚共计72枚其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学棋,其特征在于棋盘用道林纸印制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学棋,其特征在于棋子的两组用蓝、绿二色区分;棋子用塑料压模成正方体或长方体,符号标在棋子的一面。
专利摘要数学棋,是在攻防战术变化多样的棋弈过程中,运用大量中、小学所学基础知识,有利于人们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特别适合中、小学生课余使用,以巩固和提高数学计算能力,这比之单调的试题计算或数的组成练习更赋予趣味性,使棋弈者兴趣持久。数学棋易于实施,棋盘类似于围棋棋盘方格添画对角线,对弈双方各执对等长方体棋子各36枚,棋子的一面标明数字或数学符号,棋弈时,在摆置棋子、获取棋子、计算得分的过程中,双方充分施展运筹组合和计算的才能,得分多者为胜。
文档编号A63F3/04GK2047584SQ88209499
公开日1989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5日 优先权日1988年8月5日
发明者毕成健 申请人:毕成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