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26阅读:8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谍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双人对弈的游戏棋。
象棋、围棋、陆战棋、跳棋等常见棋种都是每方只能指挥自己的棋子互相对抗,且双方棋子是“敌”我分明不可转化的。本发明对弈中可用“间谍”方式指挥对方棋子袭击对方重点目标,也可以俘获对方棋子变“敌”为我或反之。从而使谍棋对局产生特殊的趣味性,达到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目的。
谍棋盘是由横、直、斜线按附图连接而成的,棋盘上有四个方形区,共有九十六个交叉点,其中二十四个交叉点上的小园环表示摆放棋子的位置。
谍棋双方共有二十四枚园形棋子。棋子正面标示符号为
棋子反面标示符号为
。每枚棋子正面和反面的区别在于正面加一个园环,反面不加园环,正反面颜色相反。例如一枚棋子正面是红色的“
”,则其反面是黑色的“
”;一枚棋子反面是红色的“
”,则其正面是黑色的“
”。上述标示符号一次可标示六枚棋子为一组,二十四枚棋子按标示符号可分成四组,与棋盘上四个区互相对应。每一组六枚棋子中有四枚棋子是按下列顺序排列的
四组棋子中两组棋子正面标示符号用红色,反面标示符号用黑色。另外两组棋子正面标示符号用黑色,反面标示符号用红色。走棋时,棋子正面朝上叫正面子,被俘后便反面朝上叫反面子。棋子朝下的面无效。棋子摆放时双方只有正面子。开局后,每个正面子都有被俘成为对方反面子的可能,双方棋子中均包括相应颜色的正面子和反面子。
除棋子之外,每方还设有八枚记录和证实特定棋子“间谍”身份的正方形卡片叫谍卡。双方共有十六枚谍卡。谍卡正面有标示符号,反面无标示符号。红方八枚谍卡采用下列八个黑色标示符号
黑方八枚谍卡采用下列八个红色标示符号
每方八枚谍卡中带园环的四枚谍卡与对方正面子按标示符号具有下列对应关系
不带园环的四枚谍卡与对方反面子按标示符号具有下列对应关系
规则(1)二十四枚棋子按图摆放正面朝上。按直线走棋。双方轮流。不可越子。一方将一枚棋子从所在的交叉点移动到直线上另一个交叉点即为一步棋,如所去的交叉点上有对方的相应棋子,便可以将其俘获或吃掉。第一局红方先走。
(2)将对方的棋子俘获为我方棋子叫俘子。即将对方相应的正面子翻转成为我方的反面子。同时我方俘棋子与对方被俘棋子互换位置。循环俘子顺序“
”子可俘对方“
”子;“
”子可俘对方“
”子;“
”子可俘对方“
”子“
”子可俘对方“
”子。所有的正面子只能被俘,不能被吃掉。
(3)所有的反面子只能被吃掉,不能再次被俘。循环吃子顺序“
”子可吃对方“
”子;“
”子可吃对方“
”子;“
”子可吃对方“
”子;“
”子可吃对方“
”子。
(4)“
”子和“
”子统称为王子。在正面子只能被俘,反面子只能被吃条件下,王子与对方任何棋子可互相俘或吃。
(5)“
”子与对方任何正面子可互相俘。“
”子与对方任何反面子可互相吃。
(6)每俘获对方“
”子或吃掉对方“
”子一次便可以在对方除王子和“
”子、“
”子外的棋子中物色一枚棋子,做为我方“间谍”,同时找出对应的一枚我方谍卡扣放在棋盘侧。在适当时机,可将此“间谍”当做我方棋子走一次,可俘或吃对方相应棋子,也可以走一步,不攻击对方棋子。然后将其翻转成为我方正面子或反面子。并向对方出示谍卡。一个“间谍”只能使用一次。
(7)胜负俘获或吃掉对方所有王子为胜棋。
(8)和棋一方提出和棋。另一方同意。
及发明的实施图1、表示谍棋盘示意图。
图2,表示全部棋子的正面以及棋子摆放位置示意图。虚线园环表示摆放时的一方棋子,无虚线园环的则相应表示摆放时的另一方棋子。
图3,表示棋子的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图中没有画出棋子上的标示符号。
图4,表示谍卡的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图中没有画出谍卡的标示符号。
图5,表示棋盒内部尺寸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不超出制造中国象棋、陆战棋等同类产品的常规范围,棋子和谍卡可用木质、骨质、塑料等材料制成,其上的标示符号制成凹式为宜,谍棋盘可用纸、塑料等印制。谍棋可制成多种适当规格但不论谍棋大小宜满足附图3、4、5所示的尺寸关系。谍棋盘上两最近的相邻交叉点间距最好在棋子直径的2倍左右。
权利要求
1.一种双人对弈的游戏棋,其特征是正反面具有不同标示符号、不同颜色的二十四枚棋子,用来记录和证实特定棋子“间谍”身份的十六枚谍卡,由参照附图所描述的棋盘。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棋,其特征在于二十四枚棋子按标示符号可分成四组,与棋盘上四个区互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棋,其特征在于四组棋子中的两组棋子正面与另外两组棋子反面颜色相同,每枚棋子正反面颜色相反。
4.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棋,其特征在于每一组六枚棋子中有四枚棋子具有顺序关系。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棋,其特征在于每方八枚谍卡中带园环的四枚谍卡与对方正面子按标示符号具有下列对应关系
不带园环的四枚谍卡与对方反面子按标示符号具有下列对应关系
专利摘要
一种双人对弈的游戏棋。象棋、围棋、陆战棋、跳棋等常见棋种都只能指挥自方棋子互相对抗,而且双方棋子“敌”“我”分明不可转化。本发明棋子正反面具有不同标示符号、相反颜色。下棋时,棋子正反面具有不同的意义。除棋子之外,还设有谍卡,用来记录和证实特定棋子的“间谍”身份。这一切使谍棋对局可以用“间谍”方式指挥对方棋子袭击对方重点目标,也可以俘获对方棋子,从而产生独特的趣味性。
文档编号A63F3/00GK86106603SQ86106603
公开日1987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11日
发明者邢喜东 申请人:邢喜东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