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陀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182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陀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以气流驱动,可放在桌上玩乐的陀螺,它改变了以往那种依靠鞭子抽打,且必须把陀螺置于地上的玩乐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少儿以及成人均爱玩乐的陀螺。这种陀螺的玩法文明、高雅,不会招致尘土飞扬,占用空间少,有益于玩者的身心健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由盖套、转芯、底套经联接组合而成。


图1、盖套的示意图顶孔(11)。圆弧状缺口(12)。圆柱形榫头(13)。
图2,转芯的示意图圆锥体(21)。叶片(22)。圆环(23)。圆孔(24)。
图3,底套的示意图圆柱形榫头(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组成部件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
图1,盖套系塑料整体成形;圆筒状,内部镂空;顶端半封闭,中间有一圆形通孔(11);底端无遮隔;筒壁上开有若干个圆弧状缺口(12);每两个圆弧状缺口之间有一圆柱形榫头(13)。
参照图2,转芯系塑料整体成形;涡轮状,即在圆锥体(21)上置有与盖套(1)圆弧状缺口(12)数量相等的叶片(22),每一叶片(22)的大小、厚薄、形状、弯曲度、分布位置均相同无异;紧贴着圆锥体(21)、叶片(22)的是圆环(23);圆环(23)上有若干个圆孔(24);每个圆孔(24)的孔径相等,能与盖套上的圆柱形榫头(13)、底套上的圆柱形榫头(31)相配合。
参照图3,底套系塑料整体成形,倒圆锥体状,上圆下尖,圆口上有若干圆柱形榫头(31)。
将盖套、转芯、底套作简便的榫孔式联接,使转芯的叶片(22)置于盖套之内;底套承托起转芯与盖套,“气动陀螺”便组合而成。
玩时,将“气动陀螺”置于桌面上或其它较平整光滑的地方。用能产生压缩气流的器具的出气口对准“气动陀螺”的顶孔(11),让气流触及叶片(22)产生一定的推力,驱使“气动陀螺”旋转。气流越强,陀螺转得越快。同时,驱动气流亦可控制陀螺转动的姿势,使其能倾斜歪侧,从而产生种种奇妙且有益的联想。
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陀螺玩具由盖套、转芯、底套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盖套为其上部外壳;转芯的大部置于盖套套内,下缘则与盖套作榫孔式联结;底套为其下部外壳,跟转芯作榫孔式联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陀螺,其特征是盖套为圆筒形;内部镂空;顶端半封闭,中间有一圆形通孔;底端无遮隔,筒壁上开有若干圆弧状缺口,每两个缺口中间的凸出上有一圆柱形榫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陀螺,其特征是转芯为涡轮状,即一圆锥体上均匀地置有若干形状与弯曲度相同的叶片,此叶片外缘与彼叶片外缘的距离和盖套内径相等;下部是与叶片联接且比叶片略再外展的圆环,圆环上开有若干可与盖套、底套上的榫头配合的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陀螺,其特征是底套为倒圆锥体形,上圆下尖,上部有若干可与转芯圆环上的圆孔相配合的圆柱形榫头。
专利摘要一种名为气动陀螺的玩具由盖套、转芯、底套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盖套为其上部外壳;转芯的大部置于盖套套内,下缘则与盖套作榫孔式联结;底套为其下部外壳,跟转芯作榫孔式联结。
文档编号A63H1/00GK2072852SQ9020499
公开日1991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14日
发明者韦坚理 申请人:韦坚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0年07月19日 22:34
    拉☞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