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握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25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颖握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附具按摩的新颖握力器;更具体地说,特别是指一种可供男女老少使用皆宜的休息闲暇运动的器具,并可消除肌肤疲劳或按摩而痊愈长期肌痛等效用的新颖握力器。
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固然使人们得以享受更高的物质生活,相地的却也因太过专注于工作或理想,缺乏运动,导致身体机能日益退化。目前市面上陈列各式各样的运动健身器材,诸如举重、健身车等器材,或置放于健身房,或因体积庞大,携带不便,故使用上得局限于特定的空间。另外纵使较小的器具,比如哑铃或弹簧健胸器等,虽体积小,可携带,但也只能提供某特定运动功效,如仅可锻练臂肌或胸肌等。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签于此,乃全心苦思,突破习知健身器具单一用途的缺陷,终于首创一种可供锻练手腕肌肉之外,另具有按摩附加功效的新颖握力器。本实用新型首要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兼具按摩肌肉和畅通血液附加功能的新颖握力器。
本这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附具按摩的新颖握力器,尤指在一般弹簧握力器的握把前两端,加设一呈W型或U型特殊设计。本实用新型一种附具按摩的新颖握力器,主要在可有弹簧握力器的两握把前端,一体成形一凸部与凹部,该凹部略呈圆滑的W型,由一钝角向外延伸面成,该钝角以120°和160°之间为佳,且凹部的外缘各呈平圆型的端面。又前开凸部略呈U型,其前端也设有一槽孔,而柄孔内容置设有一弹簧及钢珠,其钢珠有约1/3的部分外露于凸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新颖造型,在人体肌肤上仅稍施微力,往复抚摩运动,即可促进肌肉或经脉血液的循环,以增加按摩作用,从而获得消除肌肉疲劳或疼痛的附加效果。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手段及其他未叙及的特性,目的及优点,兹举出较佳实施便并配合图式加以详细说明。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形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习有握力器实施例图。
如图所示,该实施例主要是在习知握力器(Hand clipps)1的两握把2的前端处,各加设一略呈W型的凹部3,及一呈U型的凸部4。其中该凹部3是由一θ钝角31向外延伸而成,该角以介于120°和160°之间为最佳;且凹部3的外缘各呈平圆的端面32。另一凸部4前端设有一槽孔41,槽孔41内容置设有一弹簧42及钢珠43,钢珠约有1/3的部分外露于凸部4,前述本实用新型凹部和凸部4,是与习知握力器的握把一体成形,其形状新颖首创,并且可利用富具弹性的安全材质制成。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具体功效,兹就配合前开富有创意的凹部和凸部形状加以详细说明如后一般习有的握力器(Hand clipps)如图3所示,虽可利用握把的拉伸,藉弹簧伸缩以锻练手腕肌肉,但其功效选择受限,对于肌痛或疲劳更难以解决或消除掉。相反本实用新型以特殊别致的凹部3与凸部4,设于握力器握把头端,以提供消除肌肤疼痛的附加效用。即利用圆滑的凹部与肌肤(尤其手指、脚脂关节部位)按摩作用。以活络筋骨,按摩穴道,促进血液循环。另外,也可藉圆滑凸部与大小腿、手腕、背部等其他类似部位,来回实施摩擦运动,以按摩肌肉部位,从而达到削除肌肉疼痛的附加效果,确实具有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握把造型固然简单,但构思新颖富有创意,又经过检索及查找,末见有公开使用者,实为一具有新颖性及实用性的新创造。
权利要求一种附具按摩的新颖握力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在习有弹簧握力器的两握把前端,一体成形一凸部与凹部,该凹部略呈圆滑的W型,由一钝角向外延伸面成,该钝角以120和160之间为佳,且凹部的外缘各呈平圆型的端面;又前开凸部略呈U型,其前端也设有一槽孔,而槽孔内容置设有一弹簧及钢珠,该钢珠有约1/3的部分外露于凸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附具按摩的新颖握力器,主要在一般弹簧握力器的握把前端一体成型一凸部与凹部,该凹部略呈圆滑的W型,由一钝角向外延伸而成,该钝角以120°和160°之间为佳,且凹部的外缘各呈平圆型的端面;又前开凸部略呈U型,其前端也设有一槽孔,而槽孔内容置设有一弹簧及钢珠,该钢珠有约1/3的部分外露于凸部,本实用新型在人体肌肤上往复按摩运动,即可促进肌肉或经脉的血液循环。以增加按摩作用,获得消除肌肉疲劳或疼痛的附加效果。
文档编号A63B21/02GK2076867SQ9020825
公开日1991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9日
发明者麦松泉, 麦恭铭 申请人:麦松泉, 麦恭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