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运算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805阅读:16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学生数学运算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小学生数学运算棋,是一种智力开发训练棋。是由0-9的红绿双色棋子各2枚,共40枚,标有“+、-、×、÷”运算符合的红绿棋子各4枚,共8枚,红绿双色记分子各2枚,共4枚,组成整符棋棋子,棋图为长方形,由12条竖线,10条横线,24条斜线,两侧两条从1-600,的红绿双色积分表格组成,采用数学加减乘除运算方式,由两人在棋图上对弈进行。
棋子由注塑成型,或用木料加工制成,棋图可用塑料薄膜和厚白纸印制而成。
本发明经披露的实用新型《趣味数学运算棋》申请号90218289、以及中国专利申请88106106、将这两种数学运算单调的运算方法给以涉及,涉及为组成数学等式的运算棋。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使儿童、小学生的智力,数学心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判断力,得到提高和发展,受到一定启蒙教育的智力训练,开发助教棋。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当两人在棋图上对弈时,他们可以凭棋图上的棋路,凭自己的思象力、思维力。判断力,在棋图上自由运行,从而使小学生的智商达到有效提高的目的。
本发明《小学生数学运算棋》的具体摆置与运算方法本棋图是对角线小方格组成的的长方形棋图,每个小方格四个角都印有摆置棋子的圆圈标记,摆置时红绿各方将0-9的棋子各2枚,共20枚,依次由左至右摆入横线的标记内“+、-、×、÷”运算符号摆入第三条横线中间的四个圆圈内,两枚记分棋子放旁边待用积分。
对奕开始,红棋先直,然后轮翻运行,各方的棋子配合各方“+、-、×、÷”运算符号,在各条直线或斜线上,或左或右,或进或退,进入目的圆圈内,在一条直线上没有棋子阻档时,棋子和“+、-、×、÷”运算符号,可以灵活连续行走,设法用自方的棋子与自方的运算符号与对方的棋子构成一个等式,(等式必须在同一条线上三个相连的圆圈内构成)当等式形成时,就可用自己的棋子去碰除对方的棋子,然后根据等式中间的或加、或乘、或除的运算符号,迅速心算出得分,在本方积分表上查对所得分,放上记分子,记分子必须由对方监督准确放置,被碰掉的棋子取出,得分的棋子占领被碰掉棋子的位置。例如红棋6和红棋“+”号与绿棋3组成等式,即6+3=9,红棋6就可碰除绿棋子,取出绿棋3,保留红棋6占领被碰除绿棋3的位置,红棋即得9分,用记分子放置在本方积分表数字9上,又如绿棋8和绿棋“×”号与红棋9运行组成等式即8×9=72,绿棋8碰除红棋9,绿棋8占领红棋9的位置,绿棋所得72分,查对本方积分表,记分子放在数字72上。(注积分超过100分以上,将整数与零数分开记分,例如得分160分,将一枚记分子放在整数100上,另一枚记分子放在零数60上,以次类推。
为了方便积分,除法只能整数相除,而不除余数,每次的得分,必须准确心算和积分表内原有的得数相加,积累得出总分。运行最后结果,以对方剩三枚棋子为止,得分高的一方,为胜。
权利要求
本发明小学生数学运算棋是一种由52枚红绿双色棋子和棋图组成。红绿棋子各20枚,0-9各2枚,标有“+、-、×、÷”运算符号的红绿棋子各4枚,共8枚,红绿记分棋子各2枚,共4枚,组成的一幅棋。1、如上所述棋

图12条竖线,10条横线,24条斜线。a、棋图两边没有2条从1-600的红绿双色积分表格。
2.如1、a所述棋子由52枚,红绿各20枚,0-9各2枚,标有“+、-、×、÷”运算符号的红绿棋子各4枚,红绿积分棋子各2枚。
3.如1、2所述棋子在棋图上的摆置,红绿各方将0-9的棋各2枚,共20枚依次由左至右摆入横线上的周围内,“+、-、×、÷”运算符号摆入第三条横线的中间四个圆圈内,红绿各2枚积分棋子放旁待用积分。
4.如1、2、3、a所述棋子的运算方式,必须构成一个完整的数学等式。a、每次运算的得分,必须与积分表内原有的得数相加。b、棋子和“+、-、×、÷”运算符号在棋图上不论任何方向都可自由行走。c、被“+、-、×、÷”碰掉的棋子取出棋图。
5.1、2、3、4所述棋子的行走,在同一条直线上没有棋子阻挡的情况下,可连续行走。a、数学等式必须在三个相连的圆圈内成立。b、红棋与绿棋在组成等式时,必须使用自己的“+、-、×、÷”运算符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小学生数学运算棋,是由红绿双色棋子52枚和棋图组成。采用数学加减乘除运算方式,由两人在棋图上对弈运行。对弈时,红绿各方棋子配合自己的+、-、×、÷运算符合,在棋图线路上运行成数学等式得分,每次运算的分数,累积在记分表上,得分高的为胜者。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儿童、小学生的智商、数字心算能力,思维、想象力、判断力、得到提高和发展,受到一定启蒙教育的智力训练开发助教棋。棋子由塑料注塑成型,或木料加工制成,棋图可用塑料薄膜和厚白纸印制而成。
文档编号A63F3/02GK1067389SQ91103800
公开日1992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3日
发明者董磊, 董兴儒 申请人:董磊, 董兴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