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跳动电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141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摆、跳动电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是一种由直流小电机驱动,能够摆、跳动的电动玩具。
目前的电动玩具通常采用小电机带动齿轮和传动轴,使玩具前进、后退或转动。这种玩具的传动机构零件较多,装配组合较复杂,齿轮容易打滑和卡死,故障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摆锤替代齿轮、传动轴传动的电动玩具,能够在摆、跳动的同时发出声音和闪烁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由直流小电机、电池盒、扬声器和控制电路组成。底座中间凸起部为电池盒,其内装设干电池组,控制电路板、扬声器、压敏陶瓷片和开关分别装在玩具的底座上,直流小电机底部卡在电池盒的凸台上,位于直流小电机顶部端面的压板与支柱相连接,直流小电机的电机轴穿过压板的中心孔,电机轴顶端装着导板,导板的另一端固定一个摆锤。在直流小电机带动导板转动形成的离心力与摆锤重力的相互作用下,玩具产生摆、跳动。与此同时控制电路接通扬声器而发出音乐声,小灯泡发出闪烁光,摆、跳动5~10秒钟后自动停止,通过拍手、吹口哨或拍击桌面,声音经压电陶瓷片接通直流小电机和音乐片,玩具重复摆、跳动和发声闪光。
本实用新型用摆锤替代了齿轮和传动轴的传动机构,避免了齿轮打滑,卡死或断齿等故障,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装配。用声音控制玩具的摆、跳动和闪光发声,增加了玩具的趣味性。摆锤结构耐用性好,故障少,延长了玩具的使用寿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气原理图。
参照
图1,电池盒(2)中装二节五号干电池、底座(1)、压板(4)、支柱(5)、(6)、导板(8)和罩壳(10)均采用ABS塑料注塑成形,加工简便。
参照图2,按下开关K,电源接通,三极管BG1截止,三极管BG2、BG3依次导通,直流小电机M通电带动摆锤转动,玩具开始摆、跳动。与此同时音乐片IC接通,其音调发生器输出变音信号经三极管BG4放大,推动扬声器Y发声。音乐片IC的脉冲输出端控制三极管BG5的导通与截止,使小灯泡闪烁发光。在此期间,电源经过电阻R1对电容C1充电,经一定时间(5~10秒钟)当电容C1电位上升到一定值,三极管BG1导通,引起三极管BG2、BG3截止,直流小电机M断电,使玩具不发声闪光停止摆、跳动。要使它再次摆动,只需拍手、吹口哨或拍击桌面,声音通过压敏陶瓷片(H),三极管BG1截止,三极管BG2、BG3导通,接通直流小电机M和音乐片IC,玩具重复摆、跳动和发声闪光。在本实施例中,三极管BG1、BG2各选用C945型三极管。三极管BG3和BG5型号相同,为8550型。三极管BG4采用8050型三极管。直流小电机M型号为WYZ-1-131型。扬声器Y选用8欧姆、直径27毫米的微型扬声器。音乐片IC采用3350型集成片。电阻R1、R2、R3均选用金属膜电阻,阻值分别为3·9兆欧、22千欧和1千欧。电容C1采用3·3微微法的电解电容器。小灯泡(W)选用1·5伏、60毫安的玩具灯泡。陶瓷片(H)采用HTD27A-1型。
罩壳(10)与底座(1)用螺钉连接。罩壳(10)外贴着各种图案的罩布,如动物、脸谱等等。本玩具可以放在桌面、地上或悬吊起来玩耍。
权利要求1.一种由直流小电机、电池盒、扬声器和控制电路组成的摆、跳动玩具,其特征在于a)、底座(1)中间凸起部为电池盒(2),其内装设干电池组;b)、控制电路板(3)、扬声器(Y)、压敏陶瓷片(H)和开关(K)分别装在底座(1)上;c)、直流小电机(M)底部卡在电池盒(2)的凸台上,位于直流小电机顶部的端面的压板(4)与支柱(5)、(6)相连接,直流小电机的电机轴(7)穿过压板(4)的中心孔,电机轴(7)顶端装着导板(8)、导板(8)的另一端固定着摆锤(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玩具。它由直流小电机、电池盒、扬声器和控制电路组成。在直流小电机轴上连接一个导板,导板的另一端装着适当重量的摆锤,利用电机带动导板转动形成的离心力与摆锤重力的相互作用,使玩具摆、跳动。通过拍手、吹口哨或拍击桌面,使玩具每隔5~10秒钟重复摆、跳动和发声闪光,增加了玩具的趣味性。
文档编号A63H29/00GK2096401SQ91213668
公开日1992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4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4日
发明者梅林昌, 余庆庆, 张庆伟 申请人:常州常立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