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层带魔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27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七彩层带魔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锻炼人脑的思维想象能力,属于智力玩具领域。
目前儿童玩具的种类较多,但适合于中小学生及成年人的高级智力动手的玩具较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中小学生及成年人融动手,动脑和娱乐为一体的智力玩具。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具有下述结构来实现的,它是根据齿轮周转轮系原理设计成七层可相对转动的圆形层带,包括顶层设有中心双联齿轮轴座,行星齿轮中心轴;上二层与内齿轮为一体结构,其内部设有行星齿轮和中心双联齿轮;上一层与内齿轮为一体结构,其内部设有行星齿轮和中心双联齿轮;中层设有中心双联齿轮轴座,行星齿轮中心轴;底层与顶层,下二层与上二层,下一层与上一层其结构完全一致且为对称布置。
外形结构由14条经圈组成七条白色带和七条彩色带(红橙黄绿青兰紫)相间装饰于球体表面。当各层有相对转动后,则形成七色缤纷的彩球。
以下结合
实施方案图1为外形结构图;图2为圆形球体的内部构造图;图3为(实例一)外形图;图4为(实例二)色带简图;图5为(实例三)色带简图;图6为(实例四)色带简图。
图1所示给出的外形结构,由七条白色带和七条彩色带相间(依次为红、白、橙、白……紫、白)组成。
图2所示由七层可相对转动的圆形层带组成。顶层1设有上中心双联齿轮轴座(上)14,行星齿轮中心轴17。上二层2与内齿轮为一体结构,其内部设有行星齿轮9和上中心双联齿轮10。上一层3与内齿轮为一体结构,其内部设有行星齿轮8和上中心双联齿轮10。中层4设有上中心双联齿轮轴座(下)15,下中心双联齿轮轴座(上)20和行星齿轮中心轴16、18。底层7、下二层6、下一层5等三层结构与顶层,上二层,上一层结构完全相同且对称布置。为保证各互相旋转时的灵活准确,各层之间的旋合部位制成成为一条微细凸筋22及凹沟23互相配合,在装配时压合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七彩魔球实施例上、下一层3、5内齿轮选取模m=1.25毫米,齿数为54,节圆直径为67.5毫米。
上、下一层3.5行星齿轮齿数为18,节圆直径为22.5毫米。
上、下一层3.5上、下双联中心齿轮齿数为18,节圆直径为22.5毫米。
上、下二层2.6内齿轮选取模数m=0.6毫米,齿数为72,节圆直径为43.2毫米。
上、 下二层2.6行星齿轮齿数为18,节圆直径为10.8毫米。
上、下二层2.6上、下双联中心齿轮齿数为36,节圆直径为21.6毫米。
传动比根据齿轮周转轮系原理,计算出各层相对传动比如下1.中层与上二层固定不动时;顶层上一层=1-1 转向相反2.中层与顶层固定不动时上一层上二层=23 转向相同3.中层与上一层固定不动时顶层上二层=23转向相同4.顶层与上二层固定不动时中层上一层=34转向相同5.顶层与上一层固定不动时中层上二层=1-2转向相反6.上一层与上二层固定不动时中层顶层=34转向相同本实用新型必须制定转动法则与复原法则,这两项法则是相辅相成的,不按法则会造成事倍功半捉模不定的状态。
转动法则1.转动时左手固定某两层,右手转动某层,其余一层会随之转动,以转动上半球为宜。
2.面对球体彩、白色带向右顺序展开(红、白、橙、白……紫、白)确定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方向,若将其底层向上、彩、白色带则向左顺序展开。
3.转动时以中层某色带为基准如红色带图示为小方格。向右转动若干格为正,反之向左转动若干格为负。
4.转动时按传动比要求,以出现整格为宜,避免出现半格或1/3格等。如中层与顶层固定不动时,若转动上一层应以2格、4格……等偶数格为宜。
例一、当中层与上一层固定不动时,向右转动顶层一格,上一层则向左转动一格,形成彩白格相间的表面,如附图3所示。
例二,按下列表格转动形成的色带如附图4所示。
以中层红色带为基准,顶层红色带向右移动8格与中层兰色带对准,上一层红色带向左移动6格同样与中层兰色带对准,上一层红色带向右移动3格与橙黄间白色带对准。
例三、按下列表格转动形成的色带如附图5所示。
顶层转动后向右移动19格(1圈零5格)实际向右移动5格,红色带与中层黄绿间白色带对准。同理,上二层实向右移动1格,上一层则向右移动5格(与向左移动9格一致),与顶层五样对准黄绿间白色带。
例四,按下列表格转动形成的色带如附图6所示。
若以中层为基准各层移动格数减去中层从原始位所移动的向右2格。
复原法则按照代数学中求解多元一次不定方程组整数解的方法,通过计算后进行复原是非常准确无误的,用上述例题加以阐述。
设X为中层,上二层固定时顶层转动的格数Y为中层,顶层固定时上一层转动的格数
Z为中层,上一层固定时顶层转动的格数U为顶层,上二层固定时中层转动的格数V为顶层,上一层固定时中层转动的格数W为上一层,上二层固定时中层转动的格数一、若中层固定不动时,如例二、例三可列出以下方程组X+Z=A〔1〕1.5(Y+Z)=B〔2〕-X+Y=C〔3〕化简〔1〕+〔3〕得Y+Z=A+C从〔2〕式1.5(Y+Z)=B得1.5(A+C)=B〔4〕由此可知上述方程组为不定方程组,可求解若干整数解。
如例二X+Z=81.5(Y+Z)=3-X+Y=-6以下各组整数解满足上述方程组X=1 ,Y=-5,Z=7X=2 ,Y=-4,Z=6………………X=10 ,Y=4,Z=-2最后一组整数解是原转动程序。
因此只要满足1.5(A+C)=B就一定能求解出一组X、Y、Z值,按其值反向转动即可复原。如固定中层上二层时,顶层向左转1格,固定中层顶层时上一层向右转5格,固定中层上一层时顶层向左转7格,即可复原。
有时出现例三的情况X+Z=51.5(Y+Z)=1-X+Y=-91.5×[5+(-9)]≠1此时可采用试凑法,将A、B、C分别不断增大1圈(14格)2圈(28格)……直至满足〔4〕式。如A=5+14=19,B=1+14=16,C=-9则1.5×[19+(-9)]=15二、若中层参予转动时如例四可列出以下方程组X+Z+1 1/3 w =A…… 〔1〕1.5(Y+Z)-2V=B…… 〔2〕-X+Y+1 1/3 u =C…… 〔3〕u+v+w =D…… 〔4〕将〔1〕〔2〕〔3〕各式减去〔4〕得X+Z+1 1/3 W-u-v-w=A-D=E1.5(Y+Z)-2v-u-v-w=B-D=F-X+Y+1 1/3 u-u-v-w=C-D=G化简X+Z-u-v+ 1/3 w=E ……〔5〕1.5Y+1.5Z-u-3v-w=F……〔6〕-X+Y+ 1/3 u-v-w=G ……〔7〕〔5〕+〔7〕得Y+Z- 2/3 u-2v- 2/3 w=E+G……〔8〕〔8〕×1.5-〔6〕整理后得到1.5×(E+G)=F……〔9〕由此可见〔9〕式与中层固定时所得结果1.5×(A+C)=B完全一致。完全可以用中层固定时的复原法则进行复原,这时E、F、G是转动后各层与中层基准色带相隔的格数如例四X+Z=5E=51.5×(Y+Z)F=-6-X+Y=-9 G=-9代入〔9〕式1.5×(5-9)=-6如前所述,转动及复原法则完全是由理论推导得出的,实际情况比较复杂,转动后的各层相对位置都是以中层基准色带向右或向左计数的,不可能区分那层向右起算,那层向左起算。因此,A、B、C或E、F、G的确定必须采用试凑法。
例二
从表内后二排数字多次试凑可找到理论推导的数列,右8,右3,左6可满足1.5×[8+(-6)]=3例三
试凑情况更加复杂,必须进行两种试凑过程,可找到理论推导的数列右(5+14),右(1+14),左(14-5)。可满足1.5×[19+(-9)]=15总之,本实用新型七彩层带魔球在不了解原转动过程的情况下,可根据复原法则通过试凑计算后能找到复原程序,这个过程可以启迪智惠,开发智力。
本实用新型七彩层带魔球全部采用硬塑料(加强酚醛塑料)材料制作。球体直径采用80、85、90毫米系列。
权利要求1.一种七彩层带魔球,是由七层相对转动的圆形层带组成,其特征在于顶层1设有上中心双联齿轮轴座(上)14、行星齿轮中心轴17,上二层2与内齿轮为一体结构,其内部设有行星齿轮9和上中心双联齿轮10,上一层3与内齿轮为一体结构,其内部设有行星齿轮8、上中心双联齿轮10,中层4设有上中心双联齿轮轴座(下)15、下中心双联齿轮轴座(上)20、行星齿轮中心轴16、18,底层7(下)、下二层6(下)、下一层5(下)三层结构与顶层1、(上)二层2、(上)一层3结构相同对称,各层之间的旋合部位中制成一条微细的凸筋22和凹沟23互相配合,压合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彩层带魔球,其特征在于采用加强酚醛塑料制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七彩层带魔球,由七层能相对转动的圆形层带组成。顶层设有上中心双联齿轮轴座、行星齿轮中心轴,上二层与内齿轮为一体结构,内部设有行星齿轮和上中心双联齿轮,上一层与内齿轮为一体结构。中层4设有上中心双联齿轮轴座、下中心双联齿轮轴座、行星齿轮中心轴,底三层结构与顶三层结构相同对称。外形结构由14条径圈组成七条白色带和七条彩色带相间装饰于表面,是一种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智力玩具。
文档编号A63F9/08GK2119947SQ91219530
公开日1992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1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1日
发明者王钜 申请人:王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