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声响的彩光飞碟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633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声响的彩光飞碟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属于一种带声响和彩光的旋转飞碟螺。
已有的飞碟螺有带彩光的,其旋转运动是靠碟螺在螺旋杆上驱动,脱离螺旋杆进行惯性转动。这种碟螺的娱乐效果欠佳,转动时间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发射器驱动,有闪光彩灯和声响效果的飞碟螺。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飞碟螺由上盖和底盘组成。上盖中心有一个接受发射器带动旋转的棘齿圈,底盘内有三节电池,均布成三角形,卡在电池架内,通过导电片串联,在串联电路中有一个离心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底盘中部安装有扬声器和音乐片,通过灯架装有数个灯泡。音乐片接线脚通过导线与三极管、扬声器、灯泡、电池、离心开关相联。发射器是市面上销售的已有产品。
以下接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和作用。


图1为实用新型使用时装配图;图2为实用新型上盖俯视图;图3为实用新型底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参照附图,通过螺钉(16)将上盖(2)与底盘(3)连接成的碟螺,装上发射器(1),旋转碟螺,上紧发射器内发条储备能量,将发射器手把上的按钮(5)接进手把,碟螺就高速旋转,并使上盖上的棘齿圈(6)脱离发射器的传动棘齿轴(4)。底盘(3)内固定着电池架(7),用以安放三节电池(9),三节电池按等边三角形均布,用导电片(8)将电池串联,串联电路上有离心开关K,开关由固定片(11)与弹片(10)组成,静置时,两片分离,电路断开,旋转时,受离心力作用,弹片(10)接触固定片(11),电路接通。在底盘中部装有扬声器(12)和音乐片(13),其上直径位置安装一块灯架(14),灯架上装着四个彩色灯泡(15)。声光效果是由电路中的5个三极管的作用产生的。
参照附图4,单相曲四轮闪音乐片(13)上有数个接线脚。离心开关K其中一片、四个灯泡(15)一脚、电容C一脚、三极管BG1发射极均与接线脚(17)联接。三极管BG1基极与接线脚(24)联接、集电极接扬声器(12)一脚。扬声器另一脚、电容C另一脚、三极管BG2、BG3、BG4、BG5的发射极、电池(9)正极与接线脚(18、19)联接。四个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四个灯泡的另一脚联结。三极管BG2、BG3、BG4、BG5的基极分别与接线脚(23、22、21、20)联接。电池负极接开关K另一片。
三极管BG1放大推动扬声器(12)发出音乐声。BG1由接线脚(24)输出信号推动。接线脚(23、22、21、20)为闪光控制端,直接控制BG2、BG3、BG4、BG5的通断,使四个彩色灯泡轮流闪光。接线脚(19)是音乐片的触发端。电容C是防自激的。
权利要求1.一种带声响的彩光飞碟螺,其特征在于飞碟螺由上盖(2)和底盘(3)组成,上盖中心有一个接受发射器带动旋转的棘齿圈(6),底盘内有三节电池,均布成三角形,卡在电池架(7)内,通过导电片(8)串联,串联电路中有一个离心开关K,底盘中部安装有扬声器(12)和音乐片(13),通过灯架(14)装有数个灯泡(15),音乐片上的接线脚通过导线与三极管、扬声器、灯泡、电池等相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碟螺,其特征在于单相曲四轮闪音乐片(13)上有数个接线脚,开关K其中一片、四个灯泡(15)一脚、电容C一脚、三极管BG1发射极均与接线脚(17)联结;三极管BG1基极与接线脚(24)联接、集电极接扬声器(12)一脚;扬声器另一脚、电容C另一脚、三极管BG2、BG3、BG4、BG5的发射极、电池(9)正极与接线脚(18、19)联接;三极管BG2、BG3、BG4、BG5的基极分别与四个灯泡联接。
专利摘要一种带声响的彩光飞碟螺,由上盖和底盘组成,底盘内有三节电池均布成三角形,卡在电池架内,通过导电片串联,串联电路中装有离心开关。底盘中部安装有扬声器和音乐片,通过灯架装有数个灯泡。音乐片上的接线脚通过导线与三极管、扬声器、灯泡、电池等相联。这种飞碟螺由发射器带动,旋转时间长。闪光彩泡和音响效果相结合,娱乐性佳。
文档编号A63H1/00GK2144004SQ9223532
公开日1993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3日
发明者龙国平 申请人:龙国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