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陀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897阅读:1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陀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陀螺,具体地说是一种鞭打转动的陀螺。
现有发光的陀螺一般是在外壳内设置电源,外壳的上部设置发光元件。它需要消耗能源,需要经常更换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电池的可发光的陀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外壳内壁上镶装导磁铁和一对永磁铁,在外壳的中心安装一可与外壳之间相对转动的线圈,外壳的上盖上安装发光二极管,线圈的两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的两极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外壳的内壁上镶装一对永磁铁和导磁铁,使外壳的内部形成一强磁场,设置于外壳内的线圈处于磁场中,当用鞭抽打陀螺的外壳时,由于线圈与外壳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外壳与线圈的转动速度不同,线圈切割磁力线而产生电流,与线圈相连接的,安装于外壳上盖上的发光二极管即可发出一闪一闪的光亮。抽打的越快,亮度越强,可以引导使前者不停地抽打陀螺,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不用安装电池,可节省使用开支。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
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不含中盖和上盖);图3是中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图6是导磁铁、永磁铁的形状示意图。
附图中1-顶盖;2-中盖;3-外壳;4-线圈;5-导磁铁;6-永磁铁;7-电极槽;8-中间轴;9-顶尖;10-发光二极管;11-电极环。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实施例1图2、图3、图4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方案的结构。它是由上盖、外壳3、中间轴8、线圈4、导磁铁5、永磁铁6、顶尖9、发光二极管10组合而成的。上盖包括顶盖1和中盖2。顶盖1、中盖2、外壳3可以用塑料、电木、有机玻璃、橡胶、玻璃钢等材料制成。导磁铁5呈3/4环形。永磁铁6为两块碲形磁铁。导磁铁5、永磁铁6镶装在外壳3的内壁上。线圈4绕在中间轴8上。中间轴8的两端均有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锥体。线圈4的两端与锥体相连。在外壳3下底的中心与中盖2的中心均有一电极槽7。中间轴8两端的锥体置于电极槽7内,电极槽7通过导线与发光二极管10相连接。发光二极管10安装于上盖上。中盖2开有3~4个哨孔。顶盖1、中盖2、外壳3联结成一体。在外壳3的下底处安装一顶尖9。
实施例2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最佳实施方案的结构。它由顶盖1、中盖2、外壳3、中间轴8、线圈4、导磁铁5、永磁铁6、发光二极管10等部件组合而成。顶盖1、中盖2、外壳3可以用塑料、电木、有机玻璃、橡胶、玻璃钢等材料制成。导磁铁5、永磁铁6镶装在外壳3的内壁上。线圈4绕在中间轴8上。中间轴8的上端有导电材料制成的锥体。中间轴8的下端伸出外壳3的下部。在中间轴8与外壳3的下部相接触处有导电元件,该导电元件包装安装于中间轴8上的导电圈,安装于外壳3上的电极环11。线圈4的两端分别与中间轴8上的锥体和导电圈相连。在中盖的中心处有一电极槽7。中间轴8上端的锥体置于电极槽7内。电极槽7、电极环11分别通过导线与发光二极管10相连接。发光二极管10安装于顶盖1上。发光二极管排成两圈,每圈1只,且颜色不同。中盖2上开有3~4上哨孔。顶盖1、中盖2、壳体3联结成一体。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发光的陀螺,它包括外壳和上盖,在外壳内壁上镶装导磁铁和一对永磁铁,外壳的中心安装一可与外壳之间相对转动的线圈,外壳的上盖上安装发光二极管,线圈的两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的两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的陀螺,其特征在于线圈绕在一转动轴上,轴的两端用导电材料制成锥体,线圈的两端与锥体相连,在外壳的下底与上盖上分别有一电极槽,锥体置于电极槽内,电极槽通过导线与发光二极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的陀螺,其特征在于线圈绕在一转动轴上,轴的上端由导电材料制成锥体,下部有一导电圈,线圈的两端分别与锥体、导电圈相连,在外壳内的上盖上有一电极槽,下部有一电极环,导电圈与电极环相接触,电极槽、电极环通过导线与发光二极管相连,中心轴伸出外壳下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发光的陀螺,其特征在于外壳、中盖和顶盖组合联成一体,在中盖上开有一组哨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发光的陀螺,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排成两圈,每圈1只,且两圈的颜色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发光的陀螺,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排成两圈,每圈1只,且两圈的颜色不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可发光的陀螺。其结构是在一外壳内壁上镶装导磁铁和一对永磁铁,外壳的中心安装一可与外壳之间相对转动的线圈,外壳上方有上盖,上盖上安装发光二极管,线圈的两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的两极相连。当用鞭抽打外壳时,外壳与线圈以不同的速度转动,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使发光二极管发出闪光。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电池,而且可以起到健身的功能。
文档编号A63H1/00GK2142744SQ9224316
公开日1993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30日
发明者郭同滨 申请人:郭同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