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后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27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拍后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拍后套。
现有的球拍后套是直接固定在球拍柄部后端,再用护皮包裹而成、后套上贴有商标或制造商标记。这种固定式的球拍后套不能随意拆开清除球拍柄内因运动而产生的碎屑。这些碎屑在挥动球拍时有响声,这会影响运动员水平的正常发挥。另外,贴在后套上的商标及制造商标记也会因直接外露而褪色磨损,从而影响美观。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能随意拆开,且能保护商标等标记的球拍后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球拍后套是将内套体固定在具空心管的球拍柄后端,内套体上设有连通球拍柄尾端空心管口的窗口,窗口上用盖片盖住,内套体上套合有透明软质的外套体,外套体呈单向开口、径向收缩。
盖片的外侧可用于贴设商标或制造厂家标记。
本实用新型因采用软质透明外套,它即能保护印有商标或制造商标记的盖片,又能使商标等标记清晰可见;软质透明外套具有一定的紧束性,既能将内套体紧紧裹住,稍加用力又可剥开。取出内套体窗口上的盖片即可将球拍柄空心管中的碎屑倒出,这就达到了随意拆开球拍柄后套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中,1是球拍柄空心管口,2是球拍柄后端,3是内套体,4是内套体窗口、5是定位孔,6是盖片,7是扣合凸部8是软质透明外套,9是保护皮带。
如照
图1,内套体3呈八角形或六角形,将其固定在球拍柄2的后端,内套体的端面设有一连通空心管口1的窗口4及定位孔5,盖片6的形状对应内套体3的端面,其上有扣合凸部7,用于将盖片定位在定位孔5上以达到覆盖内套体窗口4的目的,盖片6的另一端面可用来贴设商标或制造商标记,软质透明外套8呈单向开口及径向收缩,由于径向收缩,随着软质透明外套8越套入内套体3,其紧束力越大,使得整个内套体3、盖片6、外套体8结合成一体,当要倒掉球拍柄内的碎屑时,只需用力拔出外套体,揭开盖片,即可从内套体窗口倒出碎屑、之后,再盖上盖片6,套入外套体8即可恢复原状,从而达到随意拆开球拍后套的目的。
参照体1及图2,将内套体3套合在球拍柄后端2上,并径向打钉固定,然后用保护皮带9缠绕拍柄及内套体3的一部份,再将贴设有商标及制造商标记的盖片6盖在内套体窗口4上,最后将透明软质外套8套合于内套体3上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球拍后套。
权利要求1.球拍后套,含内套体(3),其特征是内套体(3)设有同球拍柄部空心管口(1)相连通的内套体窗口(4),盖片6用于覆盖窗口(4),透明软质外套8呈单向开口,径向收缩套合在内套体(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后套,其特征是内套体(3)设有定位孔(5),盖片(6)上设有扣合凸部(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拍后套,它由内套体、盖片及软质透明外套组成。内套体设有窗口连通球拍柄尾端空心管口,外套体呈单向开口、径向收缩,随着外套体越套入内套体其紧束力越大,使得内套体,盖片,外套体紧密结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球拍后套能随意拆开,这便于清除球拍柄内的碎屑。
文档编号A63B49/00GK2157804SQ9320773
公开日1994年3月2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24日
发明者张混湖 申请人:张混湖, 沈文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