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七巧积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997阅读:16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七巧积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智力玩具,特别是一种由七块单元体组成的可立体拼接多种不同动、植物、人体、物体等形态的积木。
目前社会上普遍出售的七巧板拼图玩具,虽然具有结构简单,拼接变化多等特点,但由于只能拼接平面图而不能进行立体拼接,同时存在着图形呆板,拼接后的图形亦不能移动、站立,更不能拿着当玩具玩耍,趣味性相对较弱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由七个单元体组成的、可按多种动、植物、人体,物体等形体进行立体拼接的积木,使其具有拼接灵活多变,拼接后的图形生动活泼并可站立和作玩具玩耍,趣味性强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木料或塑料在常规七巧板的基础上,将各单元体加厚呈立体形,并在每个单元体的各侧面及其侧棱上均设置尼龙粘扣作为相互之间的联接件;尼龙粘扣与各单元体本体之间采用紧固联接;使用时各单元体之间通过尼龙粘扣活动联接。本实用新型即通过上述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
本实用由于在原七巧板的基础上加大了厚度使其成为立体形,并在每个单元体的各个侧面及其侧棱上均设置尼龙粘扣,因此克服了常规七巧板只能拼接平面图形,拼接后的图形不能移动,图形呆板,趣味性相对较弱等缺陷。本实用新型可对60余种动、植物,人体,物体形状进行立体拼接,且拼接后还可移动作玩具玩耍,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拼接方式及形体灵活多变,立体感。娱乐性及趣味性强等特点。
附图及

图1,为各单元体相对尺寸关系及平面图形示意图;图2,为各单元体(2-1至2-5)结构示意图(轴测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为三棱柱,2、为大四棱柱,3、中四棱柱,4、小四棱柱,5、五棱柱。
实施例本实施例采用硬杂木作积木单元本体,木板厚20mm,先下料成60×70mm(宽×长)的板块,上、下两面刨光;每个板块按图1,划线、下料,其尺寸比例按abcd=22]]>22]]>1,即本实施例a为30mm,b为152]]>mm,c为302]]>,d为15mm;其中图2-1和2-4各两块。将下好的各单元体的侧面及棱打磨光,然后绕侧面和棱粘贴上与其厚度等宽的尼龙粘扣;最后将各单元体的上、下面按需要涂上颜色漆、凉干即成;不同形状的单元体可着不同的颜色。
图3,为采用本实施例立体七巧积木可拼接的部分动、植物,人体、物体状态示意图。由于各单元体之间的联接面和棱上设有尼龙粘扣,因此拼接的各种形体均可站立起来并可当作玩具玩耍。
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七巧积木,包括七个积木单元体,其特征在于每个积木单元体均为立体形,且每个单元体的各侧面及其侧棱均设有尼龙粘扣,尼龙粘扣与各单元体本体之间采用紧固联接;使用时各单元体之间则通过尼龙粘扣活动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形七巧积木玩具,它由七块独立的单元体组成,每个单元体的各侧面及其侧棱上均设置有尼龙粘扣。使用中各单元体之间均可通过尼龙粘扣活动联接,从而拼接出多种动、植物,人体,物体形状。拼接后的形体既可站立,也可拿着当玩具玩耍。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拼接方式及形体灵活多变、立体感、娱乐性及趣味性强等特点。克服了常规七巧板图形呆板,只能进行平面拼接且拼接后不能移动,以及趣味性相对较弱等缺陷。
文档编号A63H33/04GK2166864SQ9323887
公开日1994年6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1日
发明者郑易礼 申请人:郑易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