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拍拍框穿线孔的改进设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46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球拍拍框穿线孔的改进设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拍拍框尤指一种球拍拍框穿线孔的改进设计。
现有的球拍拍框多在拍框周缘内、外侧相对贯穿钻设若干个穿线孔,且各穿线孔在同一水平线上,如


图1、图2所示,供网线经各线孔来回纵横穿设以形成一拍面。这种惯用的穿线孔设置方式使网线与拍框框体轴线呈平行状。在击球时,球拍的振动力对使用者手臂加重负担,而且这种惯用的穿线孔方式使得框体同一轴线密集钻设孔洞,而每一孔洞皆截断、破坏拍框的同条纤维,于拍框承受力量时使应力均集中在各孔洞处,长期使用,对球拍的强度及寿命均有不利的影响。为克服这种缺陷,目前出现另一种球拍,其中各穿线孔呈双排交错排列方式,如图3所示。网线穿设后,于拍框的网线与拍框轴向形成一致的倾斜角度,使击球后网线受力产生的纵波不与球拍框面呈垂直传播,以降低球拍振动对手臂的影响程度,而且避免将同一条纤维密集切断。然而,这种球拍在网线击球产生纵波时,因击球点不同,导致两网线间反方向的纵波或为互相抵消或为相加。若相抵消,则可降低对球拍拍框及手臂的负荷;但为相加状况时,对拍框和手臂负荷都将加大,尚不能克服前述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拍拍框穿线孔的改进设计,使拍框上同一纤维被截断后各段均仍具有相当长度,以降低因密集钻设穿线孔,导致拍框材料强度减弱的后果,同时也减轻击球时冲击力对手臂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是一种球拍拍框穿线孔的改进设计主要包含一拍框及一拍柄,以形成一球拍,该拍框于框体内、外两侧相对贯穿钻设预定数目个穿线孔,其特征在于该各穿线孔交错、分布排列为至少三列,供网线交叉穿设以形成网面;该网线于该拍框外侧该各穿线孔之间形成交叉排列的若干个线段;该各线段此间通过拍面相连接,而且各线段于拍框外侧面形成交叉排列,使相邻线段互不平行,以使击球时各线段振动之纵波可彼此消减。
本实用新型运用特殊的穿线孔排列方式使同一轴向上各穿线孔间距加大,使拍框被切断纤维长度较长,以保证拍框材料的强度,而且击球时,球对球拍的冲击力可有效消减,以降低球拍振动程度。
以下结合附图举一最佳实施例如图4、图5所示。一球拍拍框(10)及一握柄(20)形成一球拍,其中该拍框(10)于框体内、外两侧相对贯穿钻设预定数目个穿线孔(30),该各穿线孔(30)系呈三列彼此交错排列状态,且中央列与两侧列之间距离相等,一网线(40)通过该各穿线孔(30)上、下、左、右交叉穿套,借以形成拍面,该网线(40)于该拍框(10)外侧形成交错排列若干个线段(32),该各线段(32)间通过拍面相连接,而于拍框外侧面形成不相连、且交互倾斜之状态,该各线段(32)均分别穿套于中央列之穿线孔及一侧列之穿线孔。球拍击球时,球击中拍面,拍面承受负荷,由该网线(40)将此负荷传递至该拍框(10),且该网线(40)受力而产生振动,此振动能量亦同时传递至该各线段(32),使该各线段(32)分别振动并于垂直该各线段(32)方向产生纵波。然而,由于该各线段(32)彼此间相互形成一特定角度及距离,此特殊的空间组态使各纵波向外传送时分别遇到另一纵波,由于相交各纵波行进方向的差异及波动产生位置的不同,使相交各纵波成互相干扰而产生能量消减作用,直接使该拍框(10)承受的振动能量降低。再者,由于各穿线孔(30)系交错排列设置于三列轴线,于同一轴线上之同一纤维被穿线孔(30)截断之次数大减,每段纤维长度至少为现有球拍之两倍不等,因此有效地维持并延长球拍寿命。
下面对附图加以说明
图1为现有球拍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球拍的击球状态侧面示意图。
图3为另一现有球拍击球状态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击球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球拍穿线孔排列状态比较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球拍的网线受力纵波状态比较示意图。
权利要求1.一种球拍拍框穿线孔的改进设计,主要包含一拍框及握柄形成一球拍,该球拍拍框于框体内、外两侧相对贯穿钻设预定数目个穿线孔,其特征在于该各穿线孔系交错、分布排列为至少三列,供网线交叉穿设以形成拍面,该网线于该拍框外侧该各穿线之间形成交叉排列的若干个线段,该各线段间通过拍面相连接,而且该各线段于拍框外侧面形成交叉排列,使相邻线段互不平行。
专利摘要一种球拍拍框穿线孔的改进设计主要包含一拍框及一握柄以形成一球拍,于该拍框框体内、外两侧相对贯穿钻设预定数目个穿线孔,以供网线穿设形成拍面,其特征是该各穿线孔是交错、分布排列为至少三列,以供网线交叉穿设,形成网面;该网线于该拍框外侧该各穿线孔之间形成交叉排列的若干个线段;该各线段彼此间通过拍面相连接,且该各线段于拍框外侧面形成交叉排列,使相邻线段互不平行。
文档编号A63B49/02GK2183792SQ9420643
公开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4日
发明者陈正盛 申请人:陈正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