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球练习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186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球练习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球练习棒,尤其涉及一种可增进运动时的安全性的板球练习棒。
板球所用的球棒略似棒球使用的球棒,两者均为长条形体,相异的是板球棒的击球面自正面来看为长方形,而若从板球棒的顶部俯视,则击球面略成三角形的结构,共可分成前后两个击球面,一击球面为平面,而背面的击球面中央有一凸出的峰棱,并自中央向两侧渐低成为两个斜面,游戏时可选用正面的击球面打击,以得到较大的击球面,也可用反面的斜面打击,使球接触斜面形成不规则反弹,而板球棒握把部份为一等径圆柱杆,此即一般板球棒的特殊造型。
本实用新型中因为板球特殊的游戏方式需求,其使用的板球棒造型,在打击时所产生的应力常常会使得板球棒发生折断的现象,而现有的板球棒均为木制材质,在折断后断裂口会形成许多尖锐凸刺,成为一件足以伤人的利器,更何况折断的一截常会飞出去而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伤害。
鉴于板球棒使用上潜在的危险性,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球练习棒,以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使板球棒在折断后不会飞出,而断裂口也不会有尖锐的凸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以塑料为原料并使用射出成型的技术制造,不仅使板球练习棒更为轻巧耐用,而且减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球练习棒,整组结构包括击球板面及握把两个部份,主要特点在于所述板球练习棒的骨架由塑料原料经过注塑成型而形成该骨架结构为击球板面及握把两段分离的方式,组合时只需将握把上端的端头插入击球面下端的凹槽,如此即可构成一完整板球练习棒。
前述的板球练习棒,其特点在于板球骨架上的击球面上可设有减重槽及穿孔,并可设有脊柱及肋板补强结构。
前述的板球练习棒,其特点在于在击球板面附着一层发泡胶,使击球面略具弹性,而握把则包覆泡绵体,以减少震动力。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本实用新型所设板球练习棒,主要是将现有的板球练习棒在材质及制法上作一革命性的整体变化,请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一板球练习棒10由骨架及所包覆的胶体组成,骨架的型态为一长条状物体,依其功能、形状可分为上、下两个部份,下半部为圆杆形的握把11,上半部为平板形的击球面20且正反两面皆可作为打击面,正面为平面,背面由正中的脊柱21向两侧渐低形成两斜面,击球面上设有左、右减重槽23及穿孔24以减轻板球练习棒10的重量,在减重槽23之中设有肋板22加强板球练习棒10的强度,此即骨架的结构设计;另于骨架的击球面20加上发泡胶28包覆处理,而于握把11部位则套以泡绵19,如此即完成板球练习棒10新制法。
另请参考图2所示,板球练习棒10的骨架由击球面20及握把11两部份组合而成,组合时将握把11顶部的端头111对准击球面20底部的凹槽201插套入,便可得到稳固的配合,将板球棒的骨架分成两部份具有减低制造模具的费用,并可降低成品不良率的两大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板球练习棒10,是将塑料原料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灌注到模具内,形成板球练习棒10的骨架,而为使射出的塑料骨架品质优良,并降低模具的成本,特别将模具配合板球棒骨架分成两组,在制成后并可分别组合成一完整的板球练习棒10骨架,最后将板球练习棒10击球面20浸入发泡胶28池,让发泡胶28附着在击球面20上,得到如木质板球棒的外形及柔软略具弹性的表面,另在握把11处套上泡绵19,以便使用者握持时更舒适并减少击球时的震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板球练习棒的整体重量在450到500克之间,较现有的木制板球棒约600克的重量轻了许多,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更增添了轻巧好用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板球练习棒,包括击球板面及握把两个部份,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球练习棒的骨架由塑料原料经过注塑成型而形成,并分离为击球板面及握把两部分,通过将握把上端的端头插入击球面下端的凹槽,即构成一完整板球练习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球练习棒,其特征在于板球骨架上的击球面上设有减重槽及穿孔,并设有脊柱及肋板补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球练习棒,其特征在于在击球板面附着一层发泡胶,使击球面略具弹性,而握把则包覆泡绵体,以减少震动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球练习棒,主要的构件为一板球棒骨架,该骨架为塑料原料注塑成型所制成,分为球板面及握把两部分,组合方法为球把顶部设有一凸出的端头,用来插套入击球板面下端的凹槽之中形成一紧密的配合,击球板面部分并浸入发泡胶池处理,形成一略具弹性的发泡胶覆盖表面,另在握把处包覆泡绵体组织,如此则构成一兼具有安全及舒适性的板球练习棒。
文档编号A63B59/00GK2235306SQ94247518
公开日1996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5日
发明者郑淑霞 申请人:郑淑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