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围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68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围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立体感的围棋。
现有的围棋是在一个棋盘上即一个平面上进行的,棋路为19×19,正是由于平面围棋是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其直观性比较好,下子时也比较方便,但是平面围棋的复杂性、趣味性有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立体感的围棋,它是在一个三维的正方体棋架上进行的,棋路为11×11×11,黑、白两种棋子共1331粒,立体围棋的每粒棋子在中腹有6口气,比平面围棋多两口气,边角部位的气也比平面围棋多,而且棋子不必拘限于某一个平面之上,上、下、纵、横可任选一个点着子,增大了棋子的活动范围,也增大了下棋的难度。立体围棋的胜负取决于双方在棋架上所围空间的体积大小,而不是象平面围棋取决于所围地的面积大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材料制作纵、横、上、下均为11路的正方形框架结构,每三个方向的棋路的交接处制成适合安放棋子的形状,整个棋架共1331个交叉点,并且棋路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间距,且上、下、纵、横的间距应相等。
本实用新型结合以下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
图2是棋架上中腹子的示意图。
图3是棋架上表面子的示意图。
图4是棋架上棱子的示意图。
图5是棋架上角子的示意图。
在图中6、14、21、25为棋子;3、13、19、29为铅垂棱;1、8、15、20为水平纵棱;2、12、18、22为水平横棱;4、9、16、24、26为铅垂筋;7、11、28为水平纵筋;5、10、17、23、27为水平横筋。
用村料制作成一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棋架,棋路是11×11×11。每一交叉点就是下棋的位子,在棋架中,形成铅垂棱(3)、(13)、(19)、(29),水平纵棱(1)、(8)、(15)、(20),水平横棱(2)、(12)、(18)、(22)。铅垂筋(4)、(9)、(16)、(24)、(26),水平纵筋(7)、(11)、(28),水平横筋(5)、(10)、(17)、(23)、(27)。并在中腹任一交叉点上的棋子(6)与铅垂筋(4)、(9),水平纵筋(7)、(11),水平横筋(5)、(10)相连接;任一表面上予(25)与铅垂筋(24)、(26),水平纵筋(28),水平横筋(23)、(27)相连接;任一棱上子(14)与铅垂筋(16)、水平纵棱(15)、水平横筋(17)相连接;任一角上子(21)与铅垂棱(19)、水平纵棱(20)、水平横棱(22)相连接。
权利要求1.立体围棋是由一个三维的正方体棋架组成的,棋路为11×11×11,每一交叉点为一下棋位子,其特征是中腹任一交叉点上的棋子(6)与铅垂筋(4)、(9),水平纵筋(7)、(11),水平横筋(5)、(1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围棋,其特征在于任一表面上子(25)与铅垂筋(24)、(26),水平纵筋(28),水平横筋(23)、(2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围棋,其特征在于任一棱上子(14)与铅垂筋(16)、水平纵棱(15)、水平横筋(1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围棋,其特征在于任一角上子(21)与铅垂棱(19)、水平纵棱(20)、水平横棱(22)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来的围棋只能在平面上下棋的习惯。用材料制成一个三维空间的正方体棋架,棋路为11×11×11,其间隔距相等,每一个交叉点为一下棋位子,这样就增加了下棋的空间,增加了趣味性和复杂性,也增加了下棋的难度,立体围棋的胜负取决于双方在棋架上所围空间的体积大小,而不是象平面围棋取决于所围地的平面面积大小。
文档编号A63F3/02GK2236878SQ9521865
公开日1996年10月9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24日
发明者王付强 申请人:王付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