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功能恢复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06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肩关节功能恢复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用康复器械。
肩周部因意外伤害或病痛时影响肩臂功能,目前一般是针灸,推拿及理疗康复,大多是治疗方面的手段,倘无外力协助功能恢复的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帮助恢复肩臂功能的器械。
一种以座椅为主体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椅,其特征在于在坐椅两侧对称装置有功能恢复结构,该装置是在扶手[4]上固定用于控制电机[8]转速的控制箱[3],在扶手下侧旁安装便于转动的两端穿入分别固定于扶手下部及转动盘[9]中心的轴套内的转动轴[10],以转动轴为一边的转动面[6]内侧设置轴心在转动面上偏心轮[5],轴心外露端通过皮带传动装置[7]连接固定在转盘上的电机[8],偏心轮内边面固定一万向节结构的可伸缩的连杆[2]与扶手上部以万向节结构定位于坐椅侧旁手臂固定板[1]下的万向节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是患者可以自己操纵扶手上的控制箱开关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以达到控制扶手上下及圆锥形摆动的快慢,可用左手控制右臂的功能恢复,右手的控制箱控制左臂的功能恢复,通过可伸缩连杆的长度定位调节摆动的幅度,需康复的手臂可用绑带或固定于手臂固定板上的尼龙搭扣固定,电机在转动盘上重心下降,且转动面下端也固定在转动盘上,一则使皮带传动装置不需调整与转动角度同步,另则对转动面及面上装置有承重作用,当转动面与手臂固定板的垂直面平行时,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时,使手臂上下摆动,当转动面与其有一定夹角时手臂可作圆锥形摆形,夹角愈大,摆动的圆锥角愈大。当然转动盘下部也可设置圆周形导轨使便于转动,电机与控制箱间通过导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原理清晰,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对肩周关节功能恢复有康复作用。
附图
是肩关节功能恢复椅单侧结构原理示意图,其中1-手臂固定板,2-连杆,3-控制箱,4-扶手,5-偏心轮,6-转动面,7-皮带传动装置,8-电机,9-转动盘,10-转动轴。
实施。制作一边为转动轴的长方形转动面在转动面,偏上处中心垂直线上固定轴套,轴套上穿入短轴,短轴内侧安装一个偏心轮,外侧固定一个皮带轮,制作一圆盘,置于椅子底部(可以半圆)圆心处固定轴套,轴套位于椅子扶手下近地面处,轴套内插入转动轴,转动轴上端插入于扶手侧下装置的轴套内,转动面下部与转动盘固定,转动盘上安装电机,使电机上的皮带轮与偏心轮外侧的小皮带轮同一平面,安上皮带连接电机与偏心轮,偏心轮周边内固定一万向节,万向节处装上连杆,连杆另一端装入手臂固定板前端下的万向节内。手臂固定板内侧也安装在坐椅侧边的万向节上,扶手上固定控制箱,用导线与电机接通,电机上导线连插头。该装置在坐椅两边对称安装两套上述结构。
权利要求一种以座椅为主体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椅,其特征在于在坐椅两侧对称装置有功能恢复结构,该装置是在扶手[4]上固定用于控制电机[8]转速的控制箱[3],在扶手下侧旁安装便于转动的两端穿入分别固定于扶手下部及转动盘[9]中心的轴套内的转动轴[10],以转动轴为一边的转动面[6]内侧设置轴心在转动面上偏心轮[5],轴心外露端通过皮带传动装置[7]连接固定在转盘上的电机[8],偏心轮内边面固定一万向节结构的可伸缩的连杆[2]与扶手上部以万向节结构定位于坐椅侧旁手臂固定板[1]下的万向节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肩关节功能恢复椅属医疗用康复器械。它是坐椅两侧的对称性结构,其在扶手[4]固定控制箱[3]扶手下侧通过轴套及近地处转动盘[9]中心的轴套内装置带偏心轮[5]与转动轴[10]的转动面[6]转动盘上的电机[8]通过皮带传动装置[7]接连偏心轮轴,偏心轮周边处万向节通过连杆[2]万向节与扶手上部由万向节与靠背边连接的手臂固定板[1]连接。它结构简单,操纵使用方便,对肩周关节有康复作用。
文档编号A63H23/00GK2264580SQ9523514
公开日1997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24日
发明者王道青 申请人:王道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