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802阅读:1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麻将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娱乐用具,尤其指一种结构改进了的麻将牌。
麻将是中国技艺的一项国粹,藉由各种花色的麻将牌组合而变化出许多的“糊”牌结果,其间的输赢过程除了需要仰赖运气好、坏之外;其最重要的更须参酌到斗智、技艺的发挥,因此麻将的风行除了由来已久的国粹之外,更是为一般民众所喜爱的娱乐消遣。
在民间的节庆而言,常是一般家庭在外游子回归的时候,因此亲朋与三、五好友之间便会聚在一起各自谈论事情,并且藉由一项活动的施行以排遣较为无聊的平常生活,此时除了可泡一壶好茶聊天之外,大多数的人亦都会选择打麻将的活动方式,因为在打麻将的过程之中除了可满足人们内在的好胜心之外,而且其等待糊牌或“放枪”时的紧张气氛更增添其不少的刺激性,虽然偶有一些输赢结果,但欲无伤彼此之间的情谊,但是,以目前的麻将牌而论;其结构都是采用方正的长方体再予以刻制图面的设计(如


图1所示),所以便易因其固有的结构而产生下述的缺点一、由于麻将每一圈打下来都已耗费不少的时间,而且在其过程之中充满紧张、刺激的趣味性,所以麻将牌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打牌者的汗气沾染而产生一些粘性,因此便在牌桌上经常会发生要拿取一张麻将牌意外的却粘附起另外一张牌或者推落另一张牌的事故,而影响到打牌者一次自摸“糊”牌的机会,使其技艺竞赛的公平性有失公允。
二、由于在洗牌时;一般的麻将牌结构是采用方方正正的设计,所以其麻将牌与桌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会较大,而容易产生摩擦阻力过大的缺失,造成使用者洗牌过程的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互之间粘性、摩擦阻力减少的麻将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麻将牌,它由长方体所构成,其特征是于麻将牌的两侧缘设为内凹弧,且在内凹弧的前后端设为呈平面部。
上述设计,显然于每个麻将牌与麻将牌连接时的接触面便大为减少,达到了可防止麻将牌之间受到汗气的粘附作用,并使拿取麻将牌的扣取动作更为顺手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麻将牌外观立体形状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形状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一呈长方体状的麻将牌1构成,且于其麻将牌1的两侧缘设有适当的内凹弧2,且侧缘内凹弧2的前后端仍设为呈平面部3,使用者实施时,由于内凹弧2的前后端仍是具有平面部3,所以在排列麻将牌1时可利用各个麻将牌1的平面部3相互接触而排列整齐(如图3所示),不致造成歪七扭八的现象,而另在拿取麻将牌的实施方面,因为各个麻将牌1的侧方具有内凹弧2的结构设计,所以不仅在使用者拿取时可倍感顺手;而且每一个麻将牌1之间完全不会因使用过久的现象而受汗气影响,造成打牌者误拿取两张牌(因汗气的粘附作用)或推落另一张牌的事故,而让打牌者误失一次自摸机会,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令使用者完尽情性于“方城之战”中,不会因掉牌事故而错失自摸糊牌的乐趣。归纳本实用新型有下列优点。
一、由于本麻将牌的两侧设有内凹的内凹弧设计,因此在麻将牌的排列之后会令各个麻将牌之间产生间隙减少接触的面积(缩小因汗气影响的粘附面积),所以便可将麻将牌因汗气的粘附力量降至最低,解决造成拿牌事故的困扰问题。
二、由于本麻将牌的两侧具有内凹弧的设计,因此可减少麻将牌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促使洗牌过程可更为流畅,具有洗牌容易的优点。
三、由于本麻将牌于其内凹弧的前后端仍是具有平面部的结构设计,所以在麻将牌之间的排列组合时;仍可依其平面部的相互接触而保持麻将排列的整齐性,不致有会造成排列困难的现象。
权利要求1.麻将牌,它由长方体所构成,其特征是于麻将牌的两侧缘设为内凹弧,且在内凹弧的前后端设为呈平面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娱乐用麻将牌。解决减少粘性、阻力问题。麻将牌,它由长方体所构成,其特征是:于麻将牌的两侧缘设为内凹弧,且在内凹弧的前后端设为呈平面部。用于娱乐。
文档编号A63F9/20GK2302832SQ9720349
公开日1999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6日
发明者卢美怡 申请人:卢美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