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337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随身带茶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杯。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茶杯,诸如保温杯,普通不锈钢杯等,其体积都比较大,出外携带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容量大,携带方便的茶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由多层锥台形的杯体互相套在一起,可以自由伸缩,使用时只需将逐个锥台形杯体拉伸就能形成一个大容量茶杯,不使用时,把锥台形杯体压缩在一起,使其体积缩小到最小状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量大,携带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本实用新型由三层锥台形杯体1、2、3组成,其中杯体1设有底层4,杯体1和杯体2的颈部各有一环形凹槽,在凹槽里面设有一密封橡胶圈5、6,其中杯体2底部的直径小于密封橡胶圈5的外径,杯体3底部的直径小于密封橡胶圈6的外径,这样就可保证杯体在拉伸时不会脱节,在杯体3的上方设有杯盖7。在杯体1的下面设有底座8,其中底座8通过点焊与杯体1的底层4连接在一起,保持杯体的稳定。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材料除密封圈外全部使用不锈钢,其中锥台形杯体还可设计成二层或四层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量大,携带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随身带茶杯,其特征是由三层锥台形杯体(1)、(2)、(3)组成,在杯体(1)、(2)颈部的环形凹槽中各设有密封橡胶圈(5)、(6),其中杯体(2)底部的直径小于密封橡胶圈(5)的外径,杯体(3)底部的直径小于密封橡胶圈(6)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带茶杯,其特征是在杯体(1)的上方设有杯盖(7),杯体(1)的底层(4)通过点焊连接有底座(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带茶杯,其特征是锥台形杯体还可设计成二层或四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携带方便的新型茶杯。由三层互相套在一起的锥台形杯体组成,使用时,把每一个锥台形杯体拉伸就可以形成一个容量大的茶杯,不使用时,把锥台形杯体压缩到体积最小状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量大,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A45F3/20GK2299523SQ9722517
公开日1998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6日
发明者郑为民 申请人:郑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