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泉摆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984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喷泉摆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喷泉摆饰,尤指一种具有易安装、防漏水、美观耐用的一种改进的喷泉摆饰,属娱乐领域玩具类。
市场上的喷泉摆饰(


图1)主要包括主体A、抽水马达D、小水槽B、大水槽C、出水软管E及IC蓄电池盒F;主体A前端上方及下方分别设一小水槽B及大水槽C,水槽内表面涂防水层,大水槽C深入主体A内,主体A背面设有抽水马达D,抽水马达D的底端置于大水槽C内,抽水马达D的出水管E弯折90度连接固定于小水槽B上方的出水口,而在主体A背面的抽水马达D上方设有一IC电池盒F,抽水马达运转发出音乐声,只要启动电池盒F上的开关即可使抽水马达动作,将大水槽C内的水抽出经出水软管E导引从小水槽B上方的出水口排出至小水槽,再由小水槽B溢出流至大水槽C内,如此重复循环达到娱乐观赏的目的;其缺点是大水槽C内侧表面使用的石粉逐渐溶解,水变混浊,导致管路阻塞使抽水马达D发生故障,抽水马达D装于本体A背面单调缺乏变化,IC电池盒F装于大水槽C上方,易使电池座及IC板发生锈蚀;90度弯折的软管E易阻塞,电力较强时易将水溅到主体A外面,使家具受损,有必要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抽水马达装在水盒内,安装容易,不会发生渗水等故障;使电池不受潮,克服设计单调增加美感,降低生产成本,克服弯管易阻塞及水压强度不稳使水溅出的缺点,用声控开关增添趣味性,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防水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按以下措施实现,其主体由底座及顶盖构成,底座顶端设有一凹孔及一外水槽,凹孔与外水槽间的隔板下方设有一贯穿孔,底座的底面设有一IC电池空间,在底座上介于上方凹孔及下方IC电池空间的隔板上设有一贯穿孔,顶盖为一内部中空的外形,其前端设有一内凹状的内水槽,内水槽底板上设有一贯穿孔,该抽水马达固定于水盒内,顶端盖以上盖,水盒固定于底座上方的凹孔内,一软管连接水盒的进水管及穿过设于底座隔板的贯穿孔与外水槽相连,底座上方安装中空状顶盖,顶盖内的空间隐藏水盒,抽水马达顶端的出水管外端连接一软管,软管的另一端穿出顶盖内水槽底板上的贯穿孔,挡水附件装在顶盖上内水槽出口上方,只留一小出水口;本实用新型还可按下列措施实现,在水盒顶端四周设有一凹缘,该凹缘的大小与上盖相同,上盖可嵌入水盒顶端凹缘中,上盖设有一贯穿孔,抽水马达的电源线由该贯穿孔拉出;顶盖上内水槽前端出水口的底板可设有一隆起的凸缘;IC电池盒设在底座下的IC电池盒空间;主体内设有声控开关控制是否启动抽水马达及IC板动作;底座底面设有若干个软性橡胶脚座;在内水槽上设有一底端及侧端分别具有进水口及出水口的小水盒,小水盒的进水口与抽水马达顶端的出水管所连接的软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降低成本及缩小体积,不会有渗水故障,克服了现有技术单调设计,增添了视觉美观,不会因压力过大而溅出水,采用声控开关控制抽水马达启动及IC板产生动作,增强趣味性。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喷泉摆饰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抽水马达与水盒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抽水马达置于水盒内的立体外观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兹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为改进后的结构(图2、图3),主要包括一主体1、一抽水马达19、一水盒14及一挡水附件23,其中,主体1由底座2及顶盖9组成,底座2及顶盖9均为一体成型,于底座2顶端设有凹孔3及外水槽4,凹孔3及外水槽4间的隔板下方设有贯穿孔5,底座2的底面设有IC电池容置空间6,在底座2上介于上方凹孔3及下方IC电池盒容置空间6的隔板上设有一贯穿孔7,顶盖9为一内部中空的外形,其前端设有一内凹状内水槽10,内水槽10的底板11上设有一贯穿孔12;抽水马达19装于水盒14内,水盒14一侧下方设有进水管22,水盒14的顶端四周设有一凹缘15,凹缘15的大小与上盖16相同(图4、图5),使上盖16可嵌入水盒14顶端,抽水马达19密封固定在水盒14中,抽水马达19上的出水管20穿过并突出于上盖16的贯穿孔17,上盖16上另设一贯穿孔18供抽水马达19的电源线21穿出,经底座2上的隔板的贯穿孔7与底板下方IC电池盒容置空间6的IC电池盒相连;上述结构中,将水盒14置于底座2上方的凹孔3内,用一软管26连接水盒14的进水管20及穿过底座2隔板上的贯穿孔5与外水槽4连接,用防水材料填软管26与贯穿孔5间的缝隙,将水盒14隐藏在顶盖9内的空间里,使抽水马达19顶端的出水管20连接的软管27穿过并突出于顶盖9上的内水槽10底板11的贯穿孔12,用防水材料填充软管27与贯穿孔12间的缝隙,再将挡水附件23固定装于顶盖9上内水槽10的出水口上方只留下小出水口,使本实用新型可将位于底座2上外水槽4内的水用抽水马达19由进水管22吸入水盒14中,再经出水管20排出,使水经缓冲后自动由内水槽10的出口溢出流至下方的外水槽4内,用封闭式水盒14代替现有的主体A内不易涂防水材质的外水槽C部分,使之易于制造、确保导致石粉溶解沉淀使水混浊及阻塞抽水马达的故障发生。
在上述结构中,于顶盖9上内水槽10前端出水口的底板11可设一隆起的凸缘13,凸缘13使经水管12流出的水不会直接流出,先在内水槽10积到一定程度时(比凸缘13高)才会溢出,以使之均匀不断流出;又还可将一底端及侧端分别具有进水口29及出水口30的小水盒28置于内水槽10上(图6),使抽水马达19顶端的出水管20连接的软管7连接小水盒28的进水口29,用封闭的小水盒28代替内水槽10,使之防水效果更好;另外,还可设一声控开关25,用其控制是否启动抽水马达19及IC板产生动作,以增加趣味性,此外,在底座2的底面上设若干个用软橡胶制成的脚座8,利用脚座8达到防震及稳固支撑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技术上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容易的特征,不但可降低成本缩小体积,改善了现有技术的缺点。
权利要求1.一种喷泉摆饰,包括主体、抽水马达及水盒,其特征在于主体由底座及顶盖构成,底座顶端设有一凹孔及一外水槽,凹孔与外水槽间的隔板下方设有一贯穿孔,底座的底面设有一IC电池空间,在底座上介于上方凹孔及下方IC电池空间的隔板上设有一贯穿孔,顶盖为一内部中空的外形,其前端设有一内凹状的内水槽,内水槽底板上设有一贯穿孔,该抽水马达固定于水盒内,顶端盖以上盖,水盒固定于底座上方的凹孔内,一软管连接水盒的进水管及穿过设于底座隔板的贯穿孔与外水槽相连,底座上方安装中空状顶盖,顶盖内的空间隐藏水盒,抽水马达顶端的出水管外端连接一软管,软管的另一端穿出顶盖上内水槽底板上的贯穿孔,挡水附件装在顶盖上内水槽出口上方,只留一小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泉摆饰,其特征在于水盒顶端四周设有一凹缘,该凹缘的大小与上盖相同,上盖可嵌入水盒顶端凹缘中,上盖设有一贯穿孔,抽水马达的电源线由该贯穿孔拉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泉摆饰,其特征在于顶盖上内水槽前端出水口的底板可设有一隆起的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泉摆饰,其特征在于IC电池盒设在底座下的IC电池容置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泉摆饰,其特征在于主体内设声控开关控制是否启动抽水马达及IC板产生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泉摆饰,其特征在于底座底面设有若干个软性橡胶脚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泉摆饰,其特征在于在内水槽上设有一底端及侧端分别具有进水口及出水口的小水盒,小水盒的进水口与抽水马达顶端的出水管所连接的软管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喷泉摆饰,包括主体、抽水马达、水盒等,主要将抽水马达设于水盒内,水盒置于底座上,使水盒一侧下方进水管外端套设的软管与底座上的外水槽连接,将顶盖装于底座上方,水盒于顶盖内空间,水盒顶上的出水软管突出于顶盖内水槽底板,将挡水附件装入内水槽上方,留一小出水口,达到安装容易,不会发生渗水、溅水故障,降低成本、增强趣味性。
文档编号A63F9/00GK2336840SQ9820179
公开日1999年9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6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6日
发明者施义丰 申请人:施义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