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鞭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062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鞭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鞭炮。
目前使用的鞭炮大都是利用炸药制成的,爆炸对环境污染很大。又由于炸药的特性,其生产、运输、储存都非常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含炸药的鞭炮,以改变过去鞭炮对大气的污染,以及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的不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鞭炮包括支撑体、电极,其特征是支撑体支撑着相接通的电极,在相接通为一体的整个极路上至少有一处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最小。
此相接通的电极可以是电极直接相靠相接触的接通。
此相接通的电极可以是电极间由导电体相连接的接通。
此相接通的电极可以是电极本身相互融为一体的接通。
此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最小之处可以是电极直接相接触接通的接触点。
此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最小之处可以是用导电体把电极相连接通的导电体。
此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最小之处可以是电极相互融为一体相接通的中间点。
采用这些结构后的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小的部位使电能转换成声光达到鞭炮的效果,不再对大气造成大的污染,也使鞭炮的生产、运输、储存更安全了。
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鞭炮第一个具体实施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鞭炮第二个具体实施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鞭炮第三个具体实施的示意图。
图1所示的电鞭炮由椭园形支撑体2和电极1组成,电极1的尖端部位相靠相接触把电极相接通,接触点3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最小,当高压电能通过此点时,便在此点产生声光。
图2所示的是另一种电鞭炮,它采用了椭园形支撑体2支撑着由极细的导电体3把电极1相连接,极细导电体3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最小,当高压电能通过此部分时,便产生声光。
图3所示的也是一种电鞭炮,它采用了在支撑体2的支撑下电极1相互融为一体的连接,其中间点3处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最小,当高压电能通过此处时,便产生声光。
相接通的电极形式多种多样,可是一字排开的多部位相接,也可是散射壮的多对相接为一定的形状,使不同的发光位看起来组成一定的图形。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产生的声光在一定的方向增强,采用在如
图1、2、3的支撑体2上的一定部位增设反射面,如、抛物面等。
为了改变本实用新型的光的色彩效果,采用了在如
图1、2、3的支撑体2上的一定部位增设改变光的色彩效果的结构部分,如有色光纸、有色-棱镜等。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电极和储存了电能的高压电容的两极依次相接即可产生声光的鞭炮效果。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不要直接使用高压电源供给电能,而是使用高压电容的储存能供给,这样可有效的避免危险。只有在确定了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有非常小的部位,而且此部位又有一定的安全长度时,才可直接使用高压电源供给电能。
权利要求1.一种电鞭炮,包括支撑体、电极,其特征是支撑体支撑着相接通的电极,在相接通为一体的整个极路上至少有一处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最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鞭炮,其特征在于该相接通的电极是电极直接相靠相接触的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鞭炮,其特征在于该相接通的电极是中间用导电体将电极相连接的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鞭炮,其特征在于该相接通的电极是电极本身相连融合为一体的接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鞭炮,其特征在于该相接通的电极是散开的多对电极相接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鞭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体上有改变声光方向的反射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鞭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体上有改变光色彩的结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鞭炮,其特征在于电极直接相接通的接触点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最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鞭炮,其持征在于使电极相接通的导电体连接部分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最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鞭炮,其特征在于电极融为一体相接通的中间点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最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鞭炮,它包括支撑体和电极,其特征是支撑体支撑着相接通的电极,相接通为一体的极路上至少有一处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最小。例如:由中间用极细导电体把电极相接通,极细导电体通过电流的横截面积最小。当高压电容的电能通过极细导电体时,在此部分便产生声光的鞭炮效果。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也使鞭炮的生产、运输和储存更安全了。
文档编号A63H5/00GK2350094SQ9825096
公开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9日
发明者何立林 申请人:何立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