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球练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55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击球练习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击球练习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供使用者练习网球的击球、发球动作的击球练习机。
一般的网球初学者在未进入情况之前,必经一段时间反复练习网球的正、反拍打击的基本动作及击球技巧,但是初学者通常只能利用墙面来作练习,且因动作不熟练常须往返捡球,且练习的场地必须较为宽广,除了学校或网球场以外,很难找到适当的场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让使用者反复练习发球、击球动作,而可达到练习正确的击球方法及效果的击球练习机。
本实用新型的击球练习机,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基座及一杆体,在该基座内设有一轴向贯穿的轴孔及一组装有带动元件的装配部,将该杆体对应穿设于轴孔内且凸露于基座外,并与该带动装置相触合,该杆体的凸露的一端包覆有一缓冲装置及组设有一回复元件,当施力于杆体时,利用该带动元件带动杆体滑动,再借套组于杆体的回复元件而可使杆体作往返的作动,以作为连续的发球、击球练习。
本实用新型的击球练习机的优点是一、本实用新型的击球练习机体积轻巧,不占空间,使用者不用受空间限制就可随时练习;二、可随使用者的身高调整使用高度及可依打击点的变化作角度的调整;三、使用者只须站在一定位置,借击球练习机的自动回弹作动就可以反复地练习发球、击球的拍法;四、球体可旋转以降低偏向力。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击球练习机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基座组装于U型架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调整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调整高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打击球体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打击球体后的回复动作示意图。
图中10-基座,11-轴孔,12-装配部,13-带动元件,14-螺栓;20-杆体,21-凸露端,201-止档板,202-末端;30-缓冲装置;40-回复元件,401-第一弹簧,402-第二弹簧;50-C型框体,501-开口两端;60-支杆;70-球体;80-U型支架,81-凹槽,82-底面,83-螺钉;90-升降装置,91-多数个脚架。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击球练习机包括一基座10及一杆体20。
该基座10内设有一轴向贯穿的轴孔11及一装配部12,该装配部12内组装有带动元件13,而可构成带动功能的元件很多,如滚轮、滚珠、滑轮等,在本实施例中是以滚轮13为例,该滚轮13是呈相对应组合组装于该轴孔11的轴围,将该杆体20对应穿设于该基座10的轴孔11内,并使该杆体20凸露于基座10外,该杆体20的周缘面与滚轮组13的轮面相触合,在该杆体20的凸露端21包覆有一缓冲装置30,该缓冲装置30是由泡棉、软木塞等材质制成,及在该杆体20近末端处组设有一回复元件40,在本实施例中,该回复元件40是由两个不同弹性系数的第一、二弹簧401、402所构成(可达到具有回复功能的元件种类很多,在此不在详细叙述),将弹性系数较小的该第一弹簧401套组于该杆体20近其末端202上,再将另一弹性系数较大的该第二弹簧402一端固定在杆体20的端部,另一端固设于该基座10上,最后用一止档板201固定在该杆体20的末端202上以阻止该第一、二弹簧401、402滑出杆体20,再借由弹性系数不同的该第一、二弹簧401、402的弹力作用,在该杆体20受力时可借其弹性而使杆体20复位,如图2所示,在该杆体20凸露端相对的一端组设有一C型框体50,在该C型框体50的开口两端501穿组有一支杆60,在该支杆60上组设有一球体70,该球体70被打击时,该C形框体50可使球体70产生一旋转功效用以降低该球体70的偏向力,以保持击球练习机的稳定。
如图2、3所示,将穿设有该杆体20的基座10用螺栓14将其组装固定在一U型支架80的凹槽81内,该U型支架80的底面82螺锁有至少一个可调整打击角度的螺钉83(如图4箭头I方向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螺钉83的数量是以两个为较佳,且该等螺钉83是呈相对应,最后将组装完成的U型支架80再螺锁固定装置于一升降装置90内,如图5中箭头II所示,该升降装置90可随打击者的高度作任意的调整,并在其周围向外延伸有多数个脚架91,而用以将整组击球练习机稳定地置于地面上。
如图6、7所示,当使用者调整固定适合打击的高度及角度后,站于一定点用球拍打击固设在该杆体20的C形框体50上的球体70时,该杆体20随基座10内的滚轮组13带动使得杆体20如图6箭头III所示的方向滑动,该第二弹簧402即被往后拉伸至一定拉伸距后,借由弹簧本身的反作用力,可将该杆体20如图7箭头IV所示方向作反向推移,因此使用者在打击挥拍动作具有一定的力度,而当该杆体20作反向运动时,可受包覆于该杆体20的缓冲装置30及套组于该杆体20第一弹簧401的吸震作用,将所产生的震荡力降低,而可保持整组击球练习机的平衡,因此,借由上述的作动可使该杆体20在基座10内作往复的作动(如图6箭头III及图7箭头IV所示),可让使用者在一定位反复地练习发球、击球以增进球技。
权利要求1.一种击球练习机,是供练习击球用,其特征在于该击球练习机包含一基座及一杆体;该基座设有一轴向贯穿的轴孔及一装配部,该装配部内组装有带动元件;该杆体对应穿设在该轴孔内,且凸露于该基座外,并与该带动元件相触合,该杆体凸露的一端包覆有一缓冲装置及组设有回复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球练习机,其特征在于与该杆体凸露端相对的一端组设有一C型框体,该C型框体的开口两端穿组有一支杆,在该支杆上组设有一球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球练习机,其特征在于该基座是组装在一U型支架的凹槽内,该U型支架的底面螺锁有至少一个可调整打击角度的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击球练习机,其特征在于该U型支架螺锁装置在一升降装置内,该升降装置周围延伸设有多数个脚架。
专利摘要一种击球练习机是使用者练习击球用,在一基座内设有一轴向贯穿的轴孔及一组装有带动元件的装配部,将一杆体对应穿设于轴孔内且凸露于基座外,并与带动装置相触合,杆体的凸露端包覆有一缓冲装置及组设有一回复元件,当施力于杆体时,借由带动元件带动杆体滑动,再借套组于杆体的回复元件而可使杆体作往返的动作。
文档编号A63B69/00GK2363752SQ9920771
公开日2000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9日
发明者游文清 申请人:游文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