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排溜冰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81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排溜冰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溜冰鞋,尤指一种具有双重紧固作用同时亦可调整大小的直排溜冰鞋。
一般成年人用的直排溜冰鞋,主要包括一底座及一靴部,其靴部是为一体制成,前、后端部直接固定在底座上,因成人的脚形已定,不太会改变,故成人用的溜冰鞋并不具有调整尺寸的作用。
而正处于发育年龄之际的小孩及青少年,脚部尺寸会逐渐增大,不具调整尺寸大小作用的直排溜冰鞋,不仅不能适用于不同脚部大小的使用者,对同一使用者,亦不能一直保持完全合脚的状态。再者对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小孩及青少年,其合脚的时间更形缩短,此乃为无法调整尺寸的溜冰鞋的主要缺失。
为了解决上述缺失,故有能调整尺寸大小的直排溜冰鞋产生,一般市售的溜冰鞋是将底座分为二段,于后底座前端设有衔接部,该衔接部中央设有滑槽,藉一螺栓及螺帽穿过此滑槽与前底座螺合,并藉由该螺栓的栓紧与松开使具有前后滑移调整的功能。然其仅靠单一螺栓将前后二段溜冰鞋鞋体螺固,其紧固度较差,且溜冰鞋在使用时受震动亦容易令螺栓松脱,在使用上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故亦不理想。
因此,本创作者有鉴于现有可调整溜冰鞋的这些缺失,乃积极研发设计一种可调整鞋套大小,同时具有双重紧固功效的直排溜冰鞋,提供消费大众安全使用,此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创作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双重紧固作用的直排溜冰鞋。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调整尺寸大小,同时提升安全性的直排溜冰鞋。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排溜冰鞋,主要是由前靴部、后靴部、靴筒部、夹扣部及底座所构成;其特征是前靴部靴底设有一滑槽,后靴部前端设一定位孔,藉一铆钉穿过该定位孔与滑槽而与底座前端的嵌合槽内预设的一结合块作松铆合;该后靴部末端的另一定位孔则藉一螺栓与底座后端结合台螺固;底座是由二对应的侧片所构成,底座在嵌合槽附近由两侧穿设一外覆弹簧的调整螺杆,又该底座前端嵌合槽内设有锐角斜边,而该结合块亦设对应的二侧斜边,使旋紧上述调整螺杆时,结合块相对于底座上端而下沉,同时将前鞋部拉下,而使底座与鞋套间紧紧固定;当旋松上述调整螺杆时,披覆于外的弹簧回复力帮助底座的两侧片分开,使结合块相对于底座上端上移,而可对前靴部与后靴部的固定位置作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还在于前靴部末端上缘二侧翼片上设有滑槽,而各藉一可选择松开的夹扣部结合前靴部、后靴部与靴筒部;上述夹扣部包括一螺杆、一压紧件、一压扣片与铆合片;该螺杆与压紧件穿越后靴部与靴筒部所设有螺孔,与铆合固定于后靴部螺孔的铆合片螺合;而螺杆的外顶部与压扣片呈枢接状态,使可操作压扣片,将前靴部、后靴部与靴筒部夹紧或松开。
该底座后端的结合台背面预嵌设有方形螺帽,而藉其与穿越该处的螺栓螺合。
该夹扣部的压紧件设有配合压扣片形状的凹槽。
该铆合片是预先铆合于后靴部二侧螺孔的内部。
利用上述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该直排溜冰鞋具有双重紧固的功效,同时亦可藉由放松夹扣部及调整螺杆而可适当调整鞋套大小,使用上更具安全性及方便性。
以下藉由具体的实施例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特点作一详细的阐述。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份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前端结合部松释状态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前端结合部紧束状态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鞋套内部最大尺寸状态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鞋套内部最小尺寸状态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显示靴部于最大尺寸的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显示靴部于最小尺寸状态。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夹扣的作动示意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直排溜冰鞋,是包括一底座10及一鞋套30,其中底座10是由二同状的A、B侧片结合而成,A、B二侧片的前端上缘处凹设一内部呈锐角状态的嵌合槽11,嵌合槽11下方并设有一横向通孔18,而A侧片后端突设一型框12,该型框上适当位置处并设有中央通孔13,且于型框12底部的上缘突设一止挡块(图未示),而B侧片的末端相对位置处设有可与A侧片型框12相互套合的型框14,其上亦设有中央通孔15,且该二侧边框向内拗折具有二折边,且型框14底部的上缘突设一止挡块。当A、B二侧片相对结合时,前端的嵌合槽11可供嵌合一中央设有穿孔20,二侧设为锐角斜边21的结合块19,嵌合槽11下方的横向通孔18则穿设一外覆弹簧17的调整螺杆16,而末端的二型框12、14形成一结合台,与其背面的止挡块间形成一方形嵌槽,以供嵌设一方形螺帽于其中。
鞋套30是藉由夹扣部50将前靴部31、后靴部36及靴筒部42可松开地夹合为一体;其中该前靴部31是为一配合脚部前端的套体,其末端二侧上缘设有延伸的翼片,该套体底部及二侧翼片适当位置处各设有一滑槽32、33,而底部的滑槽34的周缘设有上突的锯齿定位部35(如图2所示)。
后靴部36是为一配合脚部末端的片体,该片体前、后适当位置处设有定位孔37、38,该前端定位孔37的周缘设有下突的锯齿定位部39(如图2所示),而片体末端设有直立的后跟套40,且于后跟套二侧各设有一螺孔41,而夹扣部50的内侧铆合片54是铆合于该螺孔41的内侧。
靴筒部42是为一半圆形片体,该片体上缘二侧处各设有扣条43及扣部44,而片体下缘则设有螺孔45。首先将前靴部末端二侧具滑槽32、33的翼片置于后靴部后跟套40二侧的螺孔41,再将靴筒部42二侧下缘的螺孔45与上述前、后靴部的滑槽32、33及螺孔41对齐,藉夹扣部50的顶部活动枢接压扣片53的螺杆52,穿设一预设凹槽的压紧件51,一并穿透上述对齐的各孔,再旋转该螺杆52与铆合固定于后靴部螺孔41的铆合片54螺合,而构成夹扣部50的结构及可夹紧或松开整体鞋套30的组装,作为辅助夹紧的机构。
请同时参阅图2、3、4,令后靴部前端底缘具有锯齿定位部39的定位孔37与前靴部底面设有上突锯齿定位部35的滑槽34相对齐套合,以铆钉60穿过垫片61而将鞋套30前端松铆合固定于底座嵌合槽11内预嵌的结合块19中,使鞋套或前靴部31与底座10之间具有适当间隙,再以另一螺栓62及垫片63将鞋套30末端螺固于底座后侧预设的方形螺帽之中。当底座的调整螺杆16旋紧时,由于鞋套30与结合块19是松铆合状态,故在调整螺杆16的旋紧过程中,结合块的斜边21沿底座嵌合槽11的锐角斜边滑移,使结合块对于底座的上端本体向下沉,同时将铆合于其上的前靴部31拉下,而使前靴部31的底面与底座10间的间隙消除,令其稳固结合而不晃动完成整体直排溜冰鞋的组装,而形成本实用新型鞋套30与底座10之间可活动调整的主要机构。
由于螺杆52的一端与压扣片53活动枢接,故该螺杆52可依鞋套30(靴筒部、前靴部及后靴部)三者厚度而与铆合片54作最适当的螺固,因螺杆52另端固定不动且三者厚度不变,当压扣片53下压时,压扣片53的端点抵位压紧件51,为使压扣片53得以压下,故会使靴筒部、前靴部及后靴部三者间紧密贴合、消除空隙,而具紧固作用。
当欲调整鞋套大小时,请参见图9,仅需将夹扣部50的压扣片53自压紧件51预设的凹槽中拉起,使压紧件51不靠紧铆合片54而令前、后靴部及靴筒部不再受压扣片53的限制而呈松释状态,同时将底座10的调整螺杆16旋松,套附于其外的弹簧17立即给予底座10向外的张力,方便前、后靴部的锯齿定位部35、39前后移动,使鞋套30活动调整于最适位置处(如图5、6所示),再度旋紧调整螺杆16及将压扣片53下压,即可调整鞋套30的尺寸大小(如图7、8所示)。
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预期目的,提供一种可调整尺寸,同时具有双重紧固作用的直排溜冰鞋,无疑具有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直排溜冰鞋,主要是由前靴部、后靴部、靴筒部、夹扣部及底座所构成;其特征是前靴部靴底设有一滑槽,后靴部前端设一定位孔,藉一铆钉穿过该定位孔与滑槽而与底座前端的嵌合槽内预设的一结合块作松铆合;该后靴部末端的另一定位孔则藉一螺栓与底座后端结合台螺固;底座是由二对应的侧片所构成,底座在嵌合槽附近由两侧穿设一外覆弹簧的调整螺杆,又该底座前端嵌合槽内设有锐角斜边,而该结合块亦设对应的二侧斜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溜冰鞋,其特征是前靴部末端上缘二侧翼片上设有滑槽,而各藉一可选择松开的夹扣部结合前靴部、后靴部与靴筒部;上述夹扣部包括一螺杆、一压紧件、一压扣片与铆合片;该螺杆与压紧件穿越后靴部与靴筒部所设有螺孔,与铆合固定于后靴部螺孔的铆合片螺合;而螺杆的外顶部与压扣片呈枢接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溜冰鞋,其特征是该底座后端的结合台背面预嵌设有方形螺帽,而藉其与穿越该处的螺栓螺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排溜冰鞋,其特征是该夹扣部的压紧件设有配合压扣片形状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排溜冰鞋,其特征是该铆合片是预先铆合于后靴部二侧螺孔的内部。
专利摘要一种直排溜冰鞋,包括前靴部、后靴部、靴筒部、夹扣部及底座;前靴部靴底设滑槽供与后靴部前端定位孔以铆钉穿过与底座前的嵌合槽内预设结合块松铆合,嵌合槽底缘由两侧穿附一调整螺杆,该后靴部末端的另一定位孔则藉一螺栓与底座后端结合台螺固,前靴部末端上缘二侧翼片上的滑槽由夹扣部螺杆穿套压紧件后双双穿过后靴部及靴筒部的螺孔螺固于铆合片。具有双重紧固的功效,同时亦可藉由放松夹扣部及调整螺杆适当调整鞋套大小。
文档编号A63C17/06GK2382441SQ9921749
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31日
发明者杨莲传 申请人:杨莲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