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球球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853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霹雳球球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霹雳球球架,属于一种运动游戏用设备。
近几年在有些地区兴起了一种新游戏,游戏在一由“壕沟”地段分开的各方场地进行,双方队员分别位于本方场地,并拥有一定数量的球,将球掷向对方球员身体或踢向球场后部的大球门及安装在框架上的球筐或小球门,同时手持霹雳球专用盾牌保护自己。游戏最终以击中多少判定胜负。目前这种游戏不够规范,游戏的设备也较为简陋,在游戏过程中给队员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用于规范上述游戏的框架。
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上横梁的框架,上横梁上有开口向前的球门和开口向前的球筐。其中球门和球筐的数量根据比赛需要而定。
本实用新型上的球门及球筐是对方队员投掷的一部分目标,进球数用于计算胜负,而上横梁用于将球门及球筐提升至比赛所需的高度,以满足比赛要求。
在上述结构中,球门及球筐可位于上横梁的上方,也可位于其下方,它们由与上横梁连接的球门及球筐开口框架和与开口框架连接的网袋组成。
而所说的球门的开口框架可为以下结构它由其前部的方形框架及其下部由前侧的支撑板和后部两侧的支撑杆组成。这样,球门的后部为网状结构,便于容纳对方队员投入的球。
本实用新型中框架的构造可仅由上横梁组成,比赛时将上横梁搭在场地两侧的支撑物上,也可以直接由其两侧的立柱及连接两立柱上部的上横梁组成。
另外,为便于携带,所说的上横梁由两个横杆和连接两横杆的连接件组成。
而连接件的为两端小、中部大的异径结构,端部带有插孔的横杆通过螺钉与连接件结合。
另外,立柱与上横梁也可分为两部分立柱上端带有横向的连接部分,它插入横杆端面上的孔中,两者通过螺钉连接。
同时,球门开口框架可以通过螺钉安装在连接件上;球筐开口框架也可以通过螺栓安装在上横梁上,以便拆卸。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的示意图;图2为立柱与上横梁连接部分的结构图;图3为构成上横梁的两部分之间的连接图;图4为球筐与上横梁连接的结构图;其中,1-立柱,2-球筐,3-球门,4-上横梁,5-连接件。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由框架、安装在框架上的球筐2及球门3组成。其中,框架又由两侧的立柱1、两个横杆及连接两横杆的连接件5组成,两个横杆与两个之间的连接件5构成上横梁4。两个横杆的两端分别带有插孔(或凹槽),连接件5则呈中部粗、两端细的异径形状,连接件5的两端插入横杆端面上的插孔内,然后通过穿过横杆侧壁的螺钉将其固定。两立柱1上端带有内折的连接部分,该部分的内端尺寸与横杆端面上的插孔的尺寸相适应,且插于插孔中,再由穿过横杆侧壁的螺钉将其固定。本实施例有两个球筐2,它们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一个横杆上,球门3则通过螺栓安装在连接件5上。球门3和球筐2均由其开口框架及安装在框架后部的网袋组成。其中,球筐的开口框架呈圆环形,其网袋直接安装在该圆环形框架上。而球门的开口框架前侧呈长方形,在其下底边的后部有一支撑板,且有两个支撑杆接于其后方,球门的网袋安装在其开口框架及支撑板和支撑杆上。
权利要求1.一种霹雳球球架,其特征是它包括带有上横梁(4)的框架,上横梁上有开口向前的球门(3)和开口向前的球筐(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霹雳球球架,其特征是球门(3)及球筐(2)位于上横梁(4)的下方,它们由与上横梁(4)连接的球门(3)及球筐(2)开口框架和与开口框架连接的网袋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霹雳球球架,其特征是球门(3)的开口框架由其前部的方形框架及其下部由前侧的支撑板和后部两侧的支撑杆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霹雳球球架,其特征是所说的框架由其两侧的立柱(1)及连接两立柱(1)上部的上横梁(4)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霹雳球球架,其特征是所说的上横梁(4)由两个横杆和连接两横杆的连接件(5)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霹雳球球架,其特征是所说的连接件(5)的为两端小、中部大的异径结构,端部带有插孔的横杆通过螺钉与连接件(5)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霹雳球球架,其特征是立柱(1)上端带有横向的连接部分,它插入横杆端面上的孔中,两者通过螺钉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霹雳球球架,其特征是球门(3)开口框架通过螺钉安装在连接件(5)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霹雳球球架,其特征是所说的球筐(2)开口框架通过螺栓安装在上横梁(4)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霹雳球球架,属于一种运动游戏用设备。它包括带有上横梁的框架,上横梁上有开口向前的球门和开口向前的球筐。其中球门和球筐的数量根据比赛需要而定。本实用新型上的球门及球筐是对方队员投掷的一部分目标,进球数用于计算胜负,而上横梁用于将球门及球筐提升至比赛所需的高度,以满足比赛要求。
文档编号A63B63/00GK2361335SQ99219508
公开日2000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5日
发明者徐航 申请人:徐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