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散打陪练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9145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散打陪练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散打陪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体育锻炼是现代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调节心理、娱悦身心、适应社会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有许多人利用早晚进行体育锻炼,由于受到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满足不了这种愿望。目前虽然有许多健身器材,但对于散打锻炼的器械还比较少。武术散打重在练习武者的反应能力,选择适合的时机或进、或退、或攻、或防。现有的武术散打训练器均不能主动进攻,因此不能全面的训练武者的攻防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散打陪练装置,能够使训练者实现自动化散打。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智能散打陪练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端设置支架,在支架上端设置连杆和旋臂,旋臂通过旋转轴连接连杆,在旋臂上端设置缓冲杆,在旋臂内设置信号接收器,在底座设置控制系统,信号接收器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旋臂。
[0005]优选的,在所述的支架外包裹海绵层,所述的连杆贯穿支架,支架绕连杆旋转,在支架内设置旋转接收器,旋转接收器连接控制系统。
[0006]优选的,还包括遥控器,在遥控器内设置遥控键和旋转键,遥控键内设置信号发射器,信号发射器连接信号接收器,旋转键内设置旋转发射器,旋转发射器连接旋转接收器。
[0007]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当信号接收器接收到遥控信号时,会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带动旋臂运动,训练者与缓冲杆接触不会受伤,旋转接收器接收到旋转信号,会将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会带动支架进行旋转运动,通过遥控器进行遥控,能够实现智能化训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1、缓冲杆,2、旋臂,3、旋转轴,4、信号接收器,5、连杆,6、支架,7、旋转接收器,8、控制系统,9、底座,10、遥控器,11、遥控键,12、信号发射器,13、旋转键,14、旋转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图2所述的一种智能散打陪练装置,包括底座9,在底座9上端设置支架6,在支架6上端设置连杆5和旋臂2,旋臂2通过旋转轴3连接连杆5,在旋臂2上端设置缓冲杆1,在旋臂2内设置信号接收器4,在底座9设置控制系统8,信号接收器4连接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连接旋臂2。当信号接收器4接收到遥控信号时,会传递给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带动旋臂2运动,训练者与缓冲杆I接触不会受伤。在所述的支架6外包裹海绵层,所述的连杆5贯穿支架6,支架6绕连杆5旋转,在支架6内设置旋转接收器7,旋转接收器7连接控制系统8。旋转接收器7接收到旋转信号,会将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会带动支架6进行旋转运动。还包括遥控器10,在遥控器10内设置遥控键11和旋转键13,遥控键11内设置信号发射器12,信号发射器12连接信号接收器4,旋转键13内设置旋转发射器14,旋转发射器14连接旋转接收器7。通过遥控器10进行遥控,能够实现智能化训练。
[0012]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智能散打陪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端设置支架,在支架上端设置连杆和旋臂,旋臂通过旋转轴连接连杆,在旋臂上端设置缓冲杆,在旋臂内设置信号接收器,在底座设置控制系统,信号接收器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旋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散打陪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架外包裹海绵层,所述的连杆贯穿支架,支架绕连杆旋转,在支架内设置旋转接收器,旋转接收器连接控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散打陪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器,在遥控器内设置遥控键和旋转键,遥控键内设置信号发射器,信号发射器连接信号接收器,旋转键内设置旋转发射器,旋转发射器连接旋转接收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散打陪练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端设置支架,在支架上端设置连杆和旋臂,旋臂通过旋转轴连接连杆,在旋臂上端设置缓冲杆,在旋臂内设置信号接收器,在底座设置控制系统,信号接收器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旋臂。当信号接收器接收到遥控信号时,会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带动旋臂运动,训练者与缓冲杆接触不会受伤。
【IPC分类】A63B69-34
【公开号】CN204601561
【申请号】CN201520275884
【发明人】陆盛华
【申请人】吉首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