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料网格状板芯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47959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竹料网格状板芯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竹料网格状板芯的制造方法,涉及包装、建筑材料技术领域。适用于包装板材、门板、窗板及家具板的制造业。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环保包装材料,如蜂窝纸板芯,对应包装塑料、瓦楞纸、木材或金属,有较好的质轻、环保、用料少、抗冲击、节约资源的优点,但其物理性能不稳定,容易受自然环境影响,温度大时变软,甚至发霉。天气干燥时,容易变形,纸质松脆破裂,结构强度和缓冲性能都降低。目前,建材板、防盗门板的前后门板之间形成的门腔内一般都填充有板芯,目的是达到隔音、隔振、隔温的作用,使用的材料多为石棉,泡沫等柔软材料,其门芯材料经过长期使用,会因为气温的冷热变化,发生变形脱落的情况,使防盗门的隔音、隔振、隔温的性能变差,安全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蜂窝纸建材板芯与防盗门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竹子材料的纤维性,制造一种竹料网格状板芯的方法及其产品,这种板芯产品具有天然环保的高强度,高韧性,耐候性强,使用寿命长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图1、2、3、4、5、6)将经过耐候性工艺处理后,制成的竹料结构件(1),竹料互补结构件(2)和竹料连接件(3),在竹料结构件(1)和竹料互计结构件(2)上有开口(4),榫头(5)和铆孔(6),竹料连接件(3)有开口(4)和榫头(5),然后通过粘合剂相互镶嵌、拼接形成长方形网格状板芯(7),空心方钢管(10)连接板芯(7)的外框,上、下钢板(9)通过粘合剂(8)错位连接板芯(7)的上下板面,并相互扣压铆接在空心方钢管(10)的外框上构成产品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竹子材料,通过竹料结构件、互补结构件和连接件上的开口、榫头、铆孔,利用粘合剂进行镶嵌、拼接形成板芯,其外框连接空心方钢管,钢板错位连接板芯的上下板面,并相互扣压铆接在空心方钢管上构成,这种制造竹料网格状板芯的方法及其产品,具有天然环保的高强度,高韧性,耐候性强,使用寿命长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竹料网格状板芯的结构图。
图2、4是本发明竹料结构件图。
图3、5是本发明竹料连接件图。
图6是本发明竹料网格状板芯产品结构图。
图中1为竹料结构件,2为竹料互补结构件,3为竹料连接件,4为开口,5为榫头,6为铆孔,7为板芯,8为粘合剂,9为上下钢板,10为空心方钢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2、3、4、5、6中将经过防腐、防蛀加工处理后,制成五片1200×50×10mm的竹料结构件(1),九片650×50×10mm的竹料连接件(3)和四片160×50×10mm的竹料互补结构件(2),并加工上25×10.5mm的连接开口(4)和15×10mm的榫头(5)及15×10.5mm的铆孔(6),然后在连接开口(4),榫头(5)与铆孔(6)上涂上粘合剂(8),并相互镶嵌,拼接形成1200×650×50mm的长方形网格状竹料板芯(7),再将50×25×2mm的空心方钢管(10)加工成1260×710×50mm固定连接在板芯(7)的外框上,用1.5mm厚的钢板压制形成1310×760mm的上下钢板面(9),用粘合剂(8)错位固定于板芯的上下板面上,并相互扣压铆接在空心方钢管(10)的外框上构成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竹料网格状板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经过耐候性工艺处理后,制成的竹料结构件(1)和竹料互补结构件(2)上有开口(4)、榫头(5)和铆孔(6),竹料连接件(3)上有开口(4)和榫头(5),然后通过粘合剂相互镶嵌,拼接形成长方形网格状板芯(7),空心方钢管(10)连接板芯(7)的外框,上、下钢板(9)通过粘合剂(8)错位连接板芯(7)的上下板面,并相互扣压铆接在空心方钢管(10)的外框上构成产品的方法。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料网格状板芯的制造方法,涉及包装、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主要技术特征是竹料结构件和互补结构件上有开口、榫头和铆孔,竹料连接件上有开口和榫头,然后通过粘合剂镶嵌,拼接形成长方形网格状板芯,空心方钢管连接板芯的外框,上、下钢板连接板芯的上、下板面,并相互扣压铆接在空心方钢管的外框上构成产品。适用于包装材料,门、窗及家具板。具有天然环保的高强度,高韧性,耐候性强,使用寿命长的效果。
文档编号B27D1/06GK101041244SQ20071010364
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0日
发明者刘伟 申请人:刘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